持续冲洗结合VSD论文_陈 营 杨 宓 陈小青

持续冲洗结合VSD论文_陈 营 杨 宓 陈小青

陈 营 杨 宓 陈小青

广州市番禺区武警番禺医院外科 广东广州 511400

【摘 要】目的:总结持续冲洗结合VSD 治疗难愈合性阑尾炎术后伤口心得体会。方法:对我科2011 年10 月~2014 年12 月29 例难愈合阑尾炎术后伤口患者,使用持续冲洗和VSD 技术对创面下放置一3~5 孔冲洗管后实施覆盖,并7~12d 持续冲洗 加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及护理。结果:29 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无1 例堵管,创面清洁和明显缩小,肉芽新鲜,均行二期手术治疗, 创面均痊愈。结论:使用持续冲洗结合VSD 技术治疗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关键词】冲洗;VSD;阑尾炎;伤口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229-01 难愈合伤口发生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 度大以及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多年来临床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 我科2011 年10 月~2014 年12月应用持续冲洗结合VSD治疗 难愈合性阑尾炎术后伤口29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1年10月~2014年12月本科共收治29难愈合性阑 尾炎术后伤口,29例均采用持续冲洗结合VSD技术治疗,其中 男21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5岁。

1.2方法 1.2.1材料 VCD 敷料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生产的 白色泡沫配合成敷料和冲洗管。 1.2.2方法 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放置海绵敷料时要 注意与创面完全接触,不留死腔,覆盖封闭贴膜前在贴膜下放 置一3~5孔冲洗管,粘贴薄膜为施乐辉半透膜,冲洗管接输液 管,负压吸引器连接吸引管持续负压吸引,予生理盐水500ml 加庆大霉素16万U持续冲洗,冲洗速度前3d为80~100滴/min, 以后为60~80滴/min,直至冲洗液为澄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无水肿及渗液后再行皮瓣移植术。 1.3结果 29例无1例堵管,创面肉芽新鲜,创面缩小。16 例行二期缝合术,13例创面修复成功,14~21d拆线。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担心伤口 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会产生焦虑、厌恶或放弃治疗的情 绪,护士应及时给予疏导,介绍治疗目的、原理、注意事项, 推介同种成功病例患者经验交流,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冲洗液的配制和使用 予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 16万U冲洗,使用总量为生理盐水3000ml/d加庆大霉素96万U, 遵循现配现用和无菌操作原则,冲洗时注意滴速。 2.2 VSD的护理 2.2.1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 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2.2.2 VSD 敷料的观察 观察VSD 敷料形状,有效负压时 敷料瘪陷、有异味提示薄膜下有液体积聚,应及时报告医生处 理。落实严格床边交接班制度,态度细致严谨,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2.3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准确记录引流量。 2.2.4 管道护理 注意各管道连接紧密,无折叠、堵管、 受压及运行回流现象。注意避免长时间停止负压吸引,以免造 成堵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5观察负压 观察压力源是否正常,引流管是否通畅, 管道内引流液是否有波动,VsD材料是否塌陷,管型是否凸现。 负压有效标志是填入的VSD敷料明显塌陷,引流管管型明显存 在,引流管内有分泌物引出,创面干燥,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2.2.6观察VsD是否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做好记录。如遇引流管堵塞,薄膜下液体积聚,VSD敷料在术 后72h内干结、变硬,通知医生处理。如引流管堵塞,可见引 流管中有一段变干的引流物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断了负压源, 甚至使敷料鼓起,不见管型,这时可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 泡,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如有必要,需要 多次操作,甚至更换VsD敷料。本组16例出现引流管堵塞,通 知医生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 接通负压源。仔细检查密封不严密处,可通过贴近敷料时听到 的漏气声来查找漏气位置。最常见漏气部位:引流管或珊氏固 定钉的系膜处,三通接头连接处,边缘有液体渗出处、皮肤皱 褶处,无序贴膜导致膜与膜之问有漏贴空白处,吸引管与引流 管的接口处。这时要重新用半透膜密封漏气处。为此我们常备 小部件如:半透膜、三通接头等,以备随时更换。告知患者和 家属/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爱惜维护负压引流设备, 避免尖锐物体如针头、指甲刺破半透膜致引流失败,不要随便 调节负压大小等注意事项。

2.2.7观察创面 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在 治疗中,由于时问长、牵拉等因素破坏了皮肤保护屏障,易致 皮肤过敏,有过敏时,应停止VSD,用生理盐水清洗、皮炎平 外涂创面,待皮肤过敏症状消失后,再进行VSD。观察创面肉 芽组织生长情况,有无活动性出血。

2.2.8疼痛护理 难愈合伤口疼痛较难忍受,护理过程中多 关心患者,教导其注意力转移法,辅助中医护理技术可减轻疼 痛程度,必要时使用镇痛药。使用持续冲洗配合VSD 封闭负 压引流治疗,感染控制后疼痛明显减轻;若治疗过程中疼痛加 剧,排除负压过高引致疼痛。 2.2.9加强营养 由于持续冲洗引流、伤口组织修复需要, 鼓励患者增加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 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修复。 3 小结

VSD技术于1993年开始在德国创伤外科用于四肢创面的引 流。随后的几年里得到了欧美国家医学界的认同和拓展应用。 后经裘华德教授引入我国并改良应用于骨科、腹部外科、妇科 等手术中。这一技术具有引流的高效性,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减轻患者痛苦,彻底消灭死腔缩小创面。 总之,使用持续冲洗结合VSD技术治疗能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姜玉峰.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J].感染·炎 症·修复,2011,12(1):59-61. [2]高春来,张向阳,胡雁,等.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治 疗感染创面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20):83-84.

论文作者:陈 营 杨 宓 陈小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持续冲洗结合VSD论文_陈 营 杨 宓 陈小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