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的临床观察论文_宋彬,许志平,明鹏,姜子荣

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的临床观察论文_宋彬,许志平,明鹏,姜子荣

宋彬 许志平 明鹏 姜子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肿瘤外科 352100)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较大良性肿瘤(≥3.0cm)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并发症防治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79个乳腺较大良性肿瘤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旋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79个乳腺较大肿瘤均完整切除,美容效果满意,无中转手术。无感染、气胸、肿瘤残留。术后形成血肿3例、皮肤瘀斑2例,并发症发生率7.81%。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乳腺肿块诊治手段,同时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较大肿瘤;超声引导;麦黙通乳腺旋切系统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042-02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最常见的病变,约占乳腺肿块的80.00%[1]。年轻女性乳腺纤维瘤在临床更加多见。传统的开放手术在乳腺表面易遗留下瘢痕,肿物越大,瘢痕愈发明显。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美容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应运而生,多用于切除3.0cm以下的乳腺良性肿瘤。我科自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开展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共对64例患者共79个较大肿瘤进行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完整切除约3.0~5.2cm的乳腺良性肿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两年间64例79个肿物,患者年龄16~46岁,平均26.75岁,均为可触及肿瘤。单发49例,占76.56%;多发(同时2个3.0cm以上肿物)15例,占23.44%。位于同侧3例,占20.00%,位于双侧12例,占80.00%。肿瘤位于外上象限42个,占53.16%,外下象限13个,占16.46%;内上象限8个,占10.13%;内下象限16个,占20.25%,肿瘤大小:3.0~5.2cm,平均3.89cm。

1.2 方法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麦默通乳腺活检系统与旋切系统(MMT),8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超声(黑白)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P-3300。

患者取平卧位,双侧上肢外展90°,肿物位于外侧时,身体向对侧倾斜15~20°,先用超声在乳腺表面定位,根据肿物所在部位,选择穿刺点,尽量选择1个穿刺点,且穿刺点离肿瘤距离3.0~4.0cm,穿刺隧道位于中转手术可切除范围内。用尖刀在穿刺点刺开皮肤,约0.3cm宽。在超声引导下用8cm长针头从穿刺点刺入乳腺后间隙,注入1%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范围大于肿瘤边界2.0cm。将旋切刀送至肿瘤下方(最大径下方),旋切顺序由远至近,超声无肿瘤显影时,左右旋转刀头各45°,旋切至正常组织,退出刀头,再次超声检查,配合触诊,确定无肿瘤组织,腔内置入橡胶引流片,加压15min,用厚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48h,标本送病理冰冻检查。

1.3 入组条件

(1)超声检查实性肿物,BI-RADS分级III级以内(包括III级);(2)肿瘤直径≥3.0cm;(3)患者有乳腺美容要求;(4)位于乳晕区肿物排除在外。

2.结果

2.1 旋切手术结果

79个肿物在超声引导下用麦默通旋切刀一次完全切除,无中转手术,手术成功率100%。

2.2 病理结果

79个肿物乳腺纤维瘤68个,占86.08%;乳腺导管乳头状瘤4个,占5.06%;乳腺腺瘤5个,占6.33%;乳腺腺病2个,占2.5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手术并发症

术后形成血肿3例,皮肤瘀斑2例,并发症发生率7.81%,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感染、气胸、肿瘤残留。

2.4 随访结果

随访时间为3个月~12个月,乳腺外观满意,瘢痕不明显,彩色超声复查部分患者手术部位近期有术后的低回声改变,12个月后均无异常,未见肿瘤复发。患者满意度92.19%。

3.讨论

现代女性注重乳腺健康,同时也注重乳腺美容,可是乳腺疾病呈上升趋势。传统开发手术易造成手术瘢痕,近几年出现乳腺活检与旋切系统的治疗方法。有报道适用于3.0cm以下的乳腺肿物的切除,对于3.0cm以上的病灶,传统开放手术仍是最佳选择[2]。但破坏了乳房的美观,尤其双侧多发乳腺肿物。我科自2012年开始采用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3.0cm以上的乳腺良性肿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麦默通手术后腔隙无法缝合,术后形成血肿的机会大于开放手术。袁年勇等报道达到9.5%[3];我科术后血肿发生率为4.89%,低于文献报道。形成血肿后不必恐慌,若不影响外观,不用穿刺抽吸,待其逐渐机化吸收。本科3例出现术后血肿,经保守治疗,都自行吸收消退。避免出现术后血肿,我们总结的经验是:(1)手术时间应选择距月经周期至少7天;(2)尽可能在乳腺后间隙注射足量的局麻药(内有肾上腺素),进针时也应在此间隙,因为该间隙组织疏松,血管极少;(3)穿刺尽可能一步到位,不要反复穿刺;(4)术后创腔内常规放置引流片;(5)绷带加压包扎应足48h。

目前肿瘤残留仍是麦默通手术争议最大的问题,高学忠等报道200例30~60mm直径的乳腺肿块经麦默通手术完全切除后无残留和复发[4]。我科64例79个肿物,直径为3.0-5.2cm的乳腺肿瘤完整切除后无肿瘤残留或复发,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总结的经验是:(1)在超声显示肿瘤完全切除后,左右各旋转45°角扇形切除,直至呈现乳腺正常组织或脂肪组织;(2)进针应在肿瘤最大径的正后方,旋切由远而近,这样不易移位,切除完全。

对于过于贴近皮肤的乳腺肿瘤,旋切时应紧盯超声屏幕,若发现组织条有脂肪组织,则应停止旋切。必要时可在皮肤与肿瘤间注射局麻药,形成隔离水带,避免切破皮肤。我科在操作中未发生此并发症。

总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乳腺肿块诊治手段,与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微创和美观的特点,满足了患者维护乳腺外形美容的要求,符合乳腺外科的发展趋势。随着麦默通微创旋切的广泛开展,运用范围也得到扩展,比如副乳腺[5]、浆细胞乳腺炎[6]、男性乳腺增生症[7]的治疗,也获得满意的效果。麦默通乳腺旋切手术具有高度准确性,诊治一体,切口微小、美学效果极好的特点,是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6.

[2] Fine RF, Boyd BA,Whitworth PW,et al,Percutaneous removal of benign breast masse susing a vacuum-assisted hand-beld device with ultrasound guidance [J].Am J surg,2002,184(4):332.

[3] 袁年勇,蒋国勤.麦默通乳腺良性肿块旋切术后血肿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8):64-78.

[4] 高学忠,王西悦,张蓉蓉等.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较大良性乳腺肿块的可行性研究.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1):35-40.

[5] 张海添,陆云飞,吴向华等.麦默通旋切系统在治疗副乳腺的应用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1):143-144.

[6] 殷虹,杲圣,王凤良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可行性研究.江苏医药,2013,39(6):725-726.

[7] 李瑞华,梁玲玲,卢雯莉.微创技术在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应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6):414-416.

论文作者:宋彬,许志平,明鹏,姜子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的临床观察论文_宋彬,许志平,明鹏,姜子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