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由于病员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城市规划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导致各大医院新建病房楼有着向高层化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一般都行动不便,加上各自的陪护人员、探望的亲朋好友、医护人员等各类人员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医院;消防;安全管理
1 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使医院的消防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对消防安全工作稍有疏漏,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某市商业职工医院住院部大楼发生重大火灾,造成7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40万元。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失火,造成39人死亡,182人受伤住院治疗,直接财产损失821万元。医疗卫生单位火灾的频繁发生,对人民财产及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创建和谐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存在的问题
2.1医、患人员消防意识淡漠,消防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
2.1.1医院领导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只知道抓医疗业务,抓医院经济效益,不重视医院消防安全工作。认为消防工作是保卫部门的事情,采取了能拖则拖、能省就省的敷衍态度。在医院新建建筑中对消防投入不足,导致建筑的配套消防设施短缺和不足,甚至存在质量不高的消防设施;在医院改扩建时对消防设备设施的损坏或者移位或者老化不及时更换等,都会降低建筑抵御火灾的能力。还有在大型设备购置方面,不少医院舍得投资几百万先进设备而不愿拿出几万元更新陈旧线路,这也火灾事故高发原因之一。
2.1.2医务人员消防意识淡漠,消防知识与技能严重掌握不足。医护人员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整天忙于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而忽视消防安全,存在消防意识淡薄和自防自救能力较低的现象。对于如何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明火、如何疏散患者等知之甚少,更有许多医护人员不会使用灭火器。
2.1.3患者及家属把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诊疗与照顾上,往往对消防安全麻痹大意,认为消防安全是医院的事,与已无关。而且家属素质不一,随意吸烟和乱扔烟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患者还在病房偷偷使用电器,容易出现消防意识淡薄引起火患的情况。
2.1.4消防人员自身素质差。消防人员大都不是专业队伍,对消防设备、设施、器材不了解,消防相关知识也不熟悉。
2.2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符合消防要求。在发生火灾时,安全通道是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但有些医院由于病房有限,将病床设置在安全出口,夜晚很多患者家属将简易床摆在安全通道上睡觉,有的通道上存放一些废旧的医疗设备及其它杂物等,严重影响了消防通道的使用,更有一些医院为了方便管理减少安全通道的开放,甚至将安全通道大门锁上,夜间还将病区大门关闭,这些都不符合消防要求。一旦发生火灾,给疏散和施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2.3消防设施及管路、管线的维护不到位。①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对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淋的检查力度不够,有很多灭火器被厚厚的灰尘覆盖,坏了不能使用;有些消防栓根本用不了,已经锈死了,自动喷淋系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医院也未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②管路、管线维护不够:有些医院设备众多,安装时改建,管路、管线情况复杂,部分老化严重,另外在用电负荷及电源插座数量方面往往考虑不够,造成出现私拉乱接电源线路、接线板连接接线板等情况,极易引起电气线路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甚至短路[3];③缺少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有些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差,对于系统原理和设备现状不了解,出现故障和报警时,处置不当造成较大损失,维保工作大打折扣。
2.4消防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消防安全隐患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消防安全检查方面,医院也经常组织检查,但检查工作仅限于形式:医院领导带领一帮人到各科随便看看、问一问,没有深入到消防重点科室去认真查找安全隐患,更没有分析整改。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制度也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缺乏消防工作的主动性。医院易燃易爆物品、电器设备多,锅炉房、供应室消毒锅、高压氧舱、液氧罐等重点部位多,缺乏监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3 对策
3.1强化硬件建设,从设备抓起
在高层病房楼消防安全管理的硬件保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安装有一套安全稳定、智能联动、反馈灵敏、操作简易的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整个高层病房楼的自动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而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防排烟系统。大量火灾案例表明在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因此快速排除有毒烟气是减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关键。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讲,对于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或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建高层病房楼,我们消防安全保卫部门依然要根据现行规范对其防排烟系统来进行严格的二次验收。
3.2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早期介入制度,一幢高层病房楼建成后,各类设备长期使用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对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火栓的日常维护需要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按要求进行周、月、年定期检查、定期检测,并建立档案记录检查情况,形成制度;维修施工作业中需动用明火的,必须严格执行动用明火审批制度、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同时消防管理组派专人现场监督,确保动火安全。安全管理设责任人、分区责任人,并在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由分管院长—安保处长—消防组长—值班消防员组成的四级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把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上,能够尽早发现并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3.3强化宣传培训,从人员抓起
在大楼内部建立一个应急能力强、装备齐全的微型消防培训站,增加消防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高层病房楼内医务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要依靠单位志愿消防人员和消防监控中心专业值班人员建立高层病房楼微型消防站,站长由单位消防组组长兼任,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和其它应急救援器材。对于高层病房楼来说,发生火灾后强化自救措施才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任何好的设施都是只能处理现场火灾,对救援困在火场的人员却是力不从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实践:由微型消防站的消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各种媒介不断地为医护人员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意识,逐步增强他们自救逃生的能力,定期组织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演练、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等等,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能熟知消防常识,熟练使用身边的消防设备,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业务技能,与公安机关的消防机构积极沟通交流,从更专业的角度加强对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3.4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消防知识的认知
每月进行一次以科室为单位的应急演练,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性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和适时组织演练,使医务人员了解医院、科室、病房的火灾危险性、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发生火灾后能够及时扑灭明火、有效地疏散患者、自救和他救等处置。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消防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保障医院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当充分重视消防防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消防防火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善兵.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浅谈[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1:133.
[2]吴天平.对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外医疗,2011,13:137.
论文作者:幸治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医院论文; 火灾论文; 病房论文; 人员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