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王树鑫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王树鑫

王树鑫

河南宁中路桥建筑有限公司 河南 安阳 456550

摘要:着眼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首先阐述了绿色交通的内容。然后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中绿色交通的形式。最后提出了交通用地一体化,公交服务升级,轨道交通建设,重建慢速交通网络,优化道路功能,引导小路,利用汽车等措施促进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交通、城市发展、策略

引言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现代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运输系统并非易事,它需要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许多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结合。

1 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一种理念,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减少交通设施建设维护费用、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1]。狭义的绿色交通更多的强调促进环境友好,提倡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生活环境的质量。广义的绿色交通包含了合理开发、使用土地,升级公交服务,持续轨道建设,提倡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限制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安全、舒适、高效、集约、环保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2 绿色交通的方式

城市交通方式多种多样,各种交通方式承担着不同的运输任务,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同时,各种交通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就绿色交通的内涵而言,绿色交通的方式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步行交通与自行车交通。

2.1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是以公共汽车为运输工具,在大城市区域范围内运送旅客的、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方式。在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准时的特点。与小汽车、自行车相比,公共汽车的经济技术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2.2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公共交通是一种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送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轨道公共交通正在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提供了新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轨道公共交通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城市交通由传统的路面交通向三维立体交通转变,完善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

2.3自行车交通。与道路公共交通、轨道公共交通相比,自行车交通在短距离(6km以下)出行上具有较大的优势[2]。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存在自行车交通比例较高、公共交通比例相对较低的现象。因此,常常出现因为自行车交通造成的交通拥堵的情况。其实,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各有优势,正确处理好自行车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4步行交通。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与自行车交通一样,步行交通属于“绿色交通”的范畴,具有零污染、有益于健康的特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应对步行交通予以充分的重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实的城市交通往往以车为主,步行交通为次,这使得我国城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因而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步行交通系统的完善是城市交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大城市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扩展的过程中,新建道路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市中心区的商业、办公用地集中导致交通过度集中,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3.2交通结构失衡。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典型的交通结构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占较大比重(超过50%),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城市的用地形态模式多为中心外扩密集布局,其用地紧凑集中,人口密度大,因此居民中短距离出行量所占比重较高,平均出行距离较小。

3.3交通管理弱化。在城市交通的许多方面,现行的机构设置和职权划分不清,发生机构重叠、职权交叉,使原本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城市交通被人为分割,交通规划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大打折扣。

3.4居民出行选择构成不合理。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延误时间、道路状况、道路拥挤程度以及天气状况等都可以影响居民的出行。公共交通网络缺乏整体性,站点、线路设置不合理,各种公交方式间缺乏协调配合等,表现在准时性差和运行速度低、舒适性差,都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和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

4建构成都市城市绿色交通

4.1要大力推广现代交通工程科学技术的运用。交通工程技术是随着国外小汽车发展运用而生的,中国即将步入小汽车时代,特别是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建筑容量大,小汽车进入家庭,处理不妥必将给已有城市交通雪上加霜。交通工程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不仅可以合理解决已有的交通问题,也可从城市交通的发展层面,对城市交通需求进行动态调控,使交通需求与设施供给之间取得协调一致。

4.2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公交优先网络系统。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交通事故等一系列问题日趋严重,并已成为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的梗阻。因此,发展中的成都市比从前更需要一个方便、快捷、舒适、安全、低公害的交通环境。

4.3要建设园林化的绿色交通空间。良好的城市道路空间本身就是城市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近年来,坚持改善交通与改善道路生态环境同步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要多种植树木,使车辆行驶的浓郁的林荫之中。从人行道的铺设方式、公交站点的设置型式、到站点至主要人流的集散路线均要采用城市设计手法、体现以人为本,形成宜人的绿色交通空间。此外,人流、车流聚集较多的广场和交通枢纽均要引入绿色交通空间的设计理念,使交通与绿色结合在一起,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空间。

4.4要积极推行绿色环保公交车辆的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车辆在道路上运行必占一定的主导地位,因此,车辆与燃料技术的优先改良,消除和改进高污染车辆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旅游城市,洁净的空气,与优美的环境显得同等重要。现已有不少洁净的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取代了传统的柴油、汽油公交车、出租车,这一步伐还有继续加快。随着燃料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以燃料电池作为公共汽车的动力,可真正实现大众运输车辆的废气排放零污染。

4.5绿色交通是一个新概念,就像人们现在所说的绿色食品和绿色建筑一样。 绿色交通还需要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实现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永恒的目标,绿色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合理的交通系统,健康的交通秩序和高质量的交通服务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城市化和转型方兴未艾。 因此,抓住这个机遇,以绿色交通的理念指导城市发展方向,是关系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基本战略。

结束语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地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霞.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

[2]张文艳. 我国城市交通拥挤治理的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树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分析论文_王树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