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周平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6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运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既能够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又能够缩短其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镇痛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脉术后镇痛;临床麻醉;舒芬太尼;效果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其生理应激反应[1]。为了保证手术的进程相对顺利,且降低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在实施手术时,必须要给予对应的麻醉方案。同时在手术实施后,患者恢复期,可能会因为手术的实施,对其造成一定的疼痛感,如果该种疼痛感超出了患者的耐受范围,也必须要对其进行镇痛处理[2]。笔者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分析,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3,年龄区间为24~78岁,平均年龄(45.21±12.34)岁,体重介于44~80kg,平均体重(72.31±4.58)kg,按照手术类型划分:胸部手术12例、腹部手术23例、盆腔手术9例、骨折手术16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9:21,年龄区间为22~79岁,平均年龄(45.11±12.46)岁,体重介于45~82kg,平均体重(72.56±4.87)kg,按照手术类型划分:胸部手术14例、腹部手术22例、盆腔手术8例、骨折手术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30min给予10mg安定、0.5mg阿托品,以肌内注射给药。且建立有效地静脉通路,依次给予患者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5mg/kg、芬太尼3ug/kg、维库溴安0.08mg/kg。且全程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在该基础上给予芬太尼4ug/kg;观察组患者在该基础上给予患者舒芬太尼0.4ug/kg。在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镇痛液为芬太尼2ug/kg,将其加入生理盐水之中给药;观察组镇痛液为舒芬太尼0.2ug/kg,加入生理盐水100mg之中,负荷量为2mg,且在10min中匀速给药。

1.3评价指标

以VAS评分量表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调查,总分10分。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与定向力恢复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人们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增加,越来越多患者愿意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来对自身的疾病进行治疗[3]。而手术治疗方案本身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从而诱发疼痛感。因此,多数手术方案都需要行术中麻醉。而在手术实施后,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感以及具体的手术状况实施镇痛护理方案[4]。可以说,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对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极为重大。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的麻醉方式与镇痛方案,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的生理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临床,以药物镇痛和麻醉为主。而部分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造成一系列副作用,严重影响术中进度与术后康复[5]。针对该种现象,临床认为必须要加强对手术患者的术中麻醉与术后镇痛的药物选择,以保证其符合患者的实际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u受体合成激动剂,具有高度的脂溶性,能够快速的进入患者的血浆蛋白之中,从而保证麻醉起效的时间与持续性。能够抑制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且患者在术后恢复较快。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药性基本一致,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剂量的掌握难度相对较大,且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很容易造成患者呼吸抑制,形成术后镇痛依赖。且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其相对于舒芬太尼而言,在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速度与VAS评分上,均无优势。从结果数据上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运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既能够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又能够缩短其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镇痛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磊.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46-4847.

[2]鲁义. 患者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表达的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3]程学武.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4):126-127.

[4]李雪兰.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预镇痛在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的应用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3.

[5]方先海,张瑞芹.舒芬太尼及其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02):153-155.

论文作者:周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周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