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论文_金 程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论文_金 程

金 程 甘肃兰州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730100

一、教材分析

《抽屉原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3.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杯子、吸管。

五、教学过程

1.课前三分钟。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2.游戏引入。

学生听老师的掌声抢坐凳子,五位同学坐四个凳子,不管怎样坐,总有一个凳子上至少坐着两个人。这个游戏中蕴藏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

设计原理: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全班展示。

(1)分小组做实验。把4根吸管放在3个杯子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要放进2根吸管。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4÷3=1……1。

(2)小组交流第一个前置性作业,谈谈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只要吸管的根数比杯子的个数多一个,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要放进2根吸管。

(3)分小组实验。把5根吸管放进3个杯子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要放进2根吸管。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5÷3=1……2。

(4)小组交流第二个前置性作业,谈谈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放进抽屉的物体的个数总是商+1。

(5)抽屉原理的介绍。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4.生活大发现。

谈谈自己发现的抽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5.耍魔术。

拿出一副扑克牌,抽掉大王和小王,然后随便抽五张,至少有2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从游戏开始,又从游戏结束,使学生知道抽屉原理其实就存在于普通的游戏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激发他们去生活中寻找抽屉原理的兴趣和愿望。

6.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明白了什么、还不明白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也是学生自评的一个内容,学生可以说自己的发现、收获,还可以说自己的疑问等,内容设计面非常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谈。

其实生本课堂没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只要学生动起来,就是好的方法。学生好比风筝,只要你拽住线,就让他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吧。让我们用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精彩吧!

论文作者:金 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3

标签:;  ;  ;  ;  ;  ;  ;  ;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论文_金 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