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论文_李洁

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论文_李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二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一张语文试卷的阅读部分占分比重较大,不仅包括现代文阅读,还包括古诗词以及文言文阅读,不仅需要学生理解课内的阅读教材还需要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然而,如今的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们对课外阅读根本提不起兴趣,阅读面较窄,无法将课内与课外阅读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这个问题一直成为各大学校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重要阶段。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美化心灵,拓宽他们的视野,对提高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旨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但是在现实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减退,学生们无法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盲目选择阅读材料等。结合这类问题,教师要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书籍会在孤单时给予安慰,迷茫时给予指引,低落时给予鼓励,浮躁时给予平静。语文课外阅读无疑是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相互迁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停地思考、想象、推理的过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和比较,在巩固自己课内知识的同时能进行课外的延伸,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自己的潜能。在课外进行阅读的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使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单单学习几篇课内文章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针对一些中外文学作品,其广泛的内容、多变的形式尤其需要学生课外积累的一些阅读基本功才能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1]。课外阅读的开放性正好为语文教学课堂的深入性带来了很多帮助,它一改往日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氛围,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语文教学课堂改革,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课外阅读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扩展度,激发课堂积极性,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具体措施

二、利用课内教材引导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课外阅读教材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格列佛游记》等,大多与课内阅读篇目有所关联,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工作[2]。如今的语文课内阅读教材文章都是以单元形式呈现,单元主题醒目地概括在每单元开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类比教学法,选取同一题材或故事背景的文章进行类比式教学。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类题材的课文时可以引入《骆驼祥子》中的经典故事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把握这类题材文章的情感走向。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鲁迅的文章都有什么共同点?”,“鲁迅的作品给文学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与鲁迅同时期的著名作家包括他们的作品都有哪些,有什么异同点?”等。让学生们课外去收集资料,阅读作品,很快就会掀起阅读《鲁迅全集》的狂潮。这样将课内外文章结合起来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三、开展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初中学习阶段压力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这就需要学校多设立一些阅读课,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外文章,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对阅读具有主动权,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1.举办阅读角色扮演活动

在课外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章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扮演文中人物,自行揣摩人物心理,对文章进行再创作,用自己的语言与其他角色对话。在读的基础上,利用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对课外文章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增强阅读体验,激发与文中人物、作者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建立教室图书角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课外书籍分享出来。教师还可以组织课代表利用班费或者是班级废纸、饮料瓶的回收所得购买一些报刊、杂志等。学生可以自行借阅,利用课间阅读浏览[3]。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日,学生们依照爱看书籍的种类自行建立兴趣小组,讨论读书心得。久而久之,学生会被这种氛围影响,养成爱看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教师利用读写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巩固自己的课外阅读知识并加以运用,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征文竞赛的主题,比如“《水浒传》读书征文比赛”,“逐梦路上”主题征文活动,“读后感征文比赛”等[4]。学生在写作时能在脑海中回想自己所阅读过的课外书籍,使得阅读积累根深蒂固。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是对自己阅读积累的肯定,能激起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寻求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婷.采取多途径,对学生课外阅读效果进行评价,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18.

[2]宁同锡.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45+68.

[3]严黎慧.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韩九令.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发展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