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资源与小语拼音教学论文_蒋芬

浅谈媒体资源与小语拼音教学论文_蒋芬

(渠县渠北乡第二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今计算机多媒体已日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得力“助手”,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拼音教学,可以使图、文、声、像并茂,不仅使单调、抽象的拼音字母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儿童的脑、眼、口、手并用,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媒体资源,创设趣味课堂

媒体资源包括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在教学时可充分运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CAI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效果声响,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回味感、满足感等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拼音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i、u、ü"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学意盎然。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地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于是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学习复韵母《aieiui》一课,教师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首先通过生动形象动画:两个小朋友穿越海洋正去拼音王国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大浪冲击到了一个孤岛上……“怎么办呢?”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水声、风声、求助声,多种感观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对解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拼音的有利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转向于拼音内容的学习。课进行时,凭借学生已有的良好兴趣,在“两个小朋友翻山越岭”动画展示的同时,学生不由自主的带着“哪两个单韵母宝宝团结起来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的兴趣,快速高效的完成了下列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运用媒体资源,突破拼音教学难关

1、形近字母教学:如:b―d、p―q、ei―ie、ui―iu等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有许多学生分不清楚,经常出错。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区分b―d时,可以设计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学“b”时可以直接借助录音机,拉长天线显示“b”形,放出广播的声音感受“b”音;还可以用动画直接显示“6”慢慢变形为“b”,强调“像个6字b b b”,反之就是“d”。区分“ei―ie”时可设计字母“i”和“e”左右跳动,排队报数。谁在前面先报谁的“名字”,后面的那个字母的名字轻轻带过。

2、单韵母 ü 和j q x 相拼时以及和y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省略两点的规则。因为学生直观思维强,看到 ju、 que、 xuan 、yue 等音节时往往认为是jq x y 和 u 交朋友。这里可以专设一个故事动画:字母 ü 和 u 是好朋友,可是每当他们碰到j (鸡)妈妈、q(戚)老师、x(西)奶奶、y (易)爷爷时,头上带着两个圆圆角的帽子的小 ü 总会很大胆地迎上前有礼貌地拖下帽子向他们问好;而小u 却因为胆小,老是躲得远远的,从不上前去和他们打招呼。所以j q x y 特别喜欢小 ü 。在这个充满童趣的动画故事中,学生明白了j q x y 不和u 相交的规则以及和 ü 相拼时 ü 要省略两点的规则。同时也赋予了这个规则新的色彩和趣味性。

三、运用媒体资源,辅助发音练习

在教学中利用媒体的演示功能演示其发音要领,突出字母在音位、形体、音色等方面的对应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别,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汉语拼音受发音口型的限制,不少读音由于发音要领的准确程度而造成学生发不准音,读不准字。对初入学儿童,应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儿童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在拼读音节的教学中可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进行拼读训练。当持声母卡的儿童找到持韵母卡的儿童时,两个人都要互相介绍,如:持媒体声母卡儿童:“我是声母b,发音轻短。”持韵母卡a的儿童:“我是韵母a,发音响亮。”然后,两个儿童一同说:“我俩相拼猛一碰。”然后两卡同时发音:“声母轻短韵母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当儿童掌握了两拼音的规律后,再教儿童学习三拼音,也给儿童总结出规律来:“声母轻,韵母重,介音一滑猛一碰。”(也可用持卡片的形式进行三拼音练习)当儿童掌握了拼读音节的规律后,通过互相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儿童越拼越爱拼,越拼越熟练。

四、运用媒体资源,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知识形成的过程,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估计学生的思维障碍,并较为充分地估计学生的掌握程度,确定如何突出展示教学重点。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等途径。然而,运用多媒体课件,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动作,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突出重点知识时有着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让汉语拼音的学习变得更容易,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l”和“n”时,我运用课件出示人头侧面发音图并演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然后再通过课件发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模仿发音,反复演示练习,学生将边音和鼻音得到了很好的区分。这样,通过电教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有形有声的感性材料,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忆。

总之,拼音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的,在拼音教学中,合理、科学地使用媒体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蒋芬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浅谈媒体资源与小语拼音教学论文_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