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郭璐

浅谈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郭璐

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保护局

摘要:环境监测社会化作为环境监测预警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监测服务。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社会化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以促进环境监测社会化问题的妥善解决,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环境监测社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社会化;监测机构;监测服务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顺利推进,应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社会的整体参与,强化环境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以及技术标准研发制定等智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规范环境监测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从而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1 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具体情况

当前不论是政府环境管理还是排污者履行环保责任义务,对环境监测的需求都呈倍增之势,许 多地方都开展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化探索,社会检 测机构已经受托承担了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样品分析测试、科研调查等方面的监测服务。

一是社会检测机构发展呈现区域性差异。社会检测机构发展情况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由于起步早、市场需求大且成熟度较高,社会检测机构已经初具规模。二是社会检测机构的监测能力与业务领域。目前,社会检测机构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根据监测能力、装备条件等不同,大体可分为综合检测机构和专项检测机构2类。综合检测机构一般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能够承担水、气、噪声、固体 废物等领域的监测任务,业务范围涵盖各类样品 委托测试分析、环评现状监测、排污单位自测 报、水、气等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上市公司核查、 咨询调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地方环保部 门、社会主体和个人的委托监测业务,其中包括一部分水利、钢铁、石油、纺织、交通等行业监测站或 大型国有企业监测站。相比之下,大部分民营检测机构还属于专项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较弱,一般具备水、气等某种 环境要素的专项监测能力,仪器设备较为单一,能够承担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监测服务。

2 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方面对监测社会化的认识与诉求不尽一致

当前,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面临压力越来越大,但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并没有同步提升,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监测事业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将部分监测任务分流给社会检测机构承担,可以有效化解环保监测机构的任务压力,已在全国监测系统形成共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有关方面对监测社会化的认识与诉求还不尽一致。

2.2对社会检测机构缺乏有效监督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

一是社会检测机构数据质量堪忧,影响政府公信力。当前由于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人员资 质、监测指标范围等缺乏明确的考量标准,检测机构存在超出能力范围承揽项目、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导致目前社会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报告质量存在很大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社会检测机构提供的这些数据、报告,有的是用于政府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如若不准,直接影响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

二是社会检测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社会检测机构数量众多、良莠不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一些检测机构 无视市场规则,采取超低价格竞标、与客户串通一气、单纯追求业务量而忽视质量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长此以往,监测市场会形成恶性竞争,势必影响监测社会化的有序推进。

三是开放监测市场对环保监测机构造成冲击。从一些社会化发展较快地区的实践来看,社会检 测机构已经对环保监测机构形成冲击。有的社会检测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体制机制 和运行方式灵活高效,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同环保监测机构相比,他们在价格、服务效率方面占有 相当的优势,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还以优越的物质待遇吸引环保监测机构的人员加盟,造成其优秀人才的流失,给环保监测机构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3 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对策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到环境监测中,真正实现社会共同参与面,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的和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监测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政府环境管理的具体标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对策: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明确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区域策略,提高风险可控性。具体来讲,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正处于初期阶段,为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有效性,满足政府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相关部门与单位应当充分做好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引导工作,紧随时代发展需求,坚持统筹兼顾,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市场的培育和引导,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的顺利开展。

二是规范环境监测社会化的监测机构行为,提高环境监测服务的公平性和可靠性。为保证环境监测社会化的顺利推进,提高环境监测服务质量,应当结合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衡量与分析后,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合理设置环境监测市场门槛,为环境监测社会化过程中监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当前环境监测市场加以科学化分析和研究可知,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组成部分相对特殊,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是以委托合同为依据,其中明确约束性条款、检测机构资质、仪器装备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以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排污企业自测,是指对具有监督执法效力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化分析,充分做好数据认定工作,并以此作为环境社会化过程中监测机构的基本要求。其中环境监测数据主要包含环境信息公开数据、排污交易数据以及环境评估验收数据等内容。

三是建立科学且规范的环境监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就是说,环境社会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受到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以及排污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还应当积极参与到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督中,真正做到自觉诚信开展环境监测服务,切实保证环境监测服务质量满足政府环境监管部门的具体要求,以推进环境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在制定环境监测行业自律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并推行行业内等级评定、行业监理以及监督维权等机制,促进环境监测社会化在推行过程中能够实现相互监督和有效制约,从而为环境监测社会化工作中社会监测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4 结束语

环境监测社会化是指打破传统模式下政府机构的环境监测方式,将政府指数环境监测机构之外的环境监测机构引入到环境监测具体工作中,为社会提供科学可靠的环境监测服务,从而推进环境监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监测社会化的顺利推进,能够为环境监测预警体制改革的深入提供可靠的基础,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娟 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监管新思路[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4):9-11

[2] 翟斌 浅谈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6):123-123

[3] 黄勇刚 浅谈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J]. 《自然科学:全文版》, 2016(2)

论文作者:郭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谈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郭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