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论文_季荔

泰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泰州 2254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全部患者均行电视腔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006-01

创伤性血气胸属于胸部外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当患者发生创伤性血气胸时,其胸腔内会出现大量积血,从而导致其出现胸闷,气促,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患者的创伤性血气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诱发休克,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创伤性血气胸进行及时治疗,是降低该病症所带来的危害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对于创伤性血气胸进行治疗时,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手段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显示清晰,诊治方法独特等优点,临床疗效较为显著[2]。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本次研究就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8例,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8例,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气促以及呼吸困难。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4.5)岁。其中13例患者为刀刺伤,18例患者为挤压伤,13例患者为车祸伤;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39.2±5.3)岁。其中15例患者为刀刺伤,15例患者为挤压伤,14例患者为车祸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电视腔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内容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普遍对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的愈合情况存在程度不一的恐惧心理,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不利于病情恢复及心理健康的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心态进行有效调整,多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以亲切的笑容和温暖的语言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用成功案例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将患者因手术及担忧预后带来的恐惧消除。与此同时,可以指导患者看书,听音乐,与其聊天等,分散其注意力。在开始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人员心态调整工作,使患者以积极心态进行手术。(2)呼吸道护理。为避免患者的呼吸道发生堵塞,护理人员应随时对患者的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检查及清除,如患者的痰液分泌过多,可采取吸痰管进行排出,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痰液颜色,性质等进行观察,如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找出原因。(3)体位摆放。术中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在保证手术合理体位前提下,使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在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所用仪器的各种导线进行正确连接,帮助手术医师对手术操作设备进行安装。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5oC左右,对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同时对灌洗液进行温度控制,保持在37oC为宜。手术过程中,要确保灌洗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为手术医师提供良好视野,避免手术时间延长。麻醉方式采取椎管内麻醉法,减少镇痛片的使用。(4)体征监测。由于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病情较重,生命体征变化快,因此在整个治疗周期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率,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防止意外发生。(5)引流管护理。由于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胸腔内存在积血,因此引流管的使用十分必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避免引流管发生扭曲,压迫等,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挤压,防止引流管发生堵塞,同时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等加强监测,及时对引流袋进行更换,避免感染分发生。(6)疼痛护理。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受伤类型为胸部外伤,因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正常咳嗽产生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疼痛护理尤为必要,在患者进行咳嗽时,护理人员可采取手术按压患者胸壁的方式,减轻患者由于咳嗽带来的疼痛感,如患者的疼痛感过于强烈,则应采用止痛药进行止痛护理。(7)饮食护理。手术完成后1d内,饮食上最好食用流质食物,便于消化。之后指导患者多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使患者的体能得到补充,将机体免疫力提高。同时为了防止便秘的发生,应指导患者多使用新鲜水果及蔬菜。(8)健康宣教。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度。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参加功能恢复锻炼,同时做好各种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 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创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之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也是导致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数量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3]。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病情普遍较重,同时非常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创伤性血气胸对患者造成危害较大。当患者出现创伤性血气胸时,通常会伴有胸闷,咳嗽,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息,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

临床上对创伤性血气胸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电视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手术成功以及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5%~10%[5]。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使手术成功几率,以及患者的康复进行得以提高和加快。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对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王天霞,靳新爱.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22):184.

[2]魏芳.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手术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35):360-361.

[3]陈丽.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J]. 吉林医学,2012, 12(25):2644.

[4]廖平,金素,詹会智. 重型创伤性血气胸的急救与护理配合[J]. 临床医药实践,2013,12(16):947-948.

[5]谭淑英. 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进行系统院前救治与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03(32):83-84.

论文作者:季荔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急性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论文_季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