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鹏鹏 王洪岩 田霞霞

杨鹏鹏 王洪岩 田霞霞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山东滨州 2566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2013 年6 月1 日-2015 年5 月31 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方面,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式临床疗效好,且最为让患者接受,临床意义大,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循证护理;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57-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应激性升高不仅是影响患者预后及快速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1-2]。应激性高血糖是重型颅脑损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糖耐量降低、病理性高血糖,进一步导致感染的发生率升高、伤口愈合慢,对患者机体内的环境稳定影响严重,如果处理不当则易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恢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式最大化的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成为了当今医疗中的难点。近年来,我院在积极探索临床中有效的护理模式,本文通过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现对具体试验过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6 月1 日-2015 年5 月31 日来我院急诊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0 例,按照是否采取了循证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 例患者。

观察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 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46.8±2.4)岁;对照组男性88 例,女性82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 岁至73 岁,平均年龄为(45.4±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发病时间等一般情况并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30 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该方式重在使患者疾病得到医治,身体早日康复,包括给患者换药、输液、测血压、量体温、灌肠等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术后病情恢复情况等,不作心理健康、医学知识等教育。

观察组30 例患者均接受循证护理方式,该方式要求全面的对病人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动态观察病人疾病发展以及治疗效果,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循证应用。具体内容为:??心理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舒适、营造温馨氛围,常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开展医学常识教育工作,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能积极配合;??密切关注病情,给患者换药、输液、测血压、量体温、灌肠等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监测患者常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并密切关注检查结果,发现异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治疗方案;??用药护理,在进行营养静脉给药时,为了防止针头堵塞、药物渗漏的情况出现,选择易固定、粗直的血管穿刺,并用可调式的输液器来控制给药速度,给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并定时观察输液的部位;④饮食护理,加强电解质、水的平衡,早期一般不给予TNA,肠蠕动恢复后可适当给予流质鼻饲,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和脂肪,避免食入高糖食物[3-4]。⑤血糖控制与监测,当患者血糖大于6.1mmol/L 时可给予微量注射泵泵入胰岛素,当血糖小于6.1mmol/L 可停止胰岛素泵入,时刻监测患者血糖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1.3 评价指标1.3.1 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该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情况越好。

1.3.2 患者满意度调查 对所有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是否专业、服务是否到位等方面内容。

问卷共设四个评定标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 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 作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差异显著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运用循证护理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更有帮助,效果更明显。

3 讨论

应激性高血糖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应激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糖耐量降低、病理性高血糖,处理不当则可进一步导致感染的发生率升高、伤口愈合慢,极易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恢复。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随着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也越来越收到了护理人员的关注,它不仅可以对病人的疾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情况,提高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治疗疾病。现代护理强调科学、全面、实践、创新,而循证护理正好运用了这一现代理念,对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护理。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为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特回顾性分析了2013 年6 月1 日-2015 年5 月31 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方面,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7%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 ,(P<0.05),由此可见,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式临床疗效好,且最为让患者接受,临床意义大,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1]石颖.危重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与护理的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7):8-9.[2]隗强,李黎明,等.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9):81-83.[3]周土芬.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7):59 -61.[4]闫丽范.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 3):48 -49.

论文作者:杨鹏鹏 王洪岩 田霞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鹏鹏 王洪岩 田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