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视剧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阅读书籍和观赏戏剧一直对人们汲取知识、进行人生思考和享 受文化愉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籍和戏剧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承载着以满足人 们情感需求和认知世界为主旨的重任。无论是古希腊戏剧,还是中国的宋话本,元明杂 剧,都给予人们最大程度的文化愉悦和认知生活的满足。人们通过舞台和剧场,还有誊 写好的剧本来欣赏戏剧,在戏剧家构织的“另一个世界”里感知他们见过和没见过的东 西,以此来愉悦和提升自我。籍此来满足自身对周边世界的认知和某种情感上的诉求。
一、从读写到视听,阅读方式的革命
然而,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尤其 从电视这个“现代精灵”诞生以来,以往那些传统的文化传播手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人们不再完全依靠阅读书籍和观赏戏剧来认识世界。电视的普及,为人们欣赏不同 风格与不同题材的戏剧带来具有革命意义的便利。长电视剧的兴起,有着必然性。
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里形容信息爆炸时曾说:“信息像一枚榴霰弹,倾盆大 雨般向我们袭来,急剧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同时也 在改变着我们的心理。”的确,信息时代的到来,把我们固有的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依据 和方式做了很大的调整,五彩缤纷的物质生活和现成的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 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怎么估算电视的能量都不为过,几乎是无所不能,无 所不及了。就其文化传播功能也是其他手段望尘莫及的。不可否认,电视因其能使人自 我做主和任意选择的便捷而战胜了电影和戏剧,又因省时省脑而疏离了阅读,但我们不 能因此将它视为弊端。因为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从“读写时代”进入到“视听时代”,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有人说,现代青年是看着电视成长起来的,不再像他们的 长辈是在读书看报后的思索和生活历练中成熟起来的,似乎是一代未经思索吃着文化快 餐而长大的畸形儿。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惊恐,科技手段决定着阅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 将电视看作一种更为宽泛的阅读。回到电视这个话题上来,无论我们是惊呼电视的神奇 功效也罢,或鄙视它的浅薄,说它无法像阅读那样给予人们更多更深刻的东西,总之, 电视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怎样形容也不过分。电视剧更由于其承载人文知识 和社会知识的丰繁,在电视节目当中占据优越地位。
我认为,时下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时代进程的一种必然 ,它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我们可以将电视强势介入看做是一次阅读形式上的改变,它 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和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今 天的一切新的表现形式在若干年后,很难说就不会“作古”。而人类的思辩却永远不会 因某些外在形式的改变而消失。
二、情感的阻塞与偿付,电视剧的双重功能
我所思索和忧虑的是电视为我们提供欣赏戏剧变得便捷的同时,势必给人们的情感带 来一种无形的消解,甚至是阻塞。电视内容占据了人们大量的视觉和思维空间,除去被 弱化的阅读与思考之外,就是将人们的感情世界变得日益狭小和萎缩。人们越来越沉湎 于廉价欣赏到的大量电视节目,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和情感联络方式的改变,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也越来越少,很多人习惯于把大量的空余时间消磨在电视上。作为人主要特征之 一的情感,由综上因素加上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而变得营养不良,缺乏真正的生理机 能。
电视的普及,几十个频道的设定,使寻常百姓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他们不再被动的 进剧场上影院,可以无约束的坐在家里点击遥控板去寻找自己中意的节目。尽管各种形 式多样的节目已经让人们眩目不已,但无论是第一时间里的新闻报导,还是那些极富煽 情的综艺节目,依旧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这就为电视剧尤其长电视剧提供了一个 巨大的生存空间,它的受众群体不自觉的产生依赖,日益对其产生某种依赖。
我以为,人是有着强烈情感宣泄和诉求的感情动物。存在于人们体内的那种对“游戏 性”的,“戏剧冲突性”的,和非实质介入生活的“故事性”的要求,一直在寻找着渲 泄的出口路径。就在那些爆炸般的信息和结论性的新闻所无法给予,而日渐萎缩的剧场 、影院和人们不再倚重的阅读又对人们的这种情感渲泄和诉求爱莫能助之时,恰恰是长 电视剧所具有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此时的一切要求,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愉悦 方面,或者是追求戏剧冲突刺激的心理。
戏剧是人生的产物,是生活的反映,它是一面镜子,甚至是广义的“思想史”。法国 作家雨果曾说,戏剧不是一般的镜子,而是一面突出的、集中的镜子。戏剧在人类文明 发展进程中,从来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近十几年因受视听科技的冲击,传统 的舞台戏剧才呈萎靡状态。在人们逐渐远离剧院的同时,电视剧趁虚而入,长电视剧尤 其比单本剧更能令不同层次的观众入迷。但这有个十分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作为创作者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当中,始终要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即对表现对象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注 。不过我明白,未必每个导演都会赞成这个观点。
三、自觉介入长电视剧,电影导演无法拒绝的诱惑
从戏剧角度讲,电视剧绝非一种反动,而是工业革命后的科技进步,它大大拉近了戏 剧创作者与观众的距离,为戏剧拓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
电视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项,成为大众的宠儿。一部长电视 剧的受众面远比一本书的读者群以及一出戏的观众群大得多。当然也有特例,也会有超 级大片(电影)创造收视的奇迹。电视剧把无数个“剧场”、“舞台”扩展进了千家万户 ,于是,一个课题就迫切地摆在了电视剧工作者的面前。首先我们要抛弃那种面对新形 势的失重感,主动介入长电视剧的创作。
从来没有人把电视剧和七大艺术(诗歌、音乐、雕塑、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相提 并论,电视剧却位列其末,但仍发挥着“集大成”的作用;她像她的同门师兄电影一样 ,将几大艺术门类汇集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编、导、演、音、美、摄、录等功能 的综合作用,无所不用其极。而且电视剧比电影制作周期相对要短,制作更为便捷,播 放时不像电影和戏剧受固定场所的限制。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它的特征之一就是通俗易懂。我一直认为,迫于工作压力、生活 节奏变快和人与人交流渐少,使人的情感渲泄和诉求急于寻找出处。人喜欢和习惯看一 件事,一个故事的过程,绝不满足于停留在一个简单的结论上。人需要看各色各样的人 生写照,看他们没有的人生经历,看他们所关心的事态的演绎;人还需要对不可预知的 人生的探索,需要一种心领神会的“隐喻”,为他们的人生经验做一次“反刍”;人们 甚至还需要没有了逻辑制约的“戏说”、“情说”和“正话反说”(当然这些“说”不 能毫无节制地说),总之,人们需要故事,需要戏剧冲突,需要一次情感渲泄,需要一 种折射。而长电视剧最能满足百姓的这些口味。在闲适的家居环境下,人们有相对的日 复一日的空闲时间,每天按时观看长剧,把玩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更像是一种精神享受 。随之而来,我们在创作长电视剧时,叙事节奏要适度徐缓,还要把握一定的悬念构造 ,以使观众不致于中途“退出”观赏,保持对节目如一的忠诚度。
作为一个影视导演,我一直在思考,也在不停的探索着、实践着,利用电视这一有利 的传播途径,通过它“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这一特点,制作精良的长的“戏剧”,为观 众提供一个个的关于人的绚丽多姿的生活画卷。这当中,有以反映当代农民、工人、国 税官员、警察生活的题材,也有涉及晚清及抗日战争的历史题材。而这一切,是以我们 制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的洞察和缜密的思考为前提的,不能不经筛选就将粗制滥造的作品 端给观众,那样的话,做倒了观众的胃口,就是做滥了这个市场,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 自己的脚。
纵观国内电视剧市场,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电视剧制作者 能以良好的艺术素质和道德良知全身心的投入,并能持之以恒,我坚信,长电视剧的春 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