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康志业论文_康志业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康志业论文_康志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监理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设施意识的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使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施工现场未配备消防设施

很多建筑单位和建筑企业太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很多施工现场都没有配备消防设施,有的施工现场虽然配备了消防设施,然而,灭火器材都已经过期,失去效果,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很多建筑工地也没有把临时水源落实到位,通常都是临时使用周边的市政消防栓。同时,很多市政消防栓距离建筑工地有几百米之远,如果建筑工地发生了火灾,根本无法及时把火扑灭。除此之外,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2、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用电

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都会使用到气割、电焊等设备。由于很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因此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进行焊割作业的时候,高温金属火星四处飞溅,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在焊割作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传导也很容易引发火灾。施工人员在焊割以前没有认真、及时地清理和检查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非常容易引发火灾;第二,随意增加用电设备,不依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大小选取相对应的电线规格。由此会导致电线超过负荷而引发火灾;第三,未按照电气安装规范随意乱接乱拉电线,不按照规范用电,由此很容易导致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

3、缺乏完善的、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很多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层的观点是:把工程承包出后,就可以把安全工作和安全问题转到第三方。而监理单位通常只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安全并不重视。施工单位为了把工期缩短,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只注重于施工进程,消防安全工作只不过是浮于表面,一些建筑单位对建筑工程层层分包,然而,却没有彻底地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而且一些分包单位甚至根本都没有施工资质。很多施工单位会在施工现场建设施工人员的宿舍和办公地点,“三合一”火灾隐患非常严重。很多施工单位未制定消防紧急疏散预案与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未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习,甚至有一些施工人员不知道火警的电话号码,发生火灾的时候不能够及时报警并组织相关人员灭火。

4、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通常会招募很多临时施工人员,而在这些人之中,大部分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通常只注重工程进度,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允许没有取得专业证书的焊工、电工上岗,在用火、用电的过程之中,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如果发生了火灾,很多临时招募的施工人员不懂得基本的灭火知识与防火知识,自救能力也较为缺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施工现场缺乏防火隔离设施,火势蔓延速度较快

通常情况下,为了让施工更加地方便、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更加方便地安装施工设备,不会封闭高层建筑的隔墙预留孔洞、水平方向的门窗洞、楼板预留孔洞、各种管道井、变形缝、电梯井以及楼梯间等,缺乏防火分隔设施,如果发生火灾,就会产生非常显著的烟囱效应,火势蔓延的速度非常快,伴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风力也会相对应地增加,再加上施工现场没有较好的封闭性,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就很有可能产生大面积的火灾,增加了火势控制与扑救的难度。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对策

1、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包括材料存放、电力管线排布、作业点的选择等,是导致火灾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从根源上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给消防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需要从现场管理工作入手,重新制定施工现场规划方案和管理标准。要求开展现场管理工作时,同时从消防安全、施工便捷性、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出发,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最大的方便。例如,将整个施工常所划分成多个模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每一模块中设置专门的易燃材料存放点。要求存放点可完全隔离于其他空间,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由专人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从临近材料存放点向现场运送材料,避免材料大量存放在明火作业区周围。

2、加强人员消防安全教育

引发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的因素较多,其中大部分与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有关。同样,消防安全管理单凭有限的管理人员也无法达到较高的作用效果,需要获得全体施工人员的配合。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针对消防安全,对全体施工参与者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结合国内施工现场火灾案例,明确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构建消防安全管理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作业规范,并主动反应、处理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传递科学的火灾预防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火灾风险防范、处理方案,确保细节内容落实到个人,提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消防演习,通过实践使施工人员掌握最基本的火灾处理技巧和逃生方式。

3、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系统

严格依照国家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及行业安全施工的要求,构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设施系统。

首先,结合施工现场规划及消防安全控制节点,铺设消防栓系统。定期检查消防栓系统的水压、水源情况,保证系统随时可高效发挥消防作用。其次,在火灾易发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安装临时水泵,配置充足的灭火装置,以保证当发生局部火情时,现场有条件能够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后,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生活区。针对生活区使用明火的问题,应尽量将其与建筑施工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求生活区内必须存在可靠的水源。

4、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以上消防安全对策被充分执行,需要将其落实到理论层面,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包括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火灾预防及处理工作方案、施工人员操作管理规程、现场消防安全巡检制度等内容。构建完善、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从而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兼顾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降低火灾风险。例如,对现场消防安全进行精细化管理。划分管理片区,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区域性目标,要求对应的管理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带领本区域其他人员做好火灾隐患排查和预防工作,若在单位消防巡检中发现材料摆放位置不当、人员违规等现象,要求管理者与行为主体一同接受处罚。

结束语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火灾安全隐患排除。

参考文献

[1]谭川.在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123-124.

[2]丁冬妮.“互联网+”模式下的建筑工地可视化监控管理[J].数字通信世界,2018(6):219.

[3]徐闯,牛志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51.

论文作者:康志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康志业论文_康志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