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渗漏维护论文_王健

浅谈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渗漏维护论文_王健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维修工程部 518128

摘要:本文主要对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的渗漏以及维护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液压系统渗漏形式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渗漏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客A320系列;液压系统;渗漏维护

1、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

1)3个起落架及起落架轮舱——部件众多,管路纵横密布,检查点繁多,有些部位接近较为困难。

2)液压/勤务舱——部件、管路分布较为集中,回旋空间较小。

3)货舱——管路位置隐蔽,主要分布在货舱地板和壁板内,日常绝少有接近的机会。

4)机尾(后附件舱及飞机平尾和垂尾区域)——主要是飞控系统,如THS、方向舵、升降舵相关的的部件和管路,

5)发动机短舱及吊架——主要是液压泵、反推部件及相应管路。

6)大翼后梁——多为飞控系统的部件和管路(副翼和扰流板),数量不多,管路走向规则,但日常航线检查机会较少。

7)电子舱——液压部件和管路很少,主要是备用刹车系统的少数几个部件和管路。

2、液压系统渗漏形式以及特点

部件渗漏和管路失效是液压系统渗漏的主要形式。部件渗漏包括壳体裂纹、自身封严失效、接头松动、接头封圈失效,约占液压系统渗漏故障的88.4%[1];而管路失效包括接头松动、接头损伤、硬管管壁破裂、软管断丝扎伤管壁,约占11.6%。其中,在部件渗漏中,部件自身封严性能下降和部件上的接头封圈失效占绝大部分比重。

部件渗漏与管路失效的区别在于:通常情况下,部件渗漏多为渐变过程,渗漏程度逐渐恶化,如果在渗漏早期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如更换封圈、重新按力矩标准磅紧接头等,可阻断恶性渗漏的发生。因而这种故障是可预防的;而管路失效多为突变过程,通常会造成系统内的液压油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极易导致航班延误及其他不良后果,基本上不可预防。管路是由管壁和管接头组成。管壁失效主要是管路设计方面或制造过程存在缺陷所致,这种情况所占比例很小且基本无法预判。而管接头失效一般是由接头松动或损伤所致。

其中,AN接头俗称喇叭口接头,依靠管壁端头冲压形成的锥面配合实现密封效果。其构造特点决定了这种接头比较脆弱,装配不当或是拧紧力矩过大更容易损伤接头,导致漏油;MS接头是以加厚衬套(sleeve)与管端头形成锥面密封。其构造强度明显得到提升,所以接头损伤导致漏油的情况比较少见。由于接头结构强度的变化,接头的拧紧力矩普遍较大(与AN接头相比),若操作人员不按手册施工,仅凭经验拧紧接头,容易发生接头拧不紧而导致漏油。据不完全统计,服役4年以上的飞机占渗漏总量的90%以上。[2]液压部件长时间使用的老化效应容易引发漏油,所以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大和机龄的增长,液压油渗漏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老龄飞机的渗漏问题。

3、渗漏原因分析

1)部件设计、制造缺陷

一架空客A319飞机曾因主起落架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破裂(件号AE2463921G0097)而导致绿系统液压油漏光而重力放起落架落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查发现,空客曾针对该软管破裂漏油而进行了改进,将软管的长度缩短,成为现在大部分A320系列飞机上安装的这种软管,如下图所示。

图 1 改装后的软管

软管破裂的原因是每次主起舱门收放时,随着作动筒的伸缩运动,软管都会有一定的弯折,而改装后的软管由于长度较小,回旋余地小,导致弯折时接头附近的应力非常大,长时间工作后反复弯折,软管外部的保护性金属网就会断丝,进而管壁就会破裂。检查其他飞机相同部位时发现,尽管该部位的软管还没有破裂漏油,但是很多也已出现了金属网断丝的现象。断丝不但会扎伤管壁而且是管路弯折受损的前兆,所以应予以更换管路。这是典型的设计缺陷引发的漏油故障。这个改装并不成功。此外,货舱中的液压管路出现过砂眼漏油事件,这是制造方面的原因导致漏油的事例。液压系统储压器漏油、发动机液压驱动泵及扰流板壳体封严漏油等,都与部件的设计、制造缺陷有关。

1)部件老化

封圈老化、失效主要与封圈所处的恶劣环境有关。液压油本身具有强腐蚀性,系统长期工作后油温会很高,加速了油液的氧化变酸,同时液压系统高达3000psi的压力。高温、高压、强腐蚀等不利因素都会导致缩短橡胶封圈的寿命,最终导致封圈老化、失效。老化问题同样出现在用于紧固管路和防止管路振动的金属卡子的外部胶皮上。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胶皮老化、开裂磨损,最终导致卡子的金属部分直接与管路接触,久而久之,管壁被磨薄,最终开裂。在长期内部高压和外部振动的环境下,管路和接头的焊接或压接部分容易开裂,导致液压油大量外泄。此外,部件自身内部封严老化失效,也会导致液压油渗漏。

2)管路安装布局不合理

管路与管路之间,管路与周边部件和结构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隙,应防止管路刮磨。主起落架轮舱左前壁板上的液压管路由于布局不合理,管路之间间隙过小,出现了刮碰,带来隐患。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早期服役的飞机上,后来采用加装隔离垫块的方法得以解决。

3)维修行为不规范

a.管路安装不规范——如管路间距没控制好,安装软管时管壁扭曲,安装管路接头时没有对正、拧紧力矩不符合要求,使用不适当的工具等。b.封圈安装不规范——没有按要求润滑,封圈扭曲。c.人为意外碰撞、踩踏管路、强行搬动管路作为扶手等。

4、解决对策

1)总结整理各项标准。由于液压系统在飞机上分布较广,所以相关的各种规范标准分散于维修手册的各个章节,查找使用较为不便。为此,将日常航线维护中使用到的各项规章标准予以归纳总结,包括液压油渗漏放行及维护标准、管路损伤标准、管路间隙控制、管路安装要求、封圈安装要求、标准力矩实施等,整理成册,如图8所示,便于实际工作中的快速检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强检查力度、细化检查内容中,建议增加定期清洁项目,从而增强渗漏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对比反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3)管路部件的清洁

液压管路和部件的外表容易附着上油液、灰尘、脏污的混合物,长此以往,大面积的外观油污容易使得维修人员习以为常,丧失了对油液渗漏的敏感性。因此重视对外观较脏部位的检查,可以提前发现渗漏的征兆。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增加定期清洁项目,从而增强渗漏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对比反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结语:

总之,液压油渗漏问题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可控和不可控。由于设计而引起的漏油是不可控制的,这时要和部件制造厂家进行沟通,使厂家改进措施,进而减少由于设计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对于可以控制的渐进性渗漏,要尽快的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隐患,以提高维护的效率,减少油渗漏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朴学奎.空客A320液压系统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0,02:53-55.

[2]吴鑫睿.空客A320飞机液压系统特点及常见故障分析[J].科技资讯,2012,16:105.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探索科学》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浅谈空客A320系列飞机液压系统渗漏维护论文_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