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论文_陈蓉

陈蓉

(马鞍山市中医院南院骨伤科二区;2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 64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研究范围为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 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膝关节损伤;功能恢复;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09-01

膝关节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类型,在老年人群众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 者的生活治疗造成不良影响。以往临床治疗膝关节损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 法,虽然治疗后患者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可得到恢复,但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 创伤性,术后易引起疼痛与不适,导致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下降,影响康复 效果[1]。对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积极开展康复护 理干预,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 64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研究范围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 32 例和观察组

32 例。对照组中: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 23~76 岁,平均(48.5±7.6)岁;病程 1~8 年,平均病程(5.6±0.8)年;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 11 例,前交叉 韧带损 9 例,副韧带损伤 12 例。观察组中:男 17 例,女 15 例,年龄 22~75 岁,平均(47.9±7.7)岁;病程 1~7 年,平均病程(5.1±0.9)年;损伤类型: 半月板损伤 10 例,前交叉韧带损 12 例,副韧带损伤 1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 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其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做好口头健康知识宣教及用药指导,对患者进行定时巡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 康复护理干预,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开始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股 四头肌训练、CPM 机训练、股四头肌训练以及踝部训练等,具体措施如下:

①股四头肌训练:护理人员帮助将患者大腿同放于病床,让患者用力绷紧大腿肌肉,绷紧有效的标志为髌骨不能滑动,重复进行上组动作 5 次,每次 5~7 秒。②CPM 机训练:详细测量患者的大腿与小腿长度,根据测量数据调节适 当的 CPM 机杆长度,将患肢置于 CPM 机支架上,注意套实脚与脚套,并与 水平线呈 90 度。将大腿与小腿牢固缚于 CPM 机后,开始训练,训练角度由小 至大,可从 0~30 度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逐步增加训练角度,每日一般可 增加 10 度,直至患者的最大耐受度。③直腿抬高训练:帮助患者舒适瓶躺于

病床,让其尽量伸直膝关节后将患肢抬高至 45 度,此组动作每次 5 秒,重复25 次,每天 5 次。④踝部训练:伸直患者膝关节,指导踝部进行跖屈、背伸、 外旋、内旋、外转圈以及内转圈活动,每组动作 10 次,每次持续时间 5~7 秒。

1.3 观察指标

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采用 Judet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恢复效果,其中优为膝关节活动度在 100°以上;良为膝关节活动度在 80°~100°间;可为膝关节活动度在 50°~79°间;差为膝关节活动度在 50°以下。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 n,(%)表示, 用 X2 检验;P<0.05 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膝关节损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多见于老年人群,患者多在运动中的某个体位时出现疼痛症状,当该体位改变后疼痛可短暂消失[2]。患者临床主 要表现为行走或上下楼梯时感到乏力,同时伴有疼痛或不适。膝关节损伤一旦 发生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往临床常采用切开手术方式治疗 膝关节损伤,但术后易出现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膝关节损伤患者 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3]。康 复护理是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膝关节损伤后出现行动障碍者实施积 极地康复训练指导,可有效减轻疼痛与不适症状,促进患者生活恢复自理。康 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重塑关节面,从而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降低肌肉萎缩、 关节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4]。康复训练也可显著改善患者患肢的血液循 环,从而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5]。本 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表明在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将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娅. 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136-136.

[2]吕勤, 柯永娟, 陈忠良,等. 17 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系统康复护理的体会 [J].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20):91-92.

[3]瞿邱炜.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围术期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10):49-52.

[4]张海翠. 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损伤术后重竞技运动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 影响分析[J]. 临床研究, 2016, 24(11):186-187.

[5]姜桂华. 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22):220-221.

论文作者:陈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论文_陈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