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_教书育人论文

论辅导员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_教书育人论文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论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言传身教论文,教书育人论文,德育论文,重要作用论文,导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最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对研究生而言,素质教育的问题尤为重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这些都使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负作用是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及价值的实现,没有长远眼光和远大理想。其中独生子女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研究生又同时缺乏社会生活的锻炼,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差,脆弱敏感,更注重个人意识甚至自私,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研究生群体因为求学背景和求学目的不同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他们年龄跨度较大,背景情况不一,学习目的各异。有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的。有专科毕业工作后考研的,也有工作多年后再来考研的;有脱产的,也有在职的;有自身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也有迫于生活压力,为改善工作环境考研的,这些都造成了研究生管理尤其是德育工作的难度。

德育,在我国是泛指政治立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研究生德育主要是指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其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导师在一起,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研究生和导师接触频繁,导师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治学态度,包括导师为人处事是否宽容大度,是否公正以及导师的奉献精神等等,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的人格魅力会给研究生形成难以磨灭的影响。导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科研的指导者,也是人格的示范者。导师价值取向的高尚与否,对研究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对于导师而言,“教书育人”不应当只是一句提倡性的口号,而应是一种法定职责。

也许有人认为,研究生年龄普遍较大,有的已有工作经验,各方面比较成熟,在研究生阶段不存在“育人”的问题,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人的年龄大,学历高,并不说明人的自身素质就高。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倾注了较多精力而忽视了自身的品德修养问题,因而出现了部分研究生缺乏社会公德、个人作风散漫、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论文数据造假、剽窃别人作品等等问题,这些都属于德育范畴,因此,研究生阶段同样存在育人的问题。

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里的“喻诸德也”是指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育人,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们把育人和教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有些导师不注重研究生的德育培养,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抓学生的业务学习,带领学生搞科研、做项目、写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自己的工作范畴。许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导师也俨然以“老板”身份自居,显然,“导师”与“老板”之称有显著差异。“老板”是注重商业性而不是学术性的称呼,“导师”则是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启迪思想和传授知识的重要领路人。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导师应如何发挥自己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

首先,导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研究生是青年群体中知识最丰富、思想最活跃,对社会建设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特殊人才。他们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是个体智力性、知识密集型、能力综合化的实践活动。无论是针对性、运用性强的工程实验,还是基础理论性、学术性强的,探索前沿新技术的科研活动,都能体现研究生的素质、能力、知识和品格。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研究生招生政策的逐步放宽,我国的研究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在一些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1,这支队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它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总进程。人才层次越高,所承担的工作越重要,道德素质也就越重要。作为研究生导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及科研作风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平时不注重研究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导师更应该多关心一下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的德育状况,关心一下他们在为人和做学问方面是怎样做的。

第二,从导师自身来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作为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要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导师平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方法、科研态度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学习上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在各方面经得起考验,值得大家尊敬的人格健全的人。其次,他还应该在科研上、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无论是专搞科研的导师,还是双肩挑的管理、科研、教学集各项事务于一身的导师,都应该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另外,他在为人处事,包括对待自己的研究生问题上,要能宽容大度、公正无私。总之,导师的学术水平很重要,为人处事的作风也很重要,只有学术、思想都过硬的导师才能真正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率先垂范,指的就是这个方面。

第三,导师应注意德育工作的方法。

(1)导师应做到真正地关心学生,从学习、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来关心他们。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背景,导师应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以传授知识和启迪心灵作为自己的目标,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些导师只知道让学生帮助自己做项目、赚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赚钱机器,不重视他们理论课的学习及其他各项活动,这些都是不好的。一般来说,导师应该在几个方面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政治上,要求研究生做到爱国爱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实事求是,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科研作风;在道德上做到为人谦逊、乐于助人、严谨治学、有务实求是的科研道德和严守法纪的公德意识;在心理上要积极向上、勤勉进取、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在审美上要有高品位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2)导师在做思想工作时要注重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一方面应支持学生去参加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形势变化,根据学生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是光讲大道理,而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出发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导师平时与研究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适时对他们开展德育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导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研究生,特别是在科研作风方面。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即将在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发挥重大作用。针对学术界出现的腐败问题,导师应重点教育学生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作风,对他们在科研中的马虎行为不能放过,应当要求他们运用正确的学术研究思想与方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导师和自己的声誉。要严把科研关和论文关,杜绝研究生的学术腐败。另外,导师还应培养研究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重大的科研项目并不是靠哪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很重要。新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研究生中不少人缺乏这种合作精神,导师在平时与他们一起做科研或讨论的时候,应注重加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在严格对待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把握好严格尺度,对研究生的成长和今后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学校来讲,要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生导师层面要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加强导师的学风建设、师德建设。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应有较高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学校还应建立研究生导师教育工作的考核制度。对于研究生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导师应给予嘉奖,应及时指出没有做好德育工作的导师所存在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研究生德育工作。

研究生群体是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担。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者,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的重要历史责任,研究生导师应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为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标签:;  ;  ;  ;  ;  ;  ;  

论辅导员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_教书育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