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曹文婷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有效的护理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相同的血压监测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肾移植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分别为92.0分和76.0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排斥反应,发生率 2.38%,对照组3例发生排斥反应,发生率7.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8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30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2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9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利于及早发现移植肾排异的临床表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护理

引言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较好的选择[1],而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有事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移植肾存活率存在影响。连续的护理干预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治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健康宣教和指导,能强化患者自我管控能力,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对肾移植术出现肾性高血压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肾移植术前存在肾性高血压,肾移植术后符合肾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38例;年龄19~58岁,平均(42.5士5.3)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且愿意接受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护理常规基础护理,包括 嘱患者注重休息,避免劳累;同时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指导患者进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各种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食物;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压,观察有无尿少、水肿、高血压以及精神状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由主管护师根据指导手册给予指导,普及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②心理护理:肾移植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的心理,因此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延缓移植肾功能减退,减少抗排斥药物引起的并发症,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便秘,戒烟戒酒;④适当运动,劳逸结合;⑤ 遵医嘱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以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形式进行连续指导,并要求两组患者加强术 自我观察,详细记录各项体征变化:体温升高,尿量减少,体质量增加,血尿,移植肾胀痛,不明原因的乏力、腹胀、头痛、食欲减退、关节酸痛、烦躁等,规律复查肾功、尿常规、移植肾超声等。

1.3 调查方法及评价指标

依据相关知识并结合临床专家诊疗经验等[2],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为: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就诊后 l、2、3个月自我监测血压的平均值和血肌酐结果,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调查表于患者人院时由专人发放和收回,及术后约定复查时间(术后 1、2、3个月)由晨间门诊时医师予以发放,待化验结果出来后患者再次咨询门诊医师时收回。问卷由护理组长负责收集和计算(分为门诊复查收集、电话回访收集);护患共同进行定期观察、电话回访。

评分标准[3]如下: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共 lO题,每题 1O分,总分100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由患者选定。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判别标准,参照 FACT—L(第4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4]。生活质量包括:生活资源系统、生活活动系统、生活意识系统、生活手段系统。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判别标准:出现体温升高,尿量减少,体质量增加,血尿,移植肾胀痛,不明原因的乏力、腹胀、头痛、食欲减退、关节酸痛、烦躁等;化验: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蛋白尿等;检查:移植肾超声,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升高等;移植肾穿刺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软件,对两组肾移植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得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血压知识知晓率及排斥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肾移植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分别为92.0分和76.0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排斥反应,发生率 2.38%,对照组3例发生排斥反应,发生率7.14%,其中2例尿量减少,血压升高,1例移植肾区不适,血压升高,化学检验肌酐升高,移植肾超声血流阻力指数增高,两组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38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30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2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9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患者术前存在高血压病史,再加上术前术中精神紧张,容易引发高血压[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选择进行肾移植。如何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新课题[6]。连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完善自我管理,实现患者信息、治疗关系和护理服务的持续无间断。连续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减轻医院的负担,降低医疗费用,节省人力资源,延长患者出院后再次人院的时间,即便 再次入院也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发达国家连续护理已有完整的模式,可供我们借鉴,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监测和药物治疗基础上,持续重点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防范控制意识,对术后相关症状的预防和处置有积极的作用,且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患者出院后的持续护理指导,为患者疾患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过渡提供了保障。由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了肾移植术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为此更加注重对自身病况的监测和控制,在后续的康复中其肾移植术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也验证和反映了连续护理干预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和效果。表明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利于及早发现移植肾排异的临床表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间接延长移植肾的存活。

参考文献:

[1]Kasiske BL,Vazqez MA,Hamon WE,et a1.Recommendations for outpatient surveillance of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American society of transplantation[J].J Am Soe Nephrol,2000,1 l(Suppl 15、:81-86. 1357

[2]陈曦,毕越英,陈海花 .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58—759.

[3]吕洪雪,叶小汉,钟云良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l,l9(9):1463-1464.

[4]张玉兰,叶桂荣,姚琳,等 .肾移植病人营养特点分析与对策[J]_ 护理研究,2008,22(1B):127.128.

[5]陈孝文,梁东,刘华锋 .慢性肾衰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6:25—32.

[6]江宏 .肾移植病人术后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4D):986—987.

论文作者:曹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浅论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曹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