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论文_雷以玉

胎心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论文_雷以玉

贵州省金沙县人民医院产科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在产程观察中应用胎心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200名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100名产妇在产程观察中使用胎心监护,此为实验组;其余100名产妇为对照组,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胎心监护,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和新生儿产生窒息的情况。结果:在实验组的100名产妇中有19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名产妇漏诊,有2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对照组中有16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0名产妇漏诊,有9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漏诊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的比较上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程观察过程中应用胎心监护,判断宫内胎儿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胎心监测;产程;应用

胎心监护作为监测和判断胎儿宫内健康情况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产时胎心监护能连续动态的观察宫缩时胎儿在宫内的变化,提高对胎儿不良预后预测值,及时为临床做出前瞻性诊断,指导产程处理,以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200名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所有孕妇都是足月妊娠,怀有单胎,产妇年龄在25~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7±1.2)岁;怀孕时间在36周~41周之间,平均为(37.8±1.27)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00名。两组产妇在年龄、体质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的100名产妇在产程观察中使用胎心监护,并且对孕妇持续进行胎心监护。助产士监护直至孕妇分娩,产科医生对孕妇的监护图及时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照组产妇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胎心监护,使用多普勒检测胎心,每30分钟检测一次,每次持续1分钟。

1.3评价指标

通过《妇产科学》相关评分标准对两组分娩产妇的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分,当胎儿娩出后1min的评分在4~7分之间时,可判定为轻度窒息;当胎儿娩出后一分钟的评分在0~3分之间时,可判定为重度窒息。

对照组多普勒听诊法的胎儿窘迫评价标准为:胎心率低于120次/min或者胎心率超过160次/min,当胎心率低于100次/min或者胎心率超过180次/min时需要尤其注意;分娩产妇羊水污染达到2~3度。

观察组胎心监护的胎儿窘迫评价标准为:胎心率低于100次/min,且持续时间超过5~10min,表现为重度心动过缓;不存在胎心率基线变异;连续发生典型的迟发减速,需要关注异常的细变异或者加速消失,如若患者病情较重,需加大对胎儿酸中毒的关注;胎心率有60~70次/min次的下降,且持续时间超过5~10min,表现为重度变化减速。

对两组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漏诊率、新生儿轻度窒息率以及新生儿重度窒息率进行统计对比,根据统计结果对两组产程观察方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并对数据作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胎儿窘迫诊断情况

在实验组的100名产妇中有19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名产妇漏诊,漏诊率为0.5%;对照组中有16名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有10名产妇漏诊,漏诊率高达6.3%。实验组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5987,P<0.05,存在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新生儿窒息诊断情况

实验组中有2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1例为轻度窒息,另1例为重度窒息,窒息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中有9名产妇的新生儿出现窒息。其中7例为轻度窒息,2例为重度窒息,窒息发生率为9.0%。两组间存在可比性(X2=4.1027,P<0.05)。

3讨论

产程中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护产程,能较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尽早选择分娩方式结束分娩,缩短胎儿宫内缺氧时间,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短期内新生儿抽搐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传统的胎心听诊,只能根据宫缩间歇时的严重胎心变慢,断定胎儿缺氧,宫缩对由于子宫肌层声阻抗而听不到,而宫缩时的胎心率对说明宫内状况非常重要,听诊不能诊断胎儿早期缺氧,胎心率在120-160bpm的晚期减速(早期缺氧的依据)就无法识别,一旦数到胎心减慢,胎儿已严重缺氧,有时已失去抢救胎儿的最佳时机,导致新生儿窒息率,短期内新生儿抽搐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升高。与多普勒听胎心音相比,胎心监护仪能从胎心基线和不同的监护图形中,判断单纯听诊胎心音所不能分辨的晚期减速、胎心音基线变异消失等,使医师及时获得信息,为产程处理提供足够的依据,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做出临床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而胎儿监护能确切记录胎心变化,宫缩时也不受影响,能及时发现隐性胎儿宫内窘迫,NST和CST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非常敏感.反应非常敏捷,是被用于检测胎儿宫内情况最广泛的一种生物物理检测法,无损伤又可重复进行,不受腹压和体位改变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后,随着宫缩的不断增强,胎心音的记数会受到宫缩的影响,花费的时间较多,而胎心音监护仪操作较简单,使用方便,记数准确,不受宫缩的影响,通过胎心监护仪打印的图形分析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处理。

因此,产时持续电子胎心监护使医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动态、及时地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协助医务人员准确判定是否对产程进行干预及如何干预,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尽早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临床对妊娠产妇的产程进行观察,主要是对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干预,根据观察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异常状况进行调节,其中胎心率是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需要临床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捕捉与分析。该文主要是对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传统的多普勒胎心听诊在对妊娠产妇产程观察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产妇宫缩时无法对胎心音进行捕捉,只能对胎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心率进行计算,并不能及时对胎儿缺氧的早期征象以及细小变化进行明确,当探查到明显的胎心异常时,预后效果相应较差。

胎心监护作为一种简单、无痛的胎前检查方式,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对分娩产妇宫内的胎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胎心电子仪对胎儿的胎心率进行连续的记录与观察,从而帮助医护人员对妊娠产妇宫缩、胎动以及胎心的关系进行了解[7]。胎心监护在操作时并不会被妊娠产妇的宫缩影响,能够尽早发现产妇体内胎儿的异常,并在严重损伤发生之前,通过有效手段对胎儿进行施救。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监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产妇的剖宫产率。

总而言之,虽然胎心监护会在一定程度提高妊娠产妇的剖宫产率,但能有效对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漏诊率、新生儿轻度窒息率以及新生儿重度窒息率进行降低,值得用于临床对母婴生存质量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段予.连续硬外麻下无痛分娩产程的观察和体会[J].健康必读,2013,12(1):393.

[2]王金艳.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84-1185.

[3]邓惠敏,张维平,林惠,等.连续胎心监护在顺产产妇各个产程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4):2136-2138.

[4]张丽娟,冯兰芳.电子胎儿监护仪在产程观察中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2012,20(12):12-14.

[5]杨玫,陆敏杰.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2):124-125.

[6]黄桂卿.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0,50(20):62-63.

论文作者:雷以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胎心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论文_雷以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