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强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强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市政公路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工程实例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保证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保证市政公路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市政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市政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日渐增多,而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路基,这样方能提升交通荷载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基坑填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在科技的发展之下,道路路基填筑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此,文章围绕市政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希望促使公路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路基填筑施工前准备技术

(一)土工试验

在路基填筑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土工试验,依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对道路工程沿线以及取土场填料、土质变化情况进行试验,通常选择的范围是5000m3中的土质变化情况,依照检测结果来判定公路路基填筑中需要用到的填料类别、填料等级、填料密实度等等,在得到相应的数据之后分析道路的最佳密度以及最佳含水量,从而为后续的压实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二)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测量的范围主要是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数据以及器械,如对导线的测量、中线的测量以及对横断面的测量,另外,还有一些复测活动,如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如果出现水准点缺少,还需要及时增设水准点,从而确定路基的中线、坡角、防护坡道位置以及路基边线的位置,做好这些地方的标记。

(三)基底清理

道路路基填筑中必须要了解基底的情况,及时清理基底的情况,方能使后续的施工活动更加顺利。具体来说,如果工程中公路路基是比较松软的土质时候,且松土的厚度在0.3m之上,那么便需要采取措施翻开松土,并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将松土压实,从而确保基底的质量。另外,还需要关注基底的坡度,如果坡度较大,可以采用挖台阶施工的办法“减小”皮坡度,再进行路基填筑。

(四)弃土场布置

弃土场的布置也是路基填筑施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道路路基填筑需要“以挖做填”,所以必然会存在部分弃方,如果随意丢弃,会影响周围居民出行,故而必须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将弃方运送到指定的位置。当然,在弃土之后,还应当在弃土场周围用浆砌片石挡住以起到防护的作用,故而必须要布置弃土场。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要求

(一)对强度有极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车辆流量不断增加,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道路路基强度不足,则会导致市政道路出现严重变形、车辙、沉降等质量问题,甚至会影响市政道路运行的安全性。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必须根据当地车流量和车辆的种类等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路基填筑施工,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强度能满足实际需求[1]。

(二)对路基的稳定性也有极高的要求

路基是市政公路质量保证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市政道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如果路基工程不达标,也会降低市政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具体施工中,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周围的环境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天气因素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方,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勘测,根据勘测的结果,选择与之相适的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才能在保证市政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市政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市政公路全寿命使用周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分层水平填筑

路基填筑工程采用施工标高来控制该路段路基分层的厚度,在对其填筑前,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设置一组标高点,在该工程中距离设置为20米,路基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不得小于20厘米,路基填筑时,为了方便后期机械压实工作,可以超过路基填筑,距离每侧道路约为50厘米即可[2]。

(二)摊铺整平

在路基填筑施工开始阶段,可以先用推土机将施工路面进行粗略的整平,将较大的土壤颗粒以及影响施工的一切杂物清除出去,然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保证地基路面的平整和均匀。该种先用推土机粗略推平,再选用平地机整平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路基上出现有凹凸点。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工作时,可以将两边土层向外做出百分之二的排水横坡,通过利用水平测线仪来对其高程进行测量,保证厚度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在路基铺设过程中,土工格栅搭接距离不宜小于50厘米,搭接时要选用U型钉固定,防止其在施工时发生偏移或者掉落的情况,在固定后,要将其拉紧和路基面贴紧,不能出现褶皱或者弯曲的现象。在填筑工作中,严格禁止大型操作类机械在土工格栅上进行填土工作,一定要等到土工格栅上覆盖有基础土层后才可实施大型机械施工。在对土工格栅上方铺垫时,禁止使用带有棱角和尖端且直径大于5厘米的填料。摊铺时其表层面多余土壤向两侧整理倾斜作横坡,坡度约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在不影响路基填筑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排除路基面积水[3]。

(三)洒水和晾晒

实际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填土材料含水量一定要符合工程要求,保证是最佳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在施工时超过最佳含税要求时,可以采用在路基上平摊,松土晾晒的做法,来稀释其中包含水分,降低填土材料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在施工时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同样可以采用将其平铺在路基上的方法,进行洒水保湿工作,洒水时要保持土料吸水量均匀,必要时可以采用“和稀泥”搅拌的方法。

(四)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是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对路基填筑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充分做好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相关工作,在坡脚、道路定线等位置设置相应的观测桩,待观测参数选择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始路基填筑。当沉降量满足实际要求后,就可以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填筑施工时,发现超出允许范围现象,要立即停止填筑,找出发生沉降和位移超标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待所有问题都解决以后,才能继续施工。

(五)机械碾压

机械碾压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工程问题的阶段,再碾压前,要对填筑土料的平整度进行有效检测和测量,如果出现数据错误时,一定要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万不可世界使用大型机械碾压的方式,这在工程后期投入使用后容易形成凹陷,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在保证土料填筑的平整度之后,压实作业首先要从路基边缘开始,慢慢的向路基中间移动,先慢后快,先静止后振动最后在移动,整个碾压过程要保证压路机行动轨迹的稳定,不可出现路线便宜的情况。

结论

简而言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市政公路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所以,具体施工中,要根据实际要求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并制定施工规范和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5]。

参考文献:

[1]蔡中元,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0)

[2]蔡中元.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0).

[3]孙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4):174.

[4]申彦敏.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20):160-161.

论文作者:陈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