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丽华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丽华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人员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同时给予观察组研究对象心脏动脉造影,计算患者的Gensini积分,对比各个病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指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减少而升高,尿酸水平则随着其减少而降低。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6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tes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37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37 healthy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were tested in the two groups. Group of subjects with arterial angiography, calculate the patient's Gensini score, compared with various patients with serum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indicators. Results The serum bilirubin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uric acid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 of serum bilirub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Gensini score, And lower. Conclusion Serum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tes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provide effective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have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Serum bilirubin; Uric aci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tic value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内科疾病之一,致病原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以心肌功能性障碍、血管腔狭窄、心肌器质性病变、心肌缺血等,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此病在发病早期治疗有效率较高,及时准确的诊断意义重大,而很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及其病情程度相关,可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应用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查[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人员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47.3±3.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14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排除肝胆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贫血患者、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20,年龄38~70岁,平均(49.3±4.1)岁。两组研究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清晨进行血液采集,要求全部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放入抗凝管中,当天进行血清检测。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将血清分离,运用钒酸盐氧化方法,检测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同时选择尿酸酶法对研究对象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此外,对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冠脉动脉造影检查,评估患者病变程度,评估过程参考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中使用的美国心脏协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标准[2],并计算患者的Gensini积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总胆红素水平、结合胆红素水平、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和尿酸水平;第二,分析观察组各个病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总胆红素为(11.35±1.89)μmol/L,低于对照组(16.99±2.37)μmol/L,t=11.317,P=0.000;观察组研究对象直接胆红素为(4.34±1.92)μmol/L,低于对照组(6.62±2.12)μmol/L,t=4.849,P=0.000;观察组研究对象间接胆红素为(6.47±1.22)μmol/L ,低于对照组(9.86±1.87)μmol/L ,t=9.235,P=0.000;观察组尿酸为(361.12±15.57)μmol/L,高于对照组(268.85±17.69)μmol/L,t=23.816,P=0.000。

观察组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分别为0~1 分, 2~20 分, 21~40 分以及大于 40 分四段,其中0~1 分11例,总胆红素为(14.35±2.89)μmol/L,尿酸为(261.12±21.57)μmol/L;2~20 分12例,总胆红素为(13.22±1.64)μmol/L,尿酸为(301.12±25.57)μmol/L;21~40 分8例,总胆红素为(10.75±1.33)μmol/L,尿酸为(364.23±22.19)μmol/L;大于40分6例,总胆红素为(9.29±1.77)μmol/L,尿酸为(411.53±27.98)μmol/L。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造成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冠心病病情变化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近年来研究人员日渐意识到血清胆红素、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影响,众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发病及病程情况受到血清胆红素浓度及尿酸水平影响,基于此可在具体诊断中引入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为冠心病诊断与救治提供有效的依据,避免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等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减少而升高,尿酸水平则随着其减少而降低。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血清胆红素主要来自于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当红细胞衰退时,其网状内皮系统会发生破裂,进而降解出血清胆红素,同时其他含有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过程中也会产生血清胆红素。在以往研究中,胆红素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并且大部分学者强调在诊断过程中必须应用高浓度胆红素,认为低浓度胆红素无病理意义。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很多医学人员意识到低浓度胆红素的有效性,并在研究中发现低胆红素与冠心病具有密切联系,进一步证实了低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3]。同时,代劲[4]对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低密度脂蛋白(LDL)出现氧化修饰变化,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变化和损伤过程,并且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会产生氧化脂类的低密度脂蛋白,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会损伤内皮细胞,并促使脂肪斑形成。并且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明显的趋化性,能够有效阻止巨噬细胞返回血流中,进而形成泡沫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天然的生物还原剂,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保护低密度脂蛋白,阻止2-2′- 2偶氮(2-丙基脒)的双盐酸盐产生的氧自由基对其产生氧化作用,并防止低密度脂蛋白产生氧化修饰活动,进而阻止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由此可见胆红素是防止冠心病发生的有效保护因子,当人体血清胆红素降低时,其抗氧化活性作用降低,增强了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能力,增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胆红素浓度越低,冠心病病情会越重;第二,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产物,其在血液中的溶解饱和度具有严格的限制,通常情况下溶解饱和度的上限为416μmol/L,如果超过上限会出现结晶现象。在排泄方面,75%的尿酸会经由肾脏排出,剩余的25%经由消化道排出,并且在肾小球作用下,血液的尿酸可全部被过滤掉,但是绝大部分过滤后的尿酸会被近端肾小管重新吸收,同时肾小管也会分泌尿酸,并被吸收至小管周毛细血管之中,受肾小管分泌及再吸收影响,尿酸的排出量会发生波动。在临床具体研究中,很多学者对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心脏病病发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会增加,通常情况下尿酸每升高1mg/dL,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会增加1.5倍,同时如果患者尿酸水平超过308.60μmol/L,其在5年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几率会增加4倍。尿酸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直接对冠心病临床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影响机制包括如下方面:①如果尿酸密度升高,会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生氧化,同时也会造成脂质出现过氧化现象;②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若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会出现尿酸结晶盐,尿酸结晶盐会在动脉壁内沉积,损伤动脉内膜,进而引发动脉硬化;③当尿酸浓度升高,会加速血液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并且会加重炎症反应,同时炎症也会对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严重影响;④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血小板聚集越发明显,会导致冠状动脉内出现血栓从而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司志娟[5]等人在研究中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均低于4.0μmol/L,其中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为4~19μmol/L,而全部患者尿酸水平均高于311.60μmol/L,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充分证明了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综上,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但是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样本例数较少,结果代表性较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本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与临床大部分研究结果相符,但是其具体价值需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谢则金,王厚照,张福军,等.血清胆红素、尿酸、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119-120.

[2]杨跃进,杨进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学会2011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南的解读与点评[C]//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2.

[3]王琰伟.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23(5):74-75.

[4]代劲.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31-32.

[5]司志娟,张丽,安恒庆,等.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B03):603-603.

论文作者:刘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