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栽培对茄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_何玉清,詹永恒,林海坚

何玉清 詹永恒 林海坚

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桥站)广东徐闻 524100

摘要:茄子嫁接是一项防病增产的有效措施,采用嫁接方式栽培,生产出的茄子品质优、抗病力强、可连作重茬,栽培效益好。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验,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嫁接对茄子产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农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茄子;嫁接;产量;质量

嫁接是无性繁殖方法之一,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组合成新个体,充分发挥接穗的优良性状,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能够弥补二者的某些不足,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嫁接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蔬菜生产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常规技术。茄子通过嫁接栽培可以增强自身的抗逆性,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连作障碍导致的产量与质量下降的问题,对茄子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某试验大棚进行,茄子砧木为‘托鲁巴姆’,接穗为‘龙园棚茄1号’,砧木于2009年12月20日播种,接穗于2010年1月25日播种,3月15日嫁接,对照为自根茄。

1.2 试验方法

1.2.1 产量性状调查方法进入始收期(6月10日)每4d测定产量1次,至7月10日为前期产量,至10月15日为总产量。

1.2.2 品质性状调查方法

在果实成熟期,测定茄子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有机酸、Vc含量等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总糖测定:蒽酮法。有机酸含量测定:NaOH滴定法。Vc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Excel、DPS系统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分析

茄子的单果重、结果数及结果时间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由于嫁接后嫁接伤口大约有5~7d的愈合时间,因而在门茄的始花期上,自根苗要比嫁接苗早5~7d,但由于嫁接苗植株生长快,在果实膨大期生长速度快,因而门茄的始收期基本无异,且嫁接果实的单果重大于自根苗。

图1 不同连作年限嫁接对茄子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不同连作年限的自根苗,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连作2、5、8年同1年相比,前期产量降低了13.53%、26.95%和32.97%,总产量降低了26.56%、58.05%和64.65%;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采用嫁接栽培和自根苗相比,无论是在前期产量还是总产量上,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连作1、2、5、8年嫁接和自根苗相比,前期产量分别增加9.13%、21.85%、48.06%、60.89%,总产量上分别增加34.32%、85.07%、214.84%、259.84%;嫁接苗栽培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中,在第2年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略有增加,第5、8年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略有降低,但在总体表现上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采用嫁接在不连作的情况下总产量可提高30%以上,在连作的情况下总产量提高85%~259%,说明嫁接技术完全可以解除连作障碍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图3 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嫁接对茄子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2.2 质量结果分析

茄子嫁接后,果实的外观质量(果实形状、果皮色泽、光泽度、果皮韧性)均优于自根苗,自根苗在进入“四面斗”后,黄萎病发病严重,畸形果明显增加,而嫁接苗此时正处在生长旺盛期,果实商品质量优良。在食用品质上,嫁接茄子果实生长迅速,果实海绵组织比自根苗软,果实的适口性增加。由图2-5可知,在不同的连作年限上,嫁接和不嫁接的果实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随年限增加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明显;但嫁接苗和自根苗相比,在Vc、可溶性糖含量上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17%~19%之间;有机酸却明显增加,增加幅度达到75%以上,差异极显著;可溶性蛋白差别不明显。

图5 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嫁接对茄子果实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3 试验讨论

嫁接茄子无论前期产量还是总产量和未嫁接茄子相比都明显提高,前期产量分别增加9.13%、21.85%、48.06%、60.89%,总产量分别增加34.32%、85.07%、214.84%、259.84%。增产原因可能是嫁接后根系活力增强,光合作用加强,养分吸收变快。根系活力是茄子生长的主要动力,光合作用是茄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生成的前提。由于嫁接后,利用的是野生茄子强大的根系,因而提高了植株的生理活性,从而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了单位面积叶绿素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能力,产生更多的光合产物为根系提供必须的物质和能量,加强养分和水分吸收,提高同化产物在植株体内的运输和分配,所以嫁接茄子的产量高于自根茄。

茄子作为一种常用蔬菜,质量非常重要,其质量好坏影响茄子的商品性和食用性。嫁接技术保持果实自有质量,决定嫁接技术推广前景。维生素C、有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反映茄子品质的重要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茄子由于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植株运送养分和吸水能力增强,果实膨大速度较自根苗快,因而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降低幅度在17%~19%之间。但在试验中有机酸明显增加,究竟是品种还是肥料等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体来看,嫁接茄子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性)相应提高,表现出果实表面光亮,果大形正,未影响果实食用质量。

结论

综上所诉,耕地面积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造成茄子连作现象严重,随之出现的连作障碍严重地制约了茄子生产。而实验结果与分析显示,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克服茄子多年连作障碍,达到提高质量,增产增值的目的,而且果实外观品质也相应提高。因此,为实现茄子的规模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对嫁接栽培技术探讨力度、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使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胜萍;邢国明;亢秀萍;刘晓光;韩靖玲.嫁接栽培对茄子产量、品质和黄萎病抗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04)

[2]吴雪霞;查丁石.茄子嫁接栽培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论文作者:何玉清,詹永恒,林海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嫁接栽培对茄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_何玉清,詹永恒,林海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