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非正式合作伙伴群体研究_非正式群体论文

独生子女非正式合作伙伴群体研究_非正式群体论文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群体论文,伙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观察独生子女学生的日常活动,我们可发现,除学校、班级、团、队正式群体外,他们中还存在着众多的自发群体,即非正式伙伴群体。教育实践表明,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对学校各类正式群体组织的形成与完善具有多种影响。正因为这样,80年代初以来,非正式伙伴群体现象业已成为我国教育学界、社会学界关注的课题,有关的理论分析文章在报刊上时有所见。但是,在系统周密的实证研究方面,同国外学术同行相比还处于明显的落后状态。为将这方面的学术活动引向深入,近期我们以北京市初中、职业学校的独生子女学生为基本对象,就我国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一般特征、人际关系、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总数650份,回收有效样本586份。

一、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一般特征

1.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规模

进入青春期“花季”的独生子女学生,其成人感和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更多地注意从社会交往中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在行为上也希望摆脱家长和教师的呵护与束缚,倾向于在伙伴中寻觅知音,因而对结伴交友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忱。而由于学校正式群体的活动是为满足总体需求、实现统一的培养目标而组织的学习、锻炼和思想教育的活动,故而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学生多元化的心理需要,于是独生子女学生非正式伙伴群体就产生了。那么,目前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规模,主要是依据其人数的多少来确定的。为分析时方便,我们把参与人数在3人以下的群体, 称为小型规模的非正式伙伴群体;参与人数在4人至9人之间的群体,称为中型规模的非正式伙伴群体;10人以上的群体,称为大型规模的非正式伙伴群体。根据调查,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规模见表1。(见下页)

我们对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规模类差的结论得到了另一些调查结果的支持。当我们在问卷中问及:“据你的观察和了解,你的同学一般都有自己较好的、密切的伙伴吗?”时,选择“都有”的独生子女为34.8%,选择“大部分有”的为44.9%,选择“小部分有”的为16.7%,选择“都没有”的为1.5%。从前两个选择项结果可以看出,79.7 %的独生子女都有自己的非正式伙伴群体。这充分反映出当今广大独生子女具有浓烈的乐群交友要求,他们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因而他们交友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宽广性,出现了非正式群体规模向大中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表1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规模

规模 %

1——3人20.5

4——9人39.8

10人以上39.4

2.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角色构成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角色构成是一个可以从许多角度加以分析的问题。在此,我们选择了参与者的“性别角色”和“居住区域”这两个侧面进行考察。

当问卷中问到:“在你们伙伴群体中有异性朋友吗?”,63.5%的独生子女认为其伙伴群体中有异性朋友,仅有36.5%的独生子女认为其伙伴群体中没有异性朋友。由此观之,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中男女生交友共同求乐、求知、求美、求真者占2/3以上。这表明,今天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已不再是由清一色的同性朋友所构成,他们同异性朋友的交往逐渐增加。性别互异的伙伴群体的存在一般说来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大家知道,学校的各类正式群体都是由男女生共同组成的,他们在年龄、情感、文化水平、兴趣爱好诸方面都彼此相近。这样,正值花季般年龄的男女生自然由于兴趣爱好一致而结成群体;由于情感性格和境遇相同而结成群体;由于某一利益和观点一样而结成群体。故此,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中异性伙伴现象是较为普遍的。显然,这有助于独生子女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从异性伙伴身上互补互促,取长补短,从而使自己更加全面和谐地健康成长。

再来看看“居住区域”的影响。在我们调查数据中,“住得较远”的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较少,人员比例仅有7.8%; 另一方面“住在附近”的也不算多,为17.4%;“住得有远有近”的高达74.8%。据此不难得出这样两点看法:其一,居住区域相近的邻里伙伴在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的发育中确有一定的影响;其二,纯属居住区域邻近的非正式群体的数量并不很大,所以也不宜过高估计居住区域相邻相近这一居住文化背景因素的作用。

3.非正式伙伴群体在学校正式结构中的分布

从逻辑上讲,每个独生子女都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寻找亲密关系,并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多种便利条件,维持同伙伴的频繁交往。然而现实生活中凭借远距离通讯手段得以存在的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有赖于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关系大体协调的学校正式结构。置身于同一学校的独生子女,拥有彼此面对面交往这一至关重要的优越条件,可以相互传输含有语言、表情、身姿符号和感觉、兴趣、情绪内容丰富真切的信息,还能进行各种样式的互助合作。因而,我们可以把学校视为独生子女学生非正式伙伴群体的基本分布区域。

从学校正式结构组织整合的角度观察,非正式群体的最小社会分布空间应为班级。我们知道,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而且还是人际交往网络较为复杂的小型社会。对具有流动性的独生子女学生而言,班级堪称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当然也是他们发展个人友谊的基本环境。 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68.8%的独生子女反映,他们参与的伙伴群体有半数以上的伙伴在同一班级。这一情况可以确定我们的一般经验,即班级组织的确是独生子女学生非正式伙伴群体生存活动的重要社会组织环境。

也应看到,如今的学校学习生活方式为独生子女进行跨班跨校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诸多便利。这使为数可观的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在成员分布呈相对弥散状态,其关系链已超越班、校范围。 在我们的样本中近1/3的属于此种情况。 这种空间跨度较大的非正式群体既支持着校际班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活跃,磨炼着独生子女的社交才干,同时也使现今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从而增大了教师和家长日常管理及有效引导的难度。

二、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内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即非正式群体伙伴相互联系和人际吸引的强弱深浅,是体现其内部状态的重要指标。非正式群体的内部整合水平越高,它作为一种“微型社会磁场”而产生的种种群体效应的潜能就越大。教育实践证明,许多在学生个体孤立状态下难以发生的行为,在较紧密的非正式群体状态中却往往容易进入现实过程。

刻画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方法有多种,我们选取的是信息与情感沟通和人际吸引这两个主要因素为衡量方法。

1、非正式伙伴群体内信息与情感沟通

非正式群体的一大特征是它们在人际关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封闭性,最易测试这方面情况的是其伙伴成员信息沟通的可达深度。为此,我们设计了有关个人“隐密参与”的问题,即双方之间的高度信任,以至于能相互吐露极为敏感的个人情况的问题。这类信息或同社会基本评价直接相关;或涉及个体的重要行动方向;或同社会规范有明显抵触,都属于某种不可让“外人”知晓的“难言之隐”。其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的信息与情感沟通 %

问题

在伙伴中谈论以下方面的事情时,你会把:

1、个人情感生活方面的事情

2、自己一些做得不好或不合适的行为、事情

选项

完全告诉透露一些 从不谈论

27.148.3 16.2

35.041.3 15.4

表2结果显示,27.1 %的独生子女回答把“个人情感生活方面的事情”“完全告诉”伙伴;48.3%的独生子女“透露一些”;35.0%的独生子女回答把“自己一些做得不好或不合适的行为、事情”“完全告诉”伙伴;41.3%的“透露一些”。以上数据意味着目前3/4的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伙伴成员之间时常互相透露高度个体性的情感生活信息,这是其“私谊”较深的标志。能向对方讲述自己的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都需双方有更高的信任及相容性。这折射出绝大多数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心齐”、“亲密”、“抱团”是这类群体的特点。

从另一侧面也告诫我们:要真正做好独生子女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识到非正式群体的这一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变以往的生硬、空洞、成人式的说教为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良师益友。这是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对我们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2、非正式伙伴群体内人际吸引主要因素

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内部关系紧密度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人际吸引的性质与强度。导致独生子女互相吸引以至结伴交友的主客观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解他们对伙伴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因素的选择取向,我们设计了10个指标,请他们从中选出自己心目中认为最有份量的3 个因素。

表3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内人际吸引主要因素

选项

%

积极上进,学习好

52.6

头脑灵活,能力强

40.1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35.5

热心助人 34.5

有号召力和威信26.3

大 方15.4

果断勇敢 14.5

风度好,有吸引力

11.3

身强力壮

5.6

有 钱 3.9

表3结果显示, 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内人际吸引前三位主要因素依次是:“积极上进,学习好”(52.6%),“头脑灵活,能力强”(40.1%),“善于处理人际关系”(35.5%)。若同最后三位因素“风度好,有吸引力”(11.3%),“身强力壮”(5.6%), “有钱”(3.9%)进行比较, 即可勾勒出我国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内伙伴成员之间人际吸引的“自画像”。仅靠个人长相、身高力大、有钱等外在因素,已难以成为众多独生子女所推崇的条件;相反,奋发进取、头脑灵、善于处理伙伴关系等内在人格因素,业已成为目前独生子女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显然,积极上进、学习好的伙伴容易赢得他人的敬重;头脑灵活、能力强的伙伴也受到不少人的首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对许多人有吸引力和号召效果。人格因素及魅力,在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内人际吸引的作用更见深厚有力。这是当今许多独生子女向我们透露的心迹。

如何看待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内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呢?

首先应看到,进入首位的选项,决非意义轻微的现象。它是为我们学校、班级、团、队正式群体所称赞或弘扬的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以推知正常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健康有趣的活动内容在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中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在我国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亲集体的群体。这种群体,伙伴间的友情深入到其精神生活的道德层面,他们能将社会、学校等为人处事的要求和纪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有助于培养独生子女积极健康的群体意识。

同时,也应注意,少数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属偏集体的群体,伙伴之间人际吸引的关系是建立在“有钱”、“风度好”、“身强力壮”基础上的,他们的活动多半停留在消磨课余时间,不计娱乐内容的高尚、健康与否,也难以用集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时常会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对这类偏集体的非正式群体,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并加以正确引导,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二,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着强烈的现代青少年色彩。那种对积极进取、文化修养、头脑灵活、善待人际关系等项目的重视,正体现出世纪之交中国青少年积极进取、讲求修养的群体特征。

三、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1.增强独生子女的群体意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这一代独生子女身上严重地存在着自私、孤僻,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精神,缺乏群体意识等弊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一点是,由于独生子女的“先天不足”,即独养独教,缺乏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兄妹关系和手足之情,使得独生子女原本理应学会与掌握的,象服务与享受、奉献与索取、责任与义务等一系列为人处事的“童子功”,在他们步入“青春期”长大成人后却显得很缺乏。而独生子女非正式伙伴群体恰能弥补其身上的“先天不足”,当我们问卷中问到“你认为形成个人性格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有:”时,认为“伙伴间的影响”者占35.7%,认为“社会风气的影响”者占20.5%,认为“由个人决定,与其他人关系不大”者占4.6%,认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者占17.6%, 认为“家长和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者占21.1%。由此可知,1/3多的独生子女都认为“伙伴间的影响”在他们性格形成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他们群体意识的养成。

因为任何群体的存在均以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为前提。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大家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但独生子女伙伴都能自觉地遵守本群体的规则,没有什么强迫性。如果谁违反了这种规则规范,就会受到强烈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孤立或被群体抛弃。这就使独生子女认识到:作为群体一员必须以伙伴群体的利益为重,应该自觉地遵循群体的行为规范,逐渐树立起乐群交友的群体意识。

2.促进独生子女个性的全面发展

独生子女在非正式伙伴群体中,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提携、相互学习和促进,可以看到群体其他伙伴成员能力水平、性格品质的真实客观的表现,又可以了解到伙伴成员对自己言行的评价反映。这会加深自己对伙伴成员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以便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自我性格及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在此,不妨听听独生子女的看法。

在我们调查问卷中,对“你的伙伴在哪些方面对你帮助较大?”的问题,持“学习”的占46.2%,持“性格”的占36.2%,持“爱好”的占33.4%,持“体育”的占28.7%,持“生活”的占27.8%,持“能力”的占24.7%,持“关心他人”的占15.4%, 持“热爱集体”的占11.6%,得分在30 个百分点以上的三个选项分别是:学习、性格、爱好。可以看到,独生子女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非正式群体是他们实现社会化的第一社会环境,它为独生子女提供了初次社会生活、初步人际交往、初始行为规范的最初能力,正是这些包括学习、性格、爱好为主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到社会上与他人交往,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我们知道,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不象学校各类正式群体那样要受行政组织的约束,他们自发自愿组合,伙伴成员的言行靠道义与情感的因素来制衡,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及严格的组织纪律。伙伴成员间完全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就极有利于独生子女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可以从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平时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佐证。依据被调查独生子女的回答结果进行按序排列,见表4。

表4 独生子女非正式群体主要所从事的活动

选 项 %

聊 52.0

体育活动 47.8

学习功课 47.6

外出旅游 29.5

玩电子游戏

17.9

生日Party13.5

看录像或VCD 10.9

兴趣小组 8.9

做 好 事8.5

其 它7.2

从表4可以看到,伙伴群体在一起从事的活动主要同“闲聊”(52.0%)有关。 独生子女伙伴之间进行一些有趣丰富的闲暇活动同繁重而又沉闷的学校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今天独生子女新生代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伙伴之间的闲暇活动能填补他们闲暇时没有游戏伙伴的空白,满足他们课余生活的心理需求。就拿“闲聊”来说,52.0%的独生子女伙伴主要进行“闲聊”,这或许会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惊讶,但是家长们很难意识到这种在我们成人眼里纯粹有些属于浪费时间的活动,在独生子女的心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据我们的访谈调查,不少独生子女反映:“同伙伴在一起,可以交心,讲讲自己同家长或老师不便说的心里话。”与伙伴的闲聊,除可使独生子女找到乐意倾听的对象,解除心里的烦恼外,还可经常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一些独生子女说:“和伙伴在一起可以轻松一番,说一些不常说的知心话,不再使自己内心感到郁闷。”无疑,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会激励其个性朝着我们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标签:;  ;  ;  ;  ;  

独生子女非正式合作伙伴群体研究_非正式群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