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设计项目的研究与体会论文_喻权

喻权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摘要:赖特曾说:“一座伟大建筑不应是生硬地安放在大地上,而是从它所处的环境自然而然地朝着太阳生长出来”,随着物质发展,回归宁静成为低密住宅产品开发的普遍诉求,本文以重庆怡置北郡B14项目为例,通过重庆地区北郡B14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创新探索,以极简手法打造坡地建筑,融入本土自然脉络,让当下坡地建筑作品显示出独特性。

关键词:因地制宜;坡地建筑;尊重自然;极简;生长型

项目背景:

山城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山里有城,城中有江,江上有桥,有幸基地位于重庆城区以北,金渝大道以南,距传统市中心直线距离约有12公里,距离观音桥商圈约有9公里。用地紧邻黄桷水库公园,用地面积约13万方,容积率1.37.沿湖建筑限高12米,其余24米. 东北角需结合场地高差设置垃圾处理站,东南角有城市5号线轻轨穿过,需考虑20米退让,南侧有在建幼儿园。基地南侧有照母山森林公园,北有园博园,自然环境优越。

本区域经多年开发,已成为城北最成熟的居住片区之一,但周边配套不足,尤其缺少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见图1)

图1基地资源分析

项目定位:

重庆是一座山城,依山而建,傍水而息。独特的地形造就了重庆独特的风情,本案最初概念来源于游艇,精工奢侈品,希望能借用黄桷水库的资源打造一个现代奢华以游艇为主题的社区。

设计策略:

本案是一个典型的山地项目,周边小区基本建造完成,也是整个北郡最后一块地。刨去幼儿园用地及公共绿化用地后,本案净地容积率为1.5,在高端业态中并不宽松,在山地别墅设计中,如何利用堡坎将建筑与后排脱开,是否通过降低前排标高处理基地大的高差,如何打造山地住宅优良的景观视线?通过现场勘测,整个场地的高差很大,从黄桷东路到沿湖红线处,最大高差达33米,加之为了让更多的住户能享受湖景,所以我们的设计策略就是利用场地的高差,将别墅跟洋房建筑分设在不同的高度的台地上,从道路到沿湖逐层跌落,根据水面标高将滨水第一排别墅降低一层实现半埋,一方面具有更亲水的平台,同时也为第二排别墅打开更好的视线通廊,第二排别墅直接面对黄桷水库自然景观,户户均为一线景观别墅,后排布置7-8层的洋房,洋房也可透过别墅的屋顶享受湖景。(见图2)

图2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遵循景观朝向最大化原则。本案景观资源最好地段,布置了少量别墅,另外洋房区的第一排布置了3层的大平层,给第二排洋房让出了视野。在这里,整个湖景纵深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小区居中的位置,布置了一个会所。

洋房错位布局以满足主要户型景观视线互不遮挡。洋房、别墅布局时主要景观走廊不宜与住宅主采光面垂直布置,尽量成斜线布置,达到住宅更多的端头户型能借景的效果;受场地限制有几栋洋房只能垂直布置时,形成景观空间宜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节点。

建筑设计:

沿湖别墅为本案重点打造的建筑单体,早期别墅各院落与房间功能相对应,传统的封闭内院结构是由传统家庭组织的封闭性所决定的,现在的院落已逐渐转化为休闲与会客功能所需要。所以现在别墅的庭院与房间都以中央内院为核心。以洗练于形的手法利用挑高营造极简风格建筑,自然景观纳入庭院,一扫传统别墅的压抑,同时设计原则上把握景观的视觉方向,从视觉上保证庭院内部的私密性。别墅户型面积段约520㎡。每幢别墅的朝向角度都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设计,朝向湖面的平台采用透明的设计,入口处多以实墙构成,以在保证视野的前提下,也最大程度保证私密性。(见图3)

图4别墅立面效果

洋房设计的重点侧重于平面功能流线,因为当地市场的需求性,对于房间数量要求较多,标准套房一户里面至少3套,举本案两个典型的洋房平面为例,一个是250的户型,4+1房3厅4卫的配置,另一个是350户型,5房3厅6卫的配置。在户型设计上,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加入了一些独立的后勤流线,避免厨房的污物流线经过客厅。同时在细节上也做了细致的设计,600的鞋柜,上面可以挂衣服,下面400用来放鞋,剩下200可以在侧面把行李箱放进去,洋房每户都有还有独立的早餐厅,与西厨结合,更便捷使用,还有一些厨卫吊柜尺寸等的考虑。洋房立面上考虑到游艇概念,通过立面的不对称设计,强调游艇的速度感,雕刻感。(见图5、6)

图5 洋房平面户型图

图6洋房立面效果图

会所的设计也极具挑战性,从勘探结果上来看,基地内部深凹地形使得对景景深较远,受外界干扰较小,周围环境优美,私密感强,推荐重点打造。会所做了两稿,第一稿们期望营造一处独特的山水之所,将城市、社区、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自由的体验路径,回应背山面湖的自然地形,通过三个盒子不同方向的搭接,使得每处看到的湖景都有所不同。(见图7)

图7会所效果

方案二是尝试取消地面1000平方的体量,这个面积转化成可销售的住宅面积,所以就要求把会所功能放在地下,仅保留100平面的泳池更衣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借机打造一个消隐的建筑,保留会所的形象,利用场地高差之间的挡墙的处理,加上地面的一些景观水池,形成了一个具有流动感的立面形象,更衣间是通过一个大的旋转楼梯下去,即解决了采光问题,同时也创造了从泳池到更衣间有趣的路径。

最后说说这个项目的地库,城市道路东南侧为最高点,沿城市道路自南往基地北侧由标高396到标高369,相差27米左右,沿城市道路由东向西相差33米,基地地坪到水库绿地高差达到25米。地库设计延续南郡项目斜板地库的设计,在本案设计中也是顺应地形,车库的底板、顶板均采用了人体较为舒适的斜率,大部分为2.5%局部3%,由高标高到低标高处放坡,以消化高差,从而使场地内不出现或者少出现台地高差,挡墙等不利因素。斜板地库的采用相对于平板场地,更合理衔接周边道路标高,减少场地内部垂直分台高度,同时可以减少场地的开挖量,节省场地的土方量。但是由于斜板地库标高,定位计算复杂。建筑跟结构设计图纸中竖向信息多,需要方格网辅助定位及竖向计算,花园覆土层厚度以及每个单元出入口与小区道路的竖向都需要逐一推算,结构梁板均为斜板,现场模板,钢筋及支撑体系都较平板复杂。

图8总图竖向及车库平面

结语:

重庆建筑整体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层次和空间叠加,本项目设计旨在呈现“慢慢生长出来的状态”,打造与自然相处的美好方式,因地制宜,巧妙借景,即把湖景纳入在整个住区营造之中,小中见大,实现视线的纵深,营造良好的居住体验。这个时代,大量建筑品质逐步提升的同时,对综合地域特征的再度审视,必将打造出更加独特的新型山地建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卢峰,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新建筑,第3期,2013

[3]褚冬竹,《荷兰的密码:建筑师视野下的城市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槙文彦 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的“人性”,Time-Space-Existence 展览,2018

论文作者:喻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坡地建筑设计项目的研究与体会论文_喻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