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在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分析论文_冯慧娟

湖南省宁远县人民医院 425600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扫描有症状患者胸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有症状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低剂量(30mAs)与常规剂量(120mAs)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剂量下检查过程中对病灶及其内部结构的显示情况、病灶定性等。结果:80例患者经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显示均为阳性,包括25例孤立性病灶、42例多发病灶、13例弥漫性病灶,低剂量螺旋CT对病灶的检出率、病灶内部结构显示、病灶定性等均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一致(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有症状患者胸部时与常规剂量具有同样的诊断价值,并认为低剂量肺扫描联合病变位置靶扫描是CT扫描胸部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低剂量;CT扫描;胸部病变;临床价值

随着螺旋CT的快速发展以及放射防护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目前,我国低剂量螺旋CT主要用于无症状健康人群早期肺癌筛查中[1]。临床实际工作中多数患者是存在胸部症状的,这类患者CT扫描往往阳性率较高,治疗前后需多次进行CT扫描,这种频繁、短时间间隔的CT扫描下若采用常规剂量将可能导致患者难以耐受[2]。为了进一步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低剂量CT扫描情况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有症状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部症状,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5~68岁,平均(46.8±1.2)岁;初次扫描71例、复查9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咯血、气喘等。

1.2 研究方法 ① 仪器和方法:选择Siemens Somatom Esprit螺旋CT扫描设备,在患者仰卧位下,在吸气末、屏气下先做常规剂量检查,扫描条件设置为120mAs、130Kv,层厚为10mm、螺距为1.5、重建间隔为10mm。完成扫描后喘气休息约30s,同样在吸气末、屏气状态时做低剂量检查,扫描条件设置为:30mAs、130Kv,层厚为10mm、螺距为1.5、重建间隔为10mm。两种剂量下的扫描范围均为肺尖至膈顶。若发现不能定性的病变则要对病变部位进行靶扫描及高分辨率扫描。其中靶扫描参数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同,采用FDV 200~250mm、层厚3mm。而高分辨率扫描选择130Kv、300mAs、1.5mm层厚。本组80例患者均进行了低剂量、常规剂量的CT扫描,其中21例进行靶扫描,6例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描。

研究中的CT图像由2位资深影像学医师进行阅读和判断,比较观察两种剂量扫描下病变检出率、病变内结构显示情况、病变定性情况等,对于阳性病灶则记录其位置、范围及数量,并根据其病变范围分为:① 孤立性病灶:双肺及纵膈内只见一处病灶;② 多发病灶:双肺及纵膈内有2处及以上病灶,但其范围不及双肺1/2;③ 弥漫性病灶:超过2个以上病灶,且其范围涉及双肺1/2以上。病变内结构显示主要观察其毛刺、分叶、空洞、钙化、支气管阻塞以及小叶间隔增厚等征象。在综合考虑上述征象及临床表现后做出定性结论。

2.结果

2.1 病变检出情况 80例患者经低剂量及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显示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其中25例(31.3%)孤立性病灶包括左上叶3例、左下叶3例、右上叶8例、右下叶6例、前纵膈5例;42例(52.5%)多发病灶中18例病变仅限于双肺内侧、24例同时累及肺和纵膈;13例(16.3%)弥漫性病灶均为两侧肺内病变。低剂量螺旋CT对病灶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一致(P>0.05)。

2.2 病灶内结构显示情况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病灶分叶、毛刺、钙化、空洞、支气管阻塞及小叶间隔增厚等方面的现实情况相近(P>0.05)。靶扫描中病灶内部结构显示情况要优于低剂量及常规剂量的CT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病变定性诊断 80例均为阳性的患者中低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50例(62.5%),常规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51例(63.8%)。两者相近(P>0.05)。靶扫描及高分辨率扫描后80例患者定性诊断65例(81.3%)。

3.讨论

放射线剂量与X线球管电流间存在线性相关,在同等扫描参数下降低管电流可减少辐射剂量[3]。肺部本身组织含气,肺泡内空气和肺实质软组织结构的对比度较高,降低放射剂量不会影响诊断结果,这是低剂量螺旋CT临床应用可行性的基础。美国及日本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无症状健康人群应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4]。后来诸多研究证实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内结节的显示能力相近[5]。本组中两组剂量下CT扫描对病灶检出率都一致。在胸部病变临床定性中有赖于细节显示,而实践表明低剂量CT扫描对有症状胸部病灶内部的钙化、毛刺、空洞、支气管阻塞等细节显示与常规剂量也相一致,本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相比P>0.05,但在靶扫描中病灶内部结构显示效果更佳。对于胸部有症状的病变患者,病变程度越高,定性诊断率也越高,如大叶性肺炎及肺癌、多发性转移癌等,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同时大幅度降低患者放射剂量。当然,对于结核球、周围型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常规剂量扫描都难以定性诊断的病变患者,应增加靶扫描及高分辨率扫描,提高诊断准确性[6]。因此认为低剂量扫描联合靶扫描/高分辨率扫描是有症状胸部病变患者的最佳诊断方案。CT扫描本身具有无创、快速、重复性好、可显示隐蔽病变等优势,是影像学检查中的重要手段,但其受照剂量大、价格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7]。在多层螺旋CT 应用后,低剂量螺旋CT检查也成为可能,不仅能保护患者,降低曝光剂量,还节约了成本。综上所述,低剂量CT扫描有症状患者胸部的临床价值与常规剂量相近,且更具优势,将是胸部CT扫描的一种研究趋势,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彦彩,朱小忠,马国林,王 武.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376-1377.

[2] 李秋芬,李保银,袁卫国,等.低剂量螺旋CT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1):36-38.

[3] 张 威.低剂量螺旋CT在外伤胸痛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3,34(12):1920-1922.

[4] 詹玉香.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患者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2):700.

[5] 杜广芬,李海亮,韩中山,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辐射卫生,2012,5(19):556-561.

[6] 王东军,罗利彬.低剂量颞骨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1(1):162-164.

[7] 韦 进,王小文,吴广仕,等.多排螺旋CT非螺旋低剂量扫描筛查肺结节[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6):563-566.

论文作者:冯慧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低剂量螺旋CT在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分析论文_冯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