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在心内科治疗中断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刘瑞霞 杨省利 姚海荣

微量泵在心内科治疗中断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刘瑞霞 杨省利 姚海荣

刘瑞霞 杨省利 姚海荣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135-01

【摘要】微量泵泵注是护理过程中重要的用药途径之一,在心内科使用更加频繁,微量泵的治疗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及病情控制,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心内科患者在使用微量泵过程中治疗中断情况,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便更好发挥微量泵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量泵 治疗中断 护理对策

微量泵是一种用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仪器[1]。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有硝普钠,多巴胺,胺碘酮,硝酸异山梨酯等,微量泵符合心血管患者用药准确、剂量小、速度慢的特点,能够保持治疗的稳定和顺利进行,因此在临床中普遍使用。心内科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现将中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泵疗中断原因

1.1 微量泵问题 由于心血管内科使用微量泵频率较高,负责人员未及时保养与送检维修,致使用中途出现各种问题,如电池欠压、电源线接触不良、精确度不准等情况。

1.2 管腔堵塞 由于微量泵推注速度缓慢,泵管内压力小,极易导致静脉回血针头堵塞;护士固定延长管不当,病人活动不注意时泵管出现扭曲折叠现象。

1.3 药物外渗 微量泵对液体外渗的检测灵敏度低,当针头脱出血管液体渗入组织时机器仍在正常运行,不仔细观察注射部位,易导致药液外渗,心血管内科常用泵注射药物多为高渗药物,一旦外渗,易致皮下坏死,影响后续治疗,对病人自身也是极大伤害。

1.4 静脉炎 微量泵大多是长时间连续泵注,尤其是老年人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在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症反应,即静脉炎。

1.5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不到位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在使用微量注射泵时健康教育未告知到位,如不告知关于所泵药物的特性及使用中注意事项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未指导患者的生活护理,未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等。

1.6 患者依从性差[2] 患者对微量泵缺乏认知性、不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特殊性,在使用微量泵的过程中,每组输液量少但维持时间长,加之仪器携带不方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从而引起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不积极配合治疗,出现私自中断治疗现象。

2. 护理对策

2.1 健全微量泵管理制度

2.1.1 专人管理,一周检查一次微量泵性能,测试速度是否精确、电池是否欠压等,并常规充电备用,以防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启动。对有问题微量泵及时贴上标签并送检。

2.1.2 妥善保管保养,微量泵用后要及时除尘,除去污垢,用75%酒精纱布擦拭,特别是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清洁干净后存放在清洁干燥处,防止受潮,禁止暴晒,并加罩保护,防止灰尘进入。

2.1.3 列入交接班内容,强调在微量泵使用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微量泵的安全可行。使用中的微量泵要床头交接班,查看徽量泵的工作情况及时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预防静脉回血在微量注射的通路上建立静脉点滴通路,根据患者治疗及无药物配伍禁忌的情况下,以5滴/min的速度伴随输液,避免在输液肢体测量血压均可减少静脉回血[6]。另外可将微量泵抬高距床面30 ~40cm使其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减少静脉回血,同时告知患者输液肢体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增加血管内压力。

2.3 定时巡视,详细观察并记录。加强巡视,询问患者留置针周围有无疼痛,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药液有无外渗、指头有无脱出,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出现等,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及并发静脉炎危险时要及时处理。同时查看泵注速度、量是否正确,防止微量泵推注性能出现问题或者患者私自更改泵速,导致短时间内泵入大量药物,威胁患者生命。

2.4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留置针型号、透明贴膜微量泵注射时宜选择粗直、容易固定、便于观察且不影响活动的血管进行留置针穿刺,尤其是老年患者,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于血管相对较差,脆性大、血管短直者建议使用BD机翼型留置针。根据患者泵注药物性质和血管情况,选择性使用增强型透明贴膜,起到预防保护血管作用。泵注时间较长者,建议3天更换穿刺部位,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5 加强基础护理,创建舒适的治疗环境

2.5.1 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指导家属整理床头桌,营造一个简单干净整洁的环境。妥善放置与固定微量泵,可将微量泵放在床头桌上,小型微量泵可固定在输液支架上,禁止放在病人的枕头旁边,影响患者活动。

2.5.2 由专门一班护士负责协助患者做生活护理,减轻使用微量泵带来的不便感,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

2.5.3 对于病情不允许上厕所的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隐蔽空间,使用隐私帘,开窗通风,向其他患者及家属解释,情况允许的可暂时离开病房,减轻患者顾虑,协助其在床边解决。

2.6 认真宣教,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6.1 使用微量泵时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使用微量泵的必要性和其带来的不便,获得其理解,重点讲解泵注药物的名称、作用、持续时间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对药物及仪器有所了解,消除紧张抵触心理,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另外要反复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和家属绝对禁止更改微量泵上任何数值,不能挤压管道和拔除电源,亦不能拔下注射器私自推注,禁止在旁边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防干扰微量泵的性能。

2.6.2 患者的焦虑是影响正常诊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障碍[3],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4]。护士多与患者交谈,加强沟通,了解患者顾虑与需求,相应地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也可请使用过微量泵患者交流分享经验感受。对于患者需求如下地活动,大小便等,和主管医生沟通,病情允许者协助其去卫生间,在指导下做适当活动,以消除患者焦虑心理[5]。

3. 小结

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心内科微量泵用药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由于微量泵故障和护理工作的欠缺导致泵疗暂停或中断,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是生命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分析总结原因,通过规范操作,加强巡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健全微量泵管理制度,不仅有效减少了泵疗治疗中断现象,减少无效用药,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美兴等,使用微量推注泵围泵期的安全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14(16):第1483-1484页.

[2] 黄结,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吉林医学,2013(28):第5923-5924页.

[3] 张艳与张宁坤,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指导.护理学杂志,2004(01):第65-66页.

[4] 辛红菊,赵立华与赵洁,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3(05):第394-395页.

[5] 鲁萍,使用微量泵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调查.现代护理,2003(10):第755-756页.

[6] 朱叶春,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回血的原因及对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1):第114页.

论文作者:刘瑞霞 杨省利 姚海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微量泵在心内科治疗中断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刘瑞霞 杨省利 姚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