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手地理教师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新手论文,建议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国情教育、危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任,高中地理教育还要不断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1]地理教育是地理学科实现其重任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地理教育的成败。培养青年地理教师,挖掘其潜能,促进新手地理教师早日成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新手教师一般是指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教龄在三年以下的教师。他们取得了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进入教师队伍,但自身尚处于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没有达到成熟的专家水平。[2]笔者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作为新手地理教师的经历,分析了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此基础上主要针对高中新手地理教师提出几点教学建议,目的是能为新手教师尽快适应新角色提供帮助。
一、实现角色转变
新手教师多数是从师范院校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原来的身份一直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单纯的学习者、被管理者,更多地受家庭的照料和学校的引导;走向教师岗位之后,其角色由学生变为教师,由受教育者变成了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变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员。然而,由于很多新手教师缺乏思想和心理准备,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会出现角色混乱和自身定位错乱的现象,面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手足无措,缺乏灵活有效的处理能力。因此,帮助新手教师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呢?首先,教师应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明确教师的职责,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具体应实现以下四种转变:由学生时代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主动状态,由学生时代的效仿状态转变为教师的表率状态,由学生时代的放任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严谨状态,由学生时代的从众状态转变为教师的独创状态。[3]态度是影响人的行为及结果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只有在正确的工作态度的指引下,教师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行动中履行教师的责任,牢记教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尽管新手教师在大学中接受的是关于新课程、新理念的灌输,但新手教师大都是在以教师、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模式中熏陶出来的,所以其现代教学能力先天不足,在参加工作以后,可能仍然是走传统教育的老路。[4]因此,新手教师的角色转变还包括从传统教育理念到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
二、掌握教学技巧
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教书育人的技术技巧。对新手地理教师来说,后者更为重要。新手地理教师刚刚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业,他们的专业知识过硬,并且对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较多。但具有挑战性的是,他们怎样把所学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地理知识更利于学生接受、消化、吸收,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具体来说,一方面,新手地理教师应该多探讨地理知识的讲法,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体系,把书本的知识加工为适合不同学生认知风格、情感需要和个性特点的知识;另一方面,要研究学情,研究学生的学法、学生的思维特点,思考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对策。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反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讲授的技巧。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学生课堂行为的错误和偏失,是非常可贵的教学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敏于发现和善于指导。[5]例如,在讲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时,教材上的插图标明了各个风带的风向,许多教师可能会只是把风向说一下,让同学记住。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不理解箭头所代表的风向,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定方法。原因是他们缺失先行组织者: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即风的来向。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详细地讲解了风向的知识,强调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时,箭头指向的反方向是风向。建议学生画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指向标,把箭头移到指向标上来确定风向。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风向理解透彻了,记忆各风带也简单起来。因此,新手教师切忌想当然地认为某个知识点很简单,不用详细讲解,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讲授内容和进程。
三、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新手教师通常缺乏教学实践智慧和应变能力。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堂课很难预先设计得非常圆满。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不敢让学生“动”起来,怕学生提问,总希望学生的思维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发展。对于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和生成的教学内容,他们常采取压制、回避和否定的办法。而中学生思维敏捷、多疑好问,长期压制必将扼杀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大胆创新的勇气。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跨文理,如此丰富的地理知识对新手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难免会遇到“被问住”的尴尬局面。因此,新手地理教师增强随机应变的能力尤为迫切。遇到偶发事件首先要沉着冷静,巧妙迂回,灵活处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选择当时情境下的最佳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树立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尊敬,对日后师生间的教学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时,教材中只提到了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为了与之前的原因(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相对应,笔者补充了植树造林这一措施,当即就有学生提出异议,说树木太多了也会导致全球变暖,因为绿色植物也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为学生的这一质疑,笔者当时比较紧张,一时忘记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对于植物为什么吸收氧气表示不解。笔者及时进行了调整,想到了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但是仍无法判断学生疑问的对错。于是,笔者在表扬了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之后,表示该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鼓励大家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再具体讨论。课后,笔者查了相关资料,证实学生的顾虑是不存在的,在下一节课时给学生进行了解释,从而化解了尴尬。学生在课堂中的异议是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的表现,即使对所谓的“知识权威”提出挑战,教师也应首先对学生的做法提出表扬,对于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可以把疑问抛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增加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出了思考的时间。
四、及时反思教学过程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6]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梳理自己的课堂,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教学方法,促使自己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7]反思是促进缄默知识外显化的重要过程,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是促进新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因此,反思应成为新手教师的必修课之一。
新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乏亮点,新手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要把亮点记下来,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使亮点上升为一般规律,应用到更多的授课中。比如,在讲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时,学生对于风带的风向不理解。于是,在授课时,笔者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十字坐标画在副板书位置,引导学生把箭头移到方向标上,再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体验,他们就能很容易地读对风向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总结的亮点,通过课后反思笔者认识到,地理教师在讲到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应多用图像展示,或用教学器材进行演示,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同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把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价值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此外,总结亮点是新手教师对自己的肯定,有利于增加教学的自信心。
授课中的不足是反思的重点。在结束一堂课的讲解后,新手地理教师应该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把实际的效果与自己备课时的设想进行对比,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距,重点分析原因,尤其是自身的原因;思考课堂教学策略、组织策略的实现情况,与预想的存在什么偏差。通过分析思考,进行再备课,对教案进行及时、灵活的修改。另外,地理科目的教师一般同时带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在不同的班级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地理教师要善于互补。尤其是在新课时的第一个班,遇到的问题往往较多,在第一个班遇到了问题后,教师要抓紧调整,争取在第二个班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而对于第一个班,可以在下节课知识复习回顾环节进行补充以弥补不足。
五、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行为的期望。研究者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及对学生影响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8]就教师自身来讲,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以及乐观的心态是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就外部条件而言,外界的表扬鼓励,由学生成绩的提高带来的成就感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新手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增强自信心,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尤其是在遇到难题时,让自己安静一秒钟,对自己说,你可以做到,那么你的表现就会好一些。
在讲授新教案时,笔者经常感觉没有把握,甚至是忐忑不安。为了减轻这种紧张感,笔者的习惯性做法是,利用课前几分钟再一次熟悉教案,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在向讲台走去时,对自己说几声加油。这样做之后心里就会踏实一些,课上也会从容一些。在授课过程中出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笔者也会稍镇定一下,暗示自己要沉着,鼓励自己能把问题处理好。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多鼓励自己,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把课讲好,增加了自己对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期望,也就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同时,要抓住一切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机会,重视外界对你的评价,利用积极评价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对于消极评价要进行分析并合理归因,争取把一切因素都化为自己进步的动力。
六、学习优秀教师
实行“师徒制”是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之一。“师徒制”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指通过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通过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一种对新手教师进行培养的方式。[9]指导教师的示范、点拨和指导,可以帮助新手教师在实践中少走或不走弯路,缩短适应教学工作的周期。新手地理教师要与优秀老教师结成帮带关系,定期听课、评课、及时交流。作为新手教师要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注重领悟与吸收,与自己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尽早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新手教师不仅要观摩指导教师的讲课,还应广泛听评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讲课过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了解地理与其他学科异同的基础上,总结各自教学过程的特点,吸收多位教师教学的长处,使自己的授课过程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更多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把不同教师对同一种教学技巧的使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自己的体会将会更加深刻;对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技巧进行融会贯通,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新,就可能升华为一种更为高效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