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策略论文_麦玉导

浅谈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策略论文_麦玉导

麦玉导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鹿山小学 537119

【摘要】经典诗文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讲故事、唱绘古诗、吟诵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游戏、飞花令等多种诵读活动引领学生自主诵读积累,奠定文化根基。汇编诵读读本,研发诵读课程,制定诵读评价标准,诵读教学上升为诵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18-01

前言

古诗词是教师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启学生的灵性、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难免会存在一些短板。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准确把握字音、赏析诗词意境、校准诗歌情感,让学生从吟诵的视角去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与情感美。

一、掌握诵读的音韵与规律

教师国的古诗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有些“乐府诗”,还能“合约歌唱”,词曲合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以为内容且不必说,新诗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使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起来(《鲁迅书信集.窦隐夫》)。”对小学生来说,关于古诗的韵律虽不必多讲,但也不能一点都不让他们知道。教师认为起码也要讲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常识(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每一句说的;二是指全诗说的。这里就全诗而说的)。“一、三、五不论”,主要是说每首诗中的单句末尾一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但是,“二、四、六分明”的双句末尾一字,必须押韵,而且要尽可能地用同韵母的“平声”字,以读五言诗为例:《登黄鹤楼》[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三两个单句末尾的“尽”,“目”,没有押韵;但是,二、四两个双句末尾的“流、楼”两字,不但都押了ou韵,而且都属于“平声字”,读的时候要体现出“平声平道莫低昂”的特点。再以七言诗为例:《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三两个单句末尾的“间”与“住”字,“间”字起了韵,“住”并没有押韵;但二、四两个双句末尾的“还”与“山”,都是既押了“an”韵,而又选了“平声”字的。这样平、仄交错,轻重相间,才能读出节奏来。

二、提升诵读灵活性

在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学生十分盲目,不知道课文真正表达了哪些意思,而这些意思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同时,对于许多词或字的运用,古诗词往往都用地比较奇特,给学生在理解能力上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尤其是一些基础语文诵读能力差的学生,经常因为抓不住古诗词的主题,而难以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实际的诵读效果也相当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灵活诵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或句,进行深层次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对整个古诗词产生一定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学习设备为学生展示古诗词的内容和情境,使得学生能够产生最为直观的认识,相应的诵读也会更加直接有效。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分别用到了“生”和“挂”,尤其是“挂”[2],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学生则难以产生相应的理解,不懂得瀑布如何挂在前川,如果不能给予切实的引导,将十分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地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这首诗的场景,尤其是瀑布挂前川的情境,需要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迅速地进行理解和记忆。通过这一教学策略的开展,学生能够对古诗词情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整体的诵读过程也会更加有效完善。

三、举办诵读竞赛

教师校每天早上利用晨诵课的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在班级中举办擂台赛,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擂台赛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归类诗句,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教师答,每周以年级为单位,由语文学科组组长组织,各个年级举行诵读古诗文竞赛,内容每周一变。每月学校举行一次大的诵读古诗文竞赛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以此来达到复习巩固及兴趣持续的目的。另外,每月学校还开展诗配画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优秀选手代表班级出赛。给古诗文配画不仅使学生脑中的古诗活起来,成了一幕幕鲜活的画面,而且还触发了学生的灵感,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古诗文配画,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更有兴致,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古诗的意境,享受着古诗文化的熏陶。

四、积极拓展古诗词学习

学习古诗词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的学习,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巧妙的方式在课外学习古诗词,让古诗词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古诗词的学习在课外得到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利用诏安书画之乡这一优势,在每个周末布置学生把本周背诵的诗词用毛笔书写一遍,这样既巩固了诗词又练习了书法。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写景的诗词之后,教师鼓励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然后用图画表达出诗意,再把图画贴在教室,引导学生欣赏讨论,品评优劣,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之处,学生既理解了诗句,还锻炼了理解力分析力。再如演唱古诗词谱写而成的歌曲。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将20首优秀的古诗词谱成歌曲,易于孩子们在优游的唱歌中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乐感[3]。利用班队活动课,以古典诗词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诵比赛或知识竞赛。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搜集整理诗词,以诗集或手抄报的形式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便更加深入地学习古诗词,充分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之中夯实了文学素养。

结语

通过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教师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使学生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爱上古诗文。

参考文献

[1]任晓梅.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201.

[2]马晓琴.浅析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62.

[3]叶轩辰.浅谈古诗词吟诵创新体验[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8.

论文作者:麦玉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策略论文_麦玉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