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高速提升,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变电运行的危险点管理对于电力资源的安全使用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实现对用户的安全、稳定供电已经成为当下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这对变电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应对策略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
在新形势下,变电站的运行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升级,因此,这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意识到身上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规范操作行为。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预防,减小危险点的发生可能性,从源头上处理问题,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变电运行管理中的主要危险点
1.1.倒闸的危险点
倒闸操作是运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控制内容,若在作业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并且没有根据标准的操作程序与规范的操作要求进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危险点的产生。倒闸操作的危险点主要包括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必须停止操作,应重新核对操作步骤及设备编号的正确性,查明原因。确系装置故障且无法处理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解锁操作。另外,领导本值接受、执行调度指令,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并监护执行倒闸操作。除此之外,单人操作、检修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禁止解锁。如需解锁,应待增派运行人员到现场,履行上述手续后处理。解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封存,并填写“解锁钥匙使用记录”。
1.2.天气变化导致的危险点
变电站的运行对于天气也具有很高的要求,若天气产生不正常的变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变电运行管理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变电站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汛、防风、防寒措施,各单位变电站的锅炉、取暖设备应明确维护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维护。另外,每值巡视时检查断路器、瓦斯继电器等设备的防雨罩应扣好,端子箱、机构箱等室外设备箱门应关闭,密封要良好。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调度、值长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因此,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需要加强对运行管理中为危险点的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运行故障。
1.3.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变压器的操作需要极其小心与谨慎,一旦操作程序与行为产生差错,就会造成十分巨大的安全问题。为保证冷却效果,变压器冷却器每年应进行一次水冲洗,宜安排在大负荷来临前进行;变压器自然冷却装置不经常运行的风扇每半年进行一次投入运行试验。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一定的检查,例如运行情况是否合格、运行保护是否有效等,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变压器使用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2.1.注重年度大修
每年的大修工作是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设备安全性保障的重点,因此,做好每年的大修工作对于变电工作的安全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每年大修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三点,一是在每年的大修工作前,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准确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两票、三制”执行情况,实施确保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了解机器的运行情况以及工具的完整性等,保证大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注意事项、检修程序以及工作规范进行必要的明确与强调,并对检修工作的相关内容与技术进行基本的培训,尤其是对于检修工作的危险点需要重点强调,并提出一定的控制措施。三是对于每年的检修工作情况需要进行全面的记录,例如每天检修的设备、设备具体情况等,并进行必要的存档,从而为后期的检修工作提供依据。年度大修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运行存在的危险点,并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防范,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2.2.提升操作的规范性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是造成为危险点的重要原因,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尤其对站长,站长是变电站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其需要对相关的工作负责。对于设备接地的危险点,为了避免设备带电,需要通过两端定位操作排除危险,例如对于开关柜的接地,可以通过将对外部的手柄与内部的设备进行接地。另外,对于继电保护工作的操作也是操作规范的重点,继电保护是保证变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继电保护长期处于稳定的保护状态,尤其应该做好对各分支的管理工作,避免错误行为的产生,在继电保护跳闸、停止工作时,应该及时送修。
2.3.完善相关的值班制度
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众多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中,大部分主要是由于常规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工作人员的日常操作建立必要的值班制度,从而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给变电运行造成的损害。值班人员应按照现场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进入控制室,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巡视检查设备,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和上级,并将巡视结果填入巡视记录,杜绝事故发生。
2.4.加强日常巡视
日常巡视工作主要是对运设运行备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与监视,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一定的监督,这可以尽早发现变电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解决与控制。定期巡视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签发,并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种报表,引导工作人员按照规范的操作进行工作。目前,我国变电站还是存在很多管理人员对于指导员工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并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变电的安全管理造成威胁。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巡视与监督,只有全过程的监视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控制与防范,最大程度降低危险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巡视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的控制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向精细化发展,因此,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操作规范与制度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细化与落实,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提升,进一步保证变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白娟 解析新形式下对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2]石白兰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
论文作者:宝音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操作论文; 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