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课堂黑板设计的再思考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论文,板书设计论文,英语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书面语言、线条、图形、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内容。好的板书不仅能展示课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梁巧华,2015)。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觉得教师们并非不重视板书设计,而是在面临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使用时,有太多的尴尬与彷徨。与译林版旧教材《牛津小学英语》不同的是,译林新版教材《英语》,尤其是高年段教材,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范围更广泛,语篇的篇幅更长,信息量也更多。许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为了将教材设定的内容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得不采用囊括了大量视听资源的课件,以避免学生学习在上可能出现的畏难情绪。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是,教师只顾着播放课件,无暇兼顾板书的呈现。因此,课堂上出现了“重多媒体,轻板书”的现象。

      笔者认为,板书会相对长时间地保持,适合于文本脉络的逐步构建与反复使用,尤其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板书,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内容的长时记忆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走出“非多媒体不可”的怪圈,在板书设计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里,笔者以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为例,阐述对板书设计的再思考。

      一、与单元标题结合的板书设计

      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以单元为载体,将相关的词汇、句型、语音、文化等知识整合成一个个有意义的、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整体,各个单元的标题揭示了单元学习的主题。比如,六年级上册Unit 7的标题是“Protect the earth”,整个单元围绕保护地球这一话题展开,让学生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了解保护地球的方法。Story time板块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保护水资源、保护能源、保护树木和少用塑料制品。以下是两位教师结合单元标题设计的板书(见图1、下页图2):

      

      上述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采用“地球”作为板书的核心,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构建课文脉络。教师A首先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学习关于地球的词汇、感受地球给予人类的丰富资源,并通过地球遭到破坏的一系列短片,引出主题“保护地球”。接着,观看课文卡通,归纳了保护地球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段学习:第一段“Save water”,通过看、说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Save energy”,通过听、说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初步表达;第三、四两段“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自学。最后,通过“校园小主播”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板书,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播报如何保护地球的内容。

      

      教师B针对课文中有关保护地球的四个方面,分别用相应的图形来展现,非常形象。在处理课文部分时,该教师带领学生着重学习了第一段“Save water”,后三段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自学。两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与学生共同完成板书的建构,很好地体现了板书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与语篇文本结合的板书设计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解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戴军熔,2012)。也就是说,有怎样的解读就有怎样的教学定位。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介绍了大量的圣诞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清语篇思路。

      教师C对文本的解读独具匠心,他将语篇文本以“Mike写的绘本书”的形式呈现,因此板书的背景也设计成一本书的形状。教师还将语篇中的四段话打乱顺序,引导学生首先自读,根据关键词句进行图文匹配,初步感知文本。接着,教师以问题“What do they do at Christmas?”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幅图,并以此为范例,放手让学生学习其他三幅图。在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重组短文时,教师适时板书了关键词;此后,又让学生比较重组后的短文与课本原文的区别,归纳出本课重点:采用first,next,then,finally等词,让语言表达更有条理(见图3)。

      

      而教师D以“Happy Christmas train”为主线,将语篇中的四个主要活动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形象地将first,next,then,finally的先后关系展示给了学生(见图4)。

      

      三、与单元语法结合的板书设计

      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五六年级的词汇意义常借助于图片或语境来呈现,语法意义常用意群的方式来罗列(乔继华,2015)。除了通过丰富的语言情境、大量的师生对话交流渗透语法学习,教师还可以在板书中,以显性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达到自我建构语法规则的目的。

      译林新版教材《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语法项目是能正确运用副词修饰动词,以及理解并运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教师E设计的板书清晰明了,分为三部分:左边是对Story time板块的复习,右边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中间是本课的重难点副词。在教学中,该教师先通过“Learning tip”板书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然后引导学生以接龙的形式讲述故事,接着通过对比,复现故事中老鼠和狮子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将教学重点聚焦在副词的使用上,最后拓展更多的副词,完成板书的核心内容。这是典型的以词汇为语法项目的板书设计(见下页图5)。

      

      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的语法项目为“能理解并运用Grammar time中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词的用法及规则”,该单元的重点是句型“Why are/can't you...?”以及答句“Because...”。教师F设计了以句型为单元语法项目的板书(见图6)。在教学中,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谈论熟知的神话故事人物,如“Goldilocks,Snow White,The Ugly Duckling”等。然后,复习Story time板块,并再现课文图片,同时教师向学生提问:“Look! How is Cinderella? Why? Who comes to help her? What do they say?”让学生回顾重点句型“Why are/can't you...?”及其答句,教师即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规律。接着,教师通过游戏“Tell me why”,进行巩固练习。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举出了更多的“wh-words”,并完成板书。最后,教师让学生使用这些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词来表演Fun time板块。

      

      奥苏贝尔(Ausubel)指出,有意义学习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黄桂萍,2012)。小学阶段的语法学习,尤其要重视从学生的立场设计教学活动,切忌空讲规则。

      四、与课堂评价结合的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应当美观并且布局合理,中间是主体部分,左右为辅助部分。左边可以写课前导入,右边可以写小组竞争或补充材料(李蓉,2012)。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将课堂评价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即可一举两得。

      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的学习难点是名词的单复数和物体的远近对比。在课前,笔者先通过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农场的雏形,画上一远一近两棵树,周围再画些小草和小花进行点缀。上课伊始,笔者随机请一位男生回答问题:“What would you like,an apple or a pear?”如果该男生回答“A pear.”,笔者就将梨子的贴纸贴在远处的树上,边贴边对他说“OK.That pear is for you.And that is a pear tree.It's for boys.”并在树上写上“Boys’”。近处的树写上“Girls’”。整节课的评价就在男生与女生的竞赛之间展开,谁的果树结的果子多,谁就获胜。最后,长满“苹果和梨子”的一远一近两棵树正好与课文的情境匹配,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背诵和表演。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复习已经学过的有关动物和水果的单词,并学习新单词“orange”。笔者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农场上有“a magic fruit tree”,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水果,男生和女生比赛摘水果,谁的篮筐水果多谁就获胜,也为本学期的Project 2 “A magic clock”作铺垫。通过将评价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与课时练习结合的板书设计

      单元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各个课时目标的逐步达成,适切的练习也是课时目标达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笔头练习、口头练习等。练习设计应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以译林新版教材《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为例。第一课时的练习是口头背诵、复述,因此板书(见下页图7)对文本的人物关系、事情发展梳理得较为清晰,学生根据板书能较好地完成背诵、复述练习。第三课时开始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仿写练习,笔者考虑到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于是在提供的支架中详细概括了问路和指路用语(见下页图8)。在单元教学结束时,学生可以进行熟练的写话练习,教师板书中的语言支架也会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撤离。

      板书设计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也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基于课标和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仔细推敲和精心设计合适的板书。

      

      

      本文部分资料选自2014年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和2015年江苏省小学五、六年级教材培训会,网址:http://www.njyyjy.com/videoplay.asp。

标签:;  ;  

对小学英语课堂黑板设计的再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