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下)_科学论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下)_科学论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它对社会的作用(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它对论文,科学技术论文,作用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信息社会中的家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

在信息社会中,家庭中配备综合事务处理工作站,集成高清晰度电视、高保真音响、数字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电脑等功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与工作单位、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新闻库、电视库、商店和服务单位进行交互联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办公已无必要,可以通过电视电话办公,实现协同和调控。家庭将成为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共同场所。家庭再次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基本单元。在这样的家庭里,妇女将获得彻底的解放,将更多地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也将变得更为重要。

三、未来的掌上计算机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有几千万次的运算速度,有1千兆的存储量。未来掌上计算机将配备数字电话和全球定位系统,连通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对工作进行远距离实时控制;能进行文件处理,信息传送、储存、分析和判断,语音识别和控制,实时翻译等;它还是个人身份证、信用卡、会员证、票证等;还可实施家庭电子管理和安全预警、电子定货、购物和结算;它同时是学习课本和辅导教师,又是微型电视、收音机和游戏机;还可以对人们实行健康监护,比如加装各种传感器,测量血压、脉搏等。

四、信息社会的景况

工业将实现由顾客参与设计的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与过去不同的是顾客将参与设计,如购买汽车,可先自行设计,然后定货、交付。家庭购物也可以通过电视进行交互式对话。第二产业将和第一产业一样,产品越来越丰富,但就业人数越来越少。将来以知识和高新技术武装的、范围广阔的服务业将成为主要的就业途径。而就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因素。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将是社会的重要职能。

有人预测,知识将代替权力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普及教育和科技是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的根本出路,也是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根本途径。这些都可以证明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深远意义。

科技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

科技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提供了系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社会中形成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和处世立身的科学精神。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中说:“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今天,在社会上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方法则基本上就是毛主席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论述的方法的具体化。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我想就毛主席所说的去伪存真谈点看法。科学方法要做到去伪存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现实中存在有意地作伪,如动物的保护色,军事上人为的伪装和隐形、制造假相、散布虚假信息等。同时,不掌握唯物论的认识论、不掌握科学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就会轻易相信未经严格证明的表演等,就很难存真。所以,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

自然科学通过精确的仪器,在精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重复和可比的实验,同时对比、分析和综合其他有关实验结果,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误差分析,以求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说,要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可以重复和可比的实验。例如实验新药,要知道它的治愈率有多高,一定要作双盲实验,即找两个条件相当的人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给药、一个给安慰剂,经过实验后,才能了解到真正的疗效,否则结果是不可靠的。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它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

科学要求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因此,客观、求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因此,不断求知也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整体。未经严密的科学方法所作的反复实验证明和严格的科学推理,不轻易相信所谓的新发现。科学的怀疑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科学认为,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因而是可以突破的。新的发现将拓广原有的真理,使之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和更少的条件。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论和量子论都推广了牛顿力学,并适用于更大的范围。

科学又认为,相对真理是不断逼近绝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在每一具体真理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之内,它是不能违反的,新发现的真理必须包含原有的真理内容。例如,当运动速度变小时,相对论就自动趋于牛顿力学。继承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现在有很多“新发现”是不讲继承的,违反了许多反复证明过的真理,只用自己的表演来说明新的“发现”。这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

科学已成为社会三大实践活动之一,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不仅在于认识世界客观规律、创造新技术和新知识,而且要参与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的进步,要从理性的认识发展到变革的实践。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曾经讲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话:“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发展科学的动力

科学本身不仅要在学科前沿,而且更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获得推动力量,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必须从“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召唤中汲取力量,鼓舞全国科技界、教育界投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并在科学前沿上努力拼搏,才能赢得中国科技事业的再度辉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因此,我们科技界一定要把主要的力量投入到促进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去,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科学的发展中,国际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技术没有国界,发展科技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努力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是,学习和引进是为了创新、为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还应当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中国科学家一定要努力让中国工业建立在本国的知识产权基础上。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一般说来属于生产条件与劳动相分离的范畴,并且正是科学的这种分离和独立成为发展科学和知识的潜力的条件。”所以,科学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科学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对物质结构的深入探索都远超出了当今生产的实践,科学的超前发展不断开辟着新的生产领域。科学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正确的、是必须的,但把科学活动都归为经济活动则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还说过一段很重要的话:“对脑力劳动的产物——科学的评价,总是比它的价值低得多,因为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这段话说明了创造新知识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社会应当为此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要有配备先进仪器、集中优秀人才的研究基地,要有足够的运行经费,要有促进创新的交流制度和学术气氛。掌握知识产权的多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决定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大家从马克思的话里能够了解到创新是非常不容易的,创新知识的价值远远超过去模仿、引进知识的价值的本身。

普及科学,破除迷信

从历史上看,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宣扬鬼神的迷信盛极一时。上海有灵学会,出版《灵学丛志》;北京有悟善社,出版《灵学要志》。当时,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迎神、说鬼,无奇不有,横行国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倡导下,《新青年》杂志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对迷信活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击,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来讲,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不了解发展的趋势、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或发横财,或遭破产,都有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少精神支柱时,人们感于今生,期于来世,以宗教信仰或迷信活动来寻求心理安慰,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源。时下,迷信的泛滥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情形何其相似,就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破除迷信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用迷信活动诈骗的行为要进行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应与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等多方面工作相配合。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普及教育和科技知识是根本的措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标签:;  ;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下)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