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高校产业发展方向_科技论文

正确把握高校产业发展方向_科技论文

正确把握高校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正确论文,高校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等方针指导下,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产业蓬勃发展,不少高校在开展技术转让、咨询、培训、服务的同时,着力创办以开发转化科技成果为主的各类科技产业,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出现了北大方正集团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校产业,是高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探索教育和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开辟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以及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而论,高校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究竟如何发展高校产业,处理好校办产业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等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摆正产业创收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坚持为学校中心任务服务的方向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创造和传授知识的学府,是国家科学文化的标志。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多出科研成果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诚然,发展科技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那么,如何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这是现代经济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最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应该逐步发展为以教学为主,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功能。而高校产业是社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中心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坚持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切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人才,发展产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这是发展高校产业始终要把握的根本原则。

应该看到,不少高校前几年发展产业的直接动力多出于学校的经费和教职工收入的巨大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南泥湾式”的生产自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状况长期困扰和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教师待遇低,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为了生存和发展,有的书记、校长亲自抓创收,许多学校出现“办班热”、“公司热”。为了创收,各校比较拿手的办法是“办班”,校、系甚至管理部门、民主党派等团体都想办法多办班,校内办,校外也办,有些教师大量兼课,疲于应付;有的学校系、所、室各部门“八仙过海”,兴办各种小公司、小企业,不少是搞贸易和经商,不仅“开发”校园周边,而且在校内竞办以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业网点和经营性娱乐场所,甚至在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内也办商店。各种无节制的创收活动,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影响校风、学风建设,从眼前利益看,虽可以增加职工个人收入,解决学校部分经费困难,但是,如果妨碍办学,影响教育质量,从长远利益看,会因小失大,真正受害的还是国家和民族。所以,要克服一味为创收而发展产业的倾向,否则高校的改革有可能走入误区。

在经济较落后条件下办大教育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光靠国家大量增加拨款来解决教育经费缺口问题是不现实的。不可否认,高校产业开辟了部分补充教育经费的新来源,办好产业所得收入为学校进行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等方面增强了物质基础。但是,应强调的是,这只是发展高校产业作用的一方面。发展高校产业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发挥高校的优势与潜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因此要实现高校产业在经济上有较大收益,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最好的途径是有组织地创办以开发科技成果为主的高校产业。

首先,学校应真正以本校学科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因校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综合学科实力,筛选、开发科研成果,办好档次较高、能体现本校特色、逐步实现规模经营的校一级科技企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受到人、财、物、场地、配套设施承担能力及领导精力的制约,不能分散力量,布点过多;另方面,科技产业是校办产业的强项,丢掉了科技优势,就丢掉了高校产业的特色。如果各系、各部门各自为营,小打小闹,既不利于形成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学校整体优势,也不利于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科研,取得最佳办学效益。各系确有条件的,应结合学科优势,以科技企业为主,不要搞与本学科无关的各种经营活动。基于以上考虑,我校1991年成立产业办公室并和科技开发总公司合署,着重发展校级科技型企业,扩大了生产鞋用胶粘剂系列产品的胶粘剂厂及建筑设计院规模,创办了金刚石工具厂以开发我校石材切割研究成果。由于发挥了学校的科技优势,虽然人员、资金投入不多,但学校产业收益连续三年翻三番,1994年产业创利预计可达500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其次,为了避免偏颇,高校产业要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发展,加强学校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筹划,切忌一哄而起。高校教学和科研有它固有的规律,教师做学问,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和学术气氛。企业同样有自身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很紧张的竞争,需要有与教学科研不同的环境。为了兼顾几方面的工作,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合理的人员分流,做到大部分教工集中精力主要搞好教学科研及相应的服务工作,一部分人全心全意办好产业,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同时,高校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注意量力而行,适度发展,若超过一定的“度”,势必引发各种矛盾,冲击教学和科研。当然,今后有一部分高校产业若不要学校直接具体去操作,而是校企分开,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外围”,也是可以探讨的。有些企业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一个孵化过程,若把规模化大生产放到校外,关键技术留在实验室。也是可取的一种形式。

再次,作为高校产业,必须树立主动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意识,积极探索和实现产业与教学科研的相结合的体制,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产业与教学科研既有分工又有结合的关系,正是高校产业区别于社会产业的主要特点。在注意充分发挥学校各种优势办好产业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与培养人才、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校办产业,更多更好地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通过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实践活动,受到市场和竞争观念的熏陶,培养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适应科技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人才;使学生通过实践,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增强动手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发进取心和创造精神;为教师创造更多机会参与企业科技活动,促进知识更新,推动系科专业和课程的合理调整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使师生的知识结构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为克服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学校与社会的更好结合作出贡献。如我校机械厂,不仅注重新产品开发,在同行业里经济效益显著(年创净利60多万元,人均创利1.5万元),而且作为全校理工科学生金工实习基地,每年承担800人周实习任务,始终把为教学服务摆在首位,取得生产、教学双丰收。还有建筑设计院接受土木系、建筑系部分高年级学生参加设计工作;无线电厂与学校共建电子实习基地,为非电子类专业的理工学生,通过独立装配及检测各种电子产品,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提供有利条件。这些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取得良好效果。

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多做贡献

显然,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以原子能、集成电路、光纤通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八十年代以来,人类更是进入高科技时代,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及海洋、空间等新技术崛起,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科技为生产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并决定它的发展方向。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支撑力量。二十世纪初,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仅为5~20%,五、六十年代上升为50%左右,而到八十年代则高达60~80%,当前各国都抓住关键时期,竞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力求取得优势,以免在各方面受制于人。

面对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肩负着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我国人口多,财力不足,人均资源少,能否以发展高科技为龙头,促进国民经济切实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既关系到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

科技产业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参与科技产业的开发,已是世界性趋势。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并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他们不仅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科研成果为发展高科技出力,而且直接进入高科技产业化领域,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都参与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在校园附近创办科学园区,取得成功经验。我国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设备、现代化思想密集的地方。目前,全国1075所高校拥有科研人员27万,另有硕士生博士生10多万人,还有校属科研机构近2000所,学科门类齐全,每年开展近10万个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4000多个,具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它们是我国科学技术的一支实力雄厚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基地。我国同样对高校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寄以厚望。高校通过发挥自身有利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整个国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历史责任,也是社会对高校的迫切要求,高校应当也有可能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多做贡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是龙头。然而,高校以前往往存在科研与产业、技术与市场相脱节的现象,科研工作只管立题、研究、成果鉴定,鉴定完了就束之高阁,因而出现“论文多,鉴定会多、转化少、社会和经济效益少”的状况。要进一步使成果转化成生产应用技术或直接开发高技术产品,需要有强烈的“转化”意识和相应的体制。对此,创办高校科技产业这一组织形式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如我校机械系石材研究所研究的石材加工用金刚石圆锯片科研成果被闲置多年,1991年校产业办成立后,1992年春组建金刚石工具厂着手开发生产并于当年创利润22万元,1993年创利润126万元,1994年预计可创利150万元。该技术还不断向社会辐射,为福建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科技产业为科研人员的应用研究和成果开发提供了重要基地。同时,科技产业在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把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技术的价值;反过来,又加速市场对高校科研内容和方向的反馈,并可为科研提供经费支持。这种机制是推动科技开发与转化工作的强大动力,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学校按国家“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研体制改革方针,调整研究开发组织结构,合理分流人才,调动一批科研人员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利于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科研、生产和教学高层次结合。

高校拥有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是高校产业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有力的依托。兴办科技产业,要体现科技特征,应该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如果是搞商贸或靠资金、劳动力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除学校条件限制外,也比不过乡镇企业管理灵活和大中型企业的整体实力。所以,高校产业一定要扬长避短,才能提高高校企业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使之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且成为高新技术辐射源,把大学原有的教学科研功能扩大到同时具有以技术辐射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这是高校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多做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高校从较高层次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形式。如我校土木系承担的高速公路软基试验工程及桩身负摩阻力试验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成果被交通部、世界银行专家组等认为达到国内领先和超过国际同类工作水平,为福厦高速公路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再如,材料物化研究所,几年来坚持高新技术研究,除了研制成功在激光、光纤通讯等高科技领域中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色心晶体外,还成功地开发出新一代橡胶增强剂一赛碳黑系列,并合资创办千吨级粘土加工生产基地。该项目被列入1994年福建省十大重点科技项目之一,将为综合开发福建省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作出重大贡献。因此,从总体上看,高校产业不论在起步阶段科技含量有多大,都应创造条件朝着高科技方向努力。

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应用的开发、中试和工业性试验等中间环节,一般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和一定的风险投入,由于缺乏配套的组织形式和措施,一些本来很有价值和前景亟待开发和转化的重大成果被闲置,影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加快高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程,有条件的高校应组建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担负产业化开发研究和工业性试验任务,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对此,工程研究中心要加强与各产业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发展重点,并力争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培养新的生产力生长点,为大生产提供成熟新技术、新工艺和设备。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进一步走向社会,积极参与高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国际化是高新技术的特点,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还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眼光和魄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竞争能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总之,只有坚持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方向,不懈地努力,勇于探索,才有可能开创高校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实行事企分开的原则,将高校企业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轨道

管理是一门交叉科学,管理本身也是促进高校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产业不仅应有一流的技术,还应有一流的管理。

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其性质、任务、发展规律和判断标准显然是不同的。发展高校产业必须采取有别于教学科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学科研按事业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实体则按企业方式经营管理。我们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特点,有利于高校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目前,不少高校产业的产权等关系不够明确,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有的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管理企业,过多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缺乏应有活力;有的企业法人的责权利不够明确,企业对学校实行责任承包期限内,主要精力和目标集中在完成利润上,带有一定短期行为,影响学校企业发展规模效益;有些企业缺乏改革意识,强调学校企业的特殊性,希望长期保留事、企并存的管理体制,缺乏投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勇气和信心;有的单位利用学校委托其管理的场所、设备创办企业,甚至无照经营,侵犯国家和学校的利益。这些问题若不很好处理,将制约高校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了确立学校行政管理与其创办的企业的关系,高校企业应按国家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有效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要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之成为有民事权利和责任、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对资产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学校作为事业法人和占有的产权,享有资产收益和转移、重大决策及选聘负责人等权利,但不要直接用计划指令捆住企业的手脚,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成立董事会,按批准的企业章程办理。

发展高校产业,关键在人才,尤其是经营型的领导人才。因此,要重视企业经营人才队伍的建设与领头人的培养及素质上的要求。有些学校在创办产业初期,把不适合搞产业的干部或其他岗位上难安排人员调去搞产业,结果企业上不去。其实,同教学科研要有好的学术带头人一样,校办企业善经营的带头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凡经营效益好、发展快的企业,都拥有一两位乃至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凝聚力强、有经营决策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可以说,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样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有的学校不是缺项目和技术,而是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有的同志反映,搞企业在学校被人看不起,甚至往往没有好下场。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企业,需要有自己的气魄和才干。我们必须象培养学术带头人那样,精心选拔、关心和爱护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替他们排扰解难,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既然把发展产业作为学校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理应把懂生产、会经营的领导骨干给予应有的地位,在落实责权利的前提下,放手让他们自主经营。近几年来,我校直属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是挑选会经营管理的开拓型优秀中青年骨干担任,并分别给粘胶厂、机械厂、金刚石工具厂和建筑设计院配备善了开发研究的高级职称专业人员任总工程师,同时,给他们落实责权利,对校办产业连续三年创利翻三番起了关键性作用。

为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相配合、精干而有活力的产业队伍,学校要结合综合改革和人才分流,合理解决企业的编制和人员来源。我校的经验是根据需要与可能,最好采取固定和部分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做法,但编制要从严控制,且不应把属于企业编制的人员转到事业单位,以免效益不佳时形成学校新的包袱。考虑到目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应允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少量事业编制,以促进科技人员的分流,也利于吸收合适的教学科研人员充实科技企业的专业人员队伍。其他人员,以招聘合同制职工为宜。企业职工要实行聘任制和合同制相结合的新的用工制度。为了使队伍相对稳定,解除其后顾之忧,应尽快建立起职工工伤、医疗、退休等保障制度。企业科技人员,应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评聘相应职称。技术职务职数,原属学校编制的人员由学校切块解决,但条件应单列,设专门委员会评审,并侧重以其在科技开发、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上的水平和业绩作为主要评聘依据。

高校企业都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要全面实行成本核算,所有利用学校固定资产、能源、材料、人员、房地产等办企业均应计算费用并列入成本,促进企业真正提高效益,防止个人和集体侵犯国家利益。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我校校级企业采取在校产业办设立财务科的做法,统一负责各企业的财务工作,对各企业全面实行成本核算,真实反映各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对资金统一融通,提高资金效益,为今后成立集团公司奠定基础。

高校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兼顾国家、学校、企业和个人各方利益,对企业初创阶段,要采取扶植政策和措施,以使企业具有发展条件。对职工个人分配,务必真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企业自主实行按劳分配,坚决打破平均主义,体现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对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者应予于大力表彰和奖励。如我校对科技开发作出较大贡献的金刚石工具厂总工程师汤东华副教授及胶粘剂厂总工程师黄元锦高级工程师在年终分别给予较高奖金,并都享受了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由于我校对各企业及企业对个人的分配都坚持以上原则,较有效地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避免传统的“大锅饭”带来的一系列弊端,给企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高校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是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如何办好,使其“利国利民利校”,这还是一个崭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更好地把准方向,相信一定能够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高校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标签:;  ;  ;  ;  

正确把握高校产业发展方向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