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匝道投资风险度量体系研究_投资风险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匝道投资风险度量体系研究_投资风险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Ramp;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企业论文,投资风险论文,系统论文,Ram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测度的研究迅速升温,风险测度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综观国内外有关风险测度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主要集中于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更新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探索与设计,为有效控制R&D投资风险架构了一个客观、科学、可行的测度平台,主张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测度R&D投资活动中所隐含的风险,包括:R&D投资风险测度指标的遴选与设计;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模型构建;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1 R&D投资风险测度指标的遴选与设计

在风险测度指标的遴选方面,基于财务指标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受到广泛批评,究其原因:(1)助长了R&D投资短期行为;(2)未能与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相契合;(3)诱发了局部而非全局的最优化;(4)未能兼顾市场需求与客户满意;(5)无法提供未来R&D投资的风险预警信息。Copper(1995)的研究显示,在R&D投资决策方面,使用财务的测度方法比不使用该方法的公司表现得更糟。鉴于财务指标自身存在的缺陷,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引入非财务指标,认为非财务指标评价及时、准确,易于度量,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具有良好的柔性[1]。Vittorio Chiesa,Ctistina Masella(1996)以“经济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的标准化目标,引入“层次风险”概念,对NPV的计算采取分阶段方式来评价R&D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对企业经济价值创造的贡献[2]。

Christoph H.loch和Johannesburg(2000),Cameron Blair(2002)从系统的角度研究R&D投资风险的测度与控制问题[3,4]:(1)强调R&D投资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指标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揭示了R&D人员的学习与成长是提高企业内部R&D投资风险管理水平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揭示了通过创新这条途径可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进而从根本上遏制了R&D投资风险的蔓延。(2)强调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3)强调财务指标是“结果性指标”,而非财务指标是实现“结果性指标”的“驱动性指标”。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的测度与控制只有把主要视角放在“驱动性指标”的实现上,才能更好地实现“结果性指标”。

1.2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模型构建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模型是从投资风险管理的角度,基于R&D全过程设计的R&D投资风险测度的一整套制度安排。Brown、Svension & Cameron(1988)提出了评价R&D投资风险的测度系统模型,分阶段对R&D投资风险各个维度的特性、输入/产出变量进行分类测度[5]。但由于:(1)过多强调R&D投资内部过程的控制和反馈,无法与市场和企业战略进行有效协调;(2)过于注重R&D投资自身的行为,不注重R&D活动本身的问题;(3)测度的方法侧重于观察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系统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Kanpan,R.S & D.P.Norton(1993)将“平衡计分卡”方法引入了企业级R&D投资风险的测度[6]。但由于“平衡计分卡”中各个指标之间因果关系模糊、测度结果的不确定性、长时间的反馈延滞等原因,造成了该系统模型不能直接被应用于R&D投资风险的测度。Kerssens van Drogelen & Cook(1997)针对R&D投资活动的特点,对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型的平衡计分卡系统模型,从而解决了传统风险测度体系中不能将企业长期R&D投资战略与短期R&D管理行为联结起来的严重缺陷[7]。将“平衡记分卡”技术应用于R&D投资风险测度过程在实践中是一个新突破。该方法是一个动态体系,把企业R&D投资活动的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融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从市场需求与顾客满意、R&D活动内部运作的全面质量监控、R&D人员与组织的知识管理等三套R&D投资风险测度指标来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之处,而这个三方面活动又推动着未来财务绩效的提高。

另外,Christoph H.loch & Johannesburg(2000)通过分解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战略,建立从上到下(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技术战略、R&D部门战略)的战略链,围绕战略链构建R&D投资风险测度框架,通过采用面向过程控制的测度方法,保证及时、有效地测度R&D投资风险。Robert G.& Eccles(1991)指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资风险测度过程中有四项基本的活动:构建一个R&D投资风险信息库;开发R&D投资风险测度的流程与方案,形成软件集;设计R&D投资风险的分摊流动机制;开发内外部R&D投资风险信息的交流机制。

1.3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

针对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方法论问题,Kerssens van Drongelen & Cook(1997)认为R&D IRMS的设计任务如同一项工程项目,与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Andy Nelly、Mike Bourne & Mike Kennerley(2000)认为优秀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设计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设计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过程和过程本身的详细设计[8]。Danniel B.Waggoner、Andy D.Nelly、Mike P.Kennerley(1999)认为,构建风险测度系统的方法主要有:①工程方法:在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价值链的每一阶段,针对特定的资源投入与相应的期望产出,测度投入与产出的比率。②系统方法:设定每个R&D模块和个人的目标,测度其成绩。③管理会计方法:对每个R&D成本/利润中心测度其财务指标;④市场客户方法:测度客户的满意度;⑤质量管理的“顺从规范”变量方法:主张使用R&D产品、服务属性的检查清单[9]。Kanpan R.S & D.P.Norton(1993)针对平衡计分卡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法:进行多次循环的“访问管理者、实地研究、与下级沟通”的过程来进行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6]。Priehard R.D.(1990)提出的R&D IRMS方法包括: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R&D人员可以开发他们自己的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测度系统,但必须获得上级管理者的批准,以确保与上级单位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2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功能、测度对象与设计原则

2.1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功能

架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基本目的是实现对R&D投资活动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系统统计,为R&D投资风险的控制提供依据与方向。根据Cameron Blair(2002)的观点,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有两个基本目的:激发、保持R&D人员及时开发出更为稳定可靠的软件产品,并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4];为投资者提供R&D投资安全性分析依据。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的目的是保持一致的,功能的设定为实现其目的服务,反过来目的又指导着功能的设定。Olin Co.(1997)设计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目标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反馈系统鞭策R&D人员;对投资方案的支持。Kerssens van Drongelen(1997)认为,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洞察实际目标与战略计划的偏离程度,为投资者提供诊断、纠错支持和决策信息;增强学习机制,改善系统的预测能力;推动优化企业与投资者之间沟通与合作关系;支持基于报酬的决策;知识、成果、风险的合理性判定;通过反馈系统激励投资者;评价、更新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本身[7]。

2.2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原则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原则是指导系统设计的一系列规则与方向性要求。Globerson(1985)认为R&D投资风险测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风险测度指标必须从公司的战略目标中选择;②风险测度标准应该在从事相同业务的组织间进行可能的比较;③每个风险测度指标的目标必须清晰明确;④数据收集和风险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必须给予明确定义;⑤风险测度相对指标优于绝对指标;⑥风险测度应该在评估组织的风险控制之下;⑦风险测度指标的选择应该通过与相关人员(顾客、雇员、投资者)的讨论得出;(8)客观风险测度优于主观风险测度。

Maskell(1989)提供了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设计的七条原则:①测度方法与公司的R&D战略方向契合;②采用非财务R&D投资风险测度指标体系;③R&D投资风险测度方法应该随测度对象不同而变化,一个测度方法不会适用于所有的R&D部门和项目;④R&D投资风险测度应该随着权变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⑤R&D投资风险测度程序应该便于操作与实施;⑥R&D投资风险测度结果应保持快速反馈;⑦测度系统的设计应该着眼于R&D投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非一味地为了监督而测度。

针对R&D投资风险测度应该随着权变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这一重要原则,Cook(1997)& Kerssens van Drongelen(1999)对影响系统设计的权变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这些权变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策略;R&D组织规模与结构;企业的内外部学习能力;技术本身的属性;市场策略的差异性等。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果是开拓型的,测度指标的选择侧重于企业创造的知识能力、未来盈利能力等方面风险的测度,测度技术中主观与定性的成分偏多。但是,同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就不适用于防御型发展战略,因为后者更关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风险测度与控制。如果技术本身的属性是基础性研究,测度技术则主要是定性的;而对于产品改进型的R&D投资活动则主要侧重于定量技术的运用。因此,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必须关注权变因素的变化和影响。

2.3 R&D投资风险测度的对象

R&D投资风险测度对象的选择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测度有效性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特征和它所处的市场环境决定了R&D投资风险的测度对象,R&D投资风险的测度对象又直接影响着测度系统功能的确定与实现。许庆瑞(2002)提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R&D投资风险测度等级系统来有效地测度R&D风险,该等级系统包括:企业级R&D投资风险测度、部门级R&D投资风险测度、项目级R&D投资风险测度、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测度等四个层次[10]。而且这四个层次的测度体系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设定:企业级R&D投资风险测度的主要功能是洞察目标/环境因素的偏离,给战略投资者提供诊断支持和投资决策依据等。部门级R&D投资风险测度的主要功能是分析R&D内部运作过程,为R&D管理者改进工艺流程提供决策依据。项目级R&D投资风险测度的主要功能是针对项目本身的技术市场状况做出预测,为项目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测度的主要功能是从R&D人员的角度测度知识学习与培训、转移与共享、应用与创新等知识产权形成过程中的风险状况,为提高R&D人员工作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另外,R&D投资风险的测度对象选择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R&D特点。企业的R&D战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可能:一是企业独自承担所有的R&D任务,包括产品与软件的构思、设计和开发等;二是企业自己承担一部分R&D模块,而把另一部分模块外包;三是企业把所有的R&D任务都外包。在第三种可能中,企业虽然没有专属的R&D部门,但是企业仍然需要开展R&D投资分析,选择外包对象,因此,仍需建立基于R&D项目的投资风险测度系统。

3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要素分析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属于R&D投资风险控制系统的一个子集,是通过对风险信息的采集、编辑与处理,以及相应的控制与反馈以支持风险控制过程的机制。一般来说,动态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包括:风险测度指标体系、风险测度系统的结构、风险测度的指标基准、风险测度技术、风险测度频次、报告的内容格式。

3.1 风险测度指标体系

R&D投资风险指标一般可分为五大类:创新、成本、质量、时间、利润贡献率,五类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过去,最近、现在、未来)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指标的设计要涵盖R&D的全部活动,对R&D行为要起到约束、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指标体系既要能体现当前R&D投资活动的客观实际,又要能展示R&D未来发展的潜力;既要能测度R&D的不确定性状况,又要能为R&D的未来发展指引道路和提供动力。风险指标体系随行业、企业的不同而不同,只有当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功能(目的)、对象、权变因素定义清楚后,才能进行指标的选择和细化,设计的指标体系不易太复杂,应该是结构化和模块化。

3.2 风险测度系统的结构

指标体系的结构化和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非常重要,风险测度系统的结构设计与R&D组织结构高度相关。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一般采用柔性的、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因而测度系统结构的层次不易太多,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针对不同的测度目标、对象,赋予相应的指标权重,依据不同权重,从多个方面建立均衡的指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

3.3 风险测度的指标基准

R&D投资风险的相对指标优于绝对指标,其中指标基准的确定难度较大。一方面指标基准必须具有挑战性,激发人们不断地提高R&D投资活动效率;另一方面又必须现实,甚至容许保守,避免好高骛远。二者之间必须在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寻求平衡。通常使用的指标基准包括:行业标准;根据财务预算、历史业绩自己制定的比较基准(指标基准必须具有战略意义);根据竞争对手情况制定的外部基准;商业理性原则下确定的基准,同时指标基准必须获得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认同。

3.4 风险测度技术

为了及时、完整、准确地测度相关指标,测度技术的选择与指标集的选择一样困难,通用的测度技术大体包括定性与定量、客观与主观四类测度技术。对于R&D风险的测度,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它们之间的组合可以衍生许多测度方法。不同点在于:第一,测度的结果是量化的数值(计算法)还是资格的评判(评估法),如上市时效值可以是6个月,也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来进行评估;第二,测度方法使用的是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如未来现金流的估计是对产品的利润计算,测度方法的结果是量化的,但方法的基础仍然是主观判断,客观测度优于主观测度。应尽量采用量化技术,通过没有偏见的、不直接相关的专家、客户等组成群体评估更客观、可靠,通过四类测度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使测度结论更加完善。

3.5 风险测度频次

R&D投资风险的测度频率与时间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自身技术与市场状况以及所处的行业环境而定。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的测度应该与R&D投资活动同步进行,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运行须对R&D投资活动的现状进行指导和监督,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而且,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的测度不能拘泥于形式,如要达到理想目的,需要在测度频率和时间的选择方面下大工夫。测度频次不求频繁但求适度,R&D投资风险的测度频次将决定R&D投资活动的变更程度。针对企业战略性R&D投资活动,风险测度频次不宜过高。研究表明:高效率的R&D投资项目,其计划和评估的周期较长(2-3年)。当然,在测度周期内,对R&D项目的进展、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风险指标可以进行及时测度。

3.6 报告的内容格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R&D投资风险信息设计不同类别的报告格式,报告格式必须简洁,易于理解,及时反馈投资者关心的信息,因为在短时间内抓住机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投资者需要的不是R&D投资风险测度和分析的烦琐过程,而是需要了解企业R&D投资活动是不是达到了事先设定的目标以及对未来前景的预测,因此,R&D投资风险测度的结论报告力求简洁明了,并对当前的R&D投资风险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控制方法与建议。

4 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4.1 系统设计方法

首先将与R&D投资活动有关的复杂问题、任务与流程分解成便于管理与定义的模块,使得各个模块能够完成相对独立的特定任务,能够对其实施相对独立的风险测度与控制。然后,依据这些模块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决定其优先级,通过分类方案(如不同特性和可能方案的示意图)的构造和使用,产生可选变量和方案,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测试可选变量。最后,寻求满意而非最优的方案,因为对大多数问题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不存在最优方案,一个满意方案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的方案。

4.2 系统设计步骤

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定义阶段、概念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在问题定义阶段(步骤1—6),完成对R&D投资活动中不确定性问题的诊断、分解与抽取、权变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功能及其测度对象、建立基本的需求清单等设计任务。在概念设计阶段(步骤7—8),主要完成备选方案的开发、评价和选择最优方案等设计任务。在详细设计阶段(步骤9—10),主要是完成R&D投资风险测度指标与方法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且重新评价需求清单以进一步优化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等设计任务。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1.问题诊断: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设计人员必须弄清目前该企业R&D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的技术决策以及R&D个人、部门、团队行为和绩效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是否一致。

步骤2.控制问题分解和抽取: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解和抽取,分析主要原因,并决定优先解决的方向。针对企业R&D投资活动的风险,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缺乏方向:企业的R&D团队和个人对企业希望的行为不清楚;(2)缺乏能力:R&D团队知道努力方向,但是由于本身能力的限制以及内部学习机制的缺乏(如知识价值共享系统)不能实现其期望行为;(3)缺乏动机:由于缺乏内在或外在动机,不能根据期望行为采取风险控制的相应措施。

步骤3.权变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R&D投资活动的影响,选定影响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设计的主要权变因素,分析、归纳和总结现阶段权变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必须动态分析权变因素的变化,它们的变化将影响系统功能的选择,以及系统测度功能和对象的组合。

步骤4.确定功能:针对主要的风险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决定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主要功能。理论和实践证明,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功能必须获得所有相关利益者的认同,以便测度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推广。

步骤5.确定每个功能的测度对象:再次分析权变影响因素对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设计的影响,在步骤3和4之间多次循环,重新优化确定系统功能和测度对象的组合。

步骤6.建立基本的需求清单:系统的对象和功能组合以及权变影响因素初步选定后,设计人员必须详细说明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的需求清单,主要包括:①功能性要求:明确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实现其主要的设计功能所必须的条件;②投资人的要求:来自于委托人的要求,除经济上必须可行外,还应包括报告内容格式要求等,同时必须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获得他们的认同;③限制条件:由权变影响因素所产生的要求;④设计约束:必须考虑系统设计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约束。

步骤7.开发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变量法,开发出风险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的可选组合,以及其他设计参数(频率、时间、参考值、报告格式等)的可选方案,并就这些可选方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征求其认同。

步骤8.评价和选择最优方案:主要采用排除法,与设计需求清单进行比较,排除不满足要求的方案。最后,使用问卷调查以及会议研讨的形式咨询利益相关者和专家进行排队和打分,最后只有一个或非常少的可选满意方案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步骤9.着眼于指标的详细说明,确定详细的、可操作的测度方法,建立可接受的风险指标标准。必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反复沟通并获得认可。

步骤10.重新评价需求清单,应该检查、评估详细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最新需求清单的要求,并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和完善,形成满意的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变化快等特点,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必须动态变化,与影响企业R&D投资活动的权变因素保持一致。因此,必须定期评价、更新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以保证其有效性。

标签:;  ;  ;  ;  ;  

高新技术企业匝道投资风险度量体系研究_投资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