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合并症的肺结核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崖宇翔

伴合并症的肺结核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崖宇翔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广西河池 547100)

【摘要】肺结核是当前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类型,均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肺结核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合并症状,严重者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均受到严重损害,伴合并症的肺结核治疗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研究中的难点、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较为常见的伴合并症的肺结核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糖尿病;艾滋病;慢性肝病;肺结核;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03-02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合分歧杆菌感染所引发的慢性传染疾病类型,患者病情蔓延至体内多个脏器且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临床研究显示[1],近年来肺结核疾病与艾滋病、糖尿病、慢性肝炎等疾病的合并感染率不断上升,对疾病群体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将以此为据,综合阐述合并有其他疾病症状的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情况。

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发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患者随着自身病情发展,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断下降、衰弱而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结合分歧杆菌,最终导致肺部感染并引发肺结核。当前临床针对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抗结核治疗双管齐下为主要方法[2]。有关研究显示[3],胰岛素降糖是当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案。其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降糖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胰岛素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或者缩小率等指标上均优于口服降糖药组(P<0.05)。亦有研究显示[4],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即可有效达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抗肺结核要求。有关结果证实[5],标准治疗方案下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痰菌转阴率98.76%、X线病灶吸收好转率95.17%,与短程治疗方案下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如果出现有标准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药敏实验并以此制定判断患者体内耐药性,为其制定更加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有关研究统计[6],30%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有多重耐药结核。同时医生应掌握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有关研究[7]认为强化期患者的治疗应延长至4个月为最佳。

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进展

结核病是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为常见的一种机会感染性疾病,其具有多样性、混合性、难治性等显著特征,也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临床统计显示[8],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死亡率约占所有艾滋病患者的33%。而当前临床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则以抗结核治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主。有研究显示[9],复方新诺明联合胸腺肽在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疗应用中,其患者治疗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75.9%),说明联合用药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有良好效果。同样有研究显示[10],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提升患者抗酸杆菌涂片、结核杆菌培养转阴率等均有积极效果。此外,一般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包括序贯给药、整合给药两种抗病毒治疗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在新的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建议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应该于初始阶段就完成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实验,结合患者实际耐药性制定个性化的抗病毒方案,能有效达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效果[11]。有关研究[12]曾经对341例艾滋病毒合并结核病毒双重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其肺结核杆菌病原菌的检出率为69.3%且以真菌、革兰阴性杆菌等为主。

3.慢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进展

肝功能损害是肺结核患者治疗进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导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3]。有关研究显示[14],多数时候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其所用药物剂量与其所遭受的肝脏结构、功能损害存在密切关系,然而部分肝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引发其实与患者体质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统计显示[15-16],当前我国范围内乙肝病毒携带率在10%左右,每年我国乙肝病毒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人数在120万上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研究结果显示[17],HPBES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与HLAMKO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其引发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17.6%)显著低于对照组(47.5%)。有关研究[18]综合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肝脏结构、功能损害的因素,发现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类型、数量以及患者自身的碱性磷酸酶基础水平、患者自身性别等均是引发患者肝脏损害现象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医生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应该观察患者实际情况,较为合适的调整患者所用抗结核药物的数量、类型,尽可能的预防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肝脏损害现象的发生。而当前临床针对已经发生肝脏损害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仍然以抗结核治疗方案为主[19]。当前临床研究发现[20],抗结核药物中的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等菌存在潜在性肝脏毒性,而链霉素、乙胺丁醇、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等则未存在肝脏毒性。若肺结核患者检测出肝脏损害,则应立即停止患者此时抗结核用药方案,给予患者肝功能全面检测且给予肝功能恢复治疗,确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范围[21]后才可继续治疗。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肝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了综合阐述,上述疾病情况下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难度上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医生必须全面细致的观察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预防患者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继伟.肺结核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1):71-73.

[2]杨磊.伴合并症的肺结核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26(8):669.

[3]玉努斯·胡赛,亚勒孔·马合木提江.18例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体会[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3,28(4):91-91.

[4]郭素花,林榕,薛志伟,等.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65-67.

[6]陈子强,石凤玲.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标准治疗与短程治疗的临床评价[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4):500-503.

[7]张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72-72.

[8]黎英豪.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7):921-922.

[9]黄俊榕,尉理梁.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3):410-413.

[10]王新国.复方新诺明片联合胸腺肽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29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69-69.

[11]马捷.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3):608-608.

[12]陈海强,唐柳生.341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痰液两种方法培养及其药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67-168.

[13]杨志勇,宋海林.抗病毒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3):362-364.

[14]张利,秦玉玲,周越塑,等.抗病毒护肝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0):1881-1884.

[15]聂叶艳菊,俞建平,陈红娟,等.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与护肝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0(1):90-91.

[16]孙丽梅,苏海涛,王海荣.不同治疗方案对合并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5):330-333.

[17]田涛,谢红东,李爽.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再次给药方案探讨[J].肝脏,2016,21(3):194-196.

[18]王阳.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133-134.

[19]张艳梅.肝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36(10):777.

[20]陈耀凯,严晓峰.肝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0):777.

[21]郭丽珠,岩万明,王江宁,等.西双版纳州2004—2013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5(4):231-234.

论文作者:崖宇翔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伴合并症的肺结核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崖宇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