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葛欣丽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治疗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60例,其中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设为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期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期;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为恶性肿瘤,发生于女性群体。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手段,但化疗期间患者易出现一系列严重不良反应,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不仅影响其治疗效果,同时将损害其社会功能等,致使生活质量急剧降低[1-2]。此外,该疾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进程较为漫长,且出院并不代表病程的结束,故采取有效的延续护理模式,帮助患者解决院外面临的健康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治疗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60例,均为女性,其中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设为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17±3.15)岁;改良根治术24例,保乳手术2例,扩大根治术4例。对照组中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56±3.18)岁;改良根治术22例,保乳手术3例,扩大根治术5例。统计学比较2组相关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者;②无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者;③患者或家属可接受微信消息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慢性疾病者;②存在其他肿瘤者;③重度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①成立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入选成员包括护士长、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申请微信公众号,组建微信群,将入选患者拉入群中;②出院前由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等状态,并填写姓名、电话、微信号等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每周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了解其日常生活情况,并详细记录于档案内;③每周五在公众平台推送健康知识,其形式包括文字、视频、图片等,内容包括化疗期间家庭护理方式、乳房保健、如何应对化疗不良反应等;④每日安排一名小组成员在18-19点解决患者在群内提出的疑问,组建健康讲座,鼓励患者讲述院外内心感受,了解其用药、饮食等信息,给予针对性指导,此外可邀请预后较好的患者讲述心得,鼓励患者在群内交流互动;⑤定期提醒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复查。

1.4 评价指标 ①干预1个月后,参照乳腺腺癌生存质量量表(QLSBC)[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含4个维度(心理因子、躯体因子、信仰因子、社会因子),46个条目,合计46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理想。②干预1个月后,应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评估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共含4个方面,10个条目,每条目分值为0-3分,满意:总分≥16分;较满意:12-15分;不满意:≤11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易对其身心造成巨大影响,进而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4]。目前,乳腺癌的诊治技术发展较为迅猛,但也存在过度重视治疗而忽视对患者本身的关注,故寻求有效的干预模式至关重要。

传统乳腺癌化疗期护理更倾向于院内的常规护理以及院外电话随访,对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态、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关注度较低,致使大部分患者因缺乏疾病知晓度、心理疏导、专业指导等,出现焦虑等情绪,进而严重影响其化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5]。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作为一种具有低成本、互动性强、信息多样化的通讯工具,已被大范围应用于医疗、教育、工作等多个领域,故本研究通过微信平台对我院部分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调节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为,通过微信平台定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推送健康知识,便于患者及其家属利用碎片时间反复理解、阅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充分调动其家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微信群,鼓励患者间、护患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可有效提高参与度,建立信任感,利于解决患者内心疑虑,消除不安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组建在线知识讲座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治疗依从性,利于减少或避免化疗期间产生的不适症状,促使护理干预有效的从医院延伸至家庭[6]。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护理方案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利于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珂,贾会英,妮娜,等.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7,32(20):100-103.

[2]王妙维,高强.乳腺癌术后常见健康问题及康复干预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9):993-996.

[3]孙超,王玉霞.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7):740,742.

[4]仲巧玲,王海春.“院内—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健康行为及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2):50-55.

[5]刘雯雯,刘建新,董娜,等.基于坚强概念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远期希望水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2):56-60.

[6]徐琳,杨金旭.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143-146.

论文作者:葛欣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葛欣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