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论文_蒋毅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论文_蒋毅

蒋毅 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中学 425405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对这一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与影响。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013-01

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小故事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了枯燥的内容上,比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历史事件的重大影响等,这让学生在学习中看不到历史的有趣之处。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认为历史不需要理解,所以上课很简单,让学生在需要背诵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进行记忆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解释和拓展,学生即使把课本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最后也无法完整地了解一件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本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的进步,在手机、网络逐渐普及的今天,为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扩宽了渠道,大部分学生在听过电视剧与电影、历史讲座节目等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结构以及判断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使得学生认知存在片面性。对于真实的历史情况也认识不到位,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这样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缺乏了专业的学术态度,只是对一些直观的表面现象感兴趣,而对于历史的真正意义以及前后发展的过程不感兴趣,这也就造成了中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历史。

2、学生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理解。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都是以通过考试为目地进行学习,也造成了很多学生都依靠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方式来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学生心理对历史逐渐失去兴趣,无法真正地理解历史的内容。也让学生陷入了死读书与读死书的循环中。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与其通过施压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自己的听讲效率,倒不如让学生主动为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做出改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好的状态。

1、用灵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历史教师的教学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其积极作用。所以,广大教师更需要对这一环节引起重视,并做到对语言的灵活使用。在这项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行提升,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更为规范和系统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借助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幽默的语言,这对于激活课堂教学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此外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精准语言的应用,从而在点滴环节中渗透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掌握。

2、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讨论,并根据需要进行引导和点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疑问设置,让学生直面疑问,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考。如在讲到中法战争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中法战争的结果,学生会比较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语气沉重地跟学生说:“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法国不胜而胜。”这个时候,学生会比较愕然。教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讨论也会比较积极,他们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出这个结果出现是清政府卖国和妥协的结果。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只有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疑问时,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历史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3、合理利用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历史这门课程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无趣,其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趣味性。历史是具备过程和情节的,由无数个不同的故事构成的。初中历史内容较少,对于史实往往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梗概,若是历史教师教学时仅仅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学习条条框框,没有过程和情节,学习起来感到乏味。初中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对于那些新鲜事物兴趣较高,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历史知识掺杂到故事情节中去,还可以穿插一些有关的故事,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春秋五霸的时候,教师可以讲卧薪尝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等故事,面对故事,学生的兴趣往往会比较浓厚,掌握知识也会更加快速,记忆也会更牢固。

4、给学生传授完整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面对学生历史知识掌握不完整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了解得太多可能会混淆,或者可能给学生更大的压力,其实不然,让学生了解了完整的历史知识,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记住更多的历史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虽然一些历史发生的年份无法改变,但是很多内容不需要太过死板。比如,历史事件的影响,每一件历史事件都会留下它的影响,给我国的影响,给它国的影响等,学生在了解更多的知识之后,结合背景就能够推断出相应的影响,而且比课本中的更加全面,虽然表达内容有区别,但是在意思上是一样的,所以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也会提高,而不是单单把历史当作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通过给学生传授完整的历史知识,能让学生更加从容地学习历史,不需要翻来覆去地记忆和背诵,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给出答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

初中历史学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去思索、去探讨。只有让学生充满兴趣,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动力,才能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初中历史,会让学生更加具有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情怀。

参考文献:

[1]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 ( 17) : 85

[2]崔清哲.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2014 ( 23) : 24

[3]李宏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 33) : 18.

论文作者:蒋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论文_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