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心和使命的根本前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论文

实现初心和使命的根本前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18 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逐渐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出现过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的人民英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找到能够改变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正确道路,一次次努力和抗争都失败了。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自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第二年,党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提出自己的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个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为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除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之外,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其他任何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全新的革命方法,即发动和依靠群众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直至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军阀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仅仅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联合其他社会阶层,建立工人阶级同其他民主进步力量的联合战线。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以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众说纷纭之际,税务部门开始出手。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说,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大革命”。在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国民革命军迅速击溃了军阀的军队,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也日益高涨,并推动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是,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1927年4月至7月,蒋介石等国民党内的反共首领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大规模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失败。

严酷的现实表明,要在一个像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须有新的思考,开辟新的道路。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和朱德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北伐军二万人在江西省南昌市发动起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到湖南与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在那里创建起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成功实践,为大革命失败后陷于困境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各地红军的斗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树立了榜样。随着全国各地的红军和红色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中国革命开始复苏。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和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被日本霸占长达50年的中国领土台湾也回归祖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决定战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力量。

1.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先做好对所教内容的数学思想全方位的掌握。上课准备工作中,教师应该针对所讲内容中包括的数学思想,解释、设计出最科学的方法,创造良好的条件,课堂教学中做好思维模式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好数学思想。

另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因此,从教学公平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有相对平等的回答机会,以促使所有学生均能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还有,教师最好也不要总是让知识水平一般的学生回答相对所有人都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长此以往,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教师已经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对他们不信任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会进一步引发他们的自我否定以及潜意识里的对数学学习的抵制,从而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正加紧向华北扩张,而国民党政府则节节退让,这使得全国的抗日情绪迅速高涨。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广泛联络各种可能参加抗日的力量,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团体的推动下,国共两党第二次实行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各阶层人士团结在一起,投入抗日洪流之中,形成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同盟国各国的支援。1945年8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正当中国革命出现转机之时,1931年9月18日,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突然向中国军队和沈阳城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然而,面对外敌的入侵,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却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抗日,反而连续五次发动对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根据地的“围剿”。在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不得不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以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首先胜利到达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

瘦男人先帮女人跟踪了一段“田科”,这是他为那个姓田的税务干部起的绰号。再偷拍了一些照片,都是“田科”工作时间出入一些娱乐场所的身影。后来女人又让他搞了些“田科”去查某些对口管辖单位,暗中收礼的情形,当然这些证据很难掏弄,到手的几个细节极其珍贵,女人给他加了钱。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国共两党共同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此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大地一度露出和平的曙光。但是,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独裁的统治,无意进行任何民主改革,不久就背信弃义地撕毁包括《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定和协议。这预示着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终究不可避免。

果不出所料,1946年6月,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开始进攻共产党领导的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当时,得到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在军事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甚至扬言,解决中共问题只需“三个月至多五个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解放区军民实行坚决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农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并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城市广泛发动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这些方针政策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经过一年多作战,至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从当年9月至次年1月,在5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相继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经过这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在长江以北。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并迅速解放了南京,这标志着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

国民党反动政权既被推翻,筹建新中国的条件便已成熟。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参加这次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的代表共622人。这次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新中国在内政、外交、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方针。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从这一天起,北平改称北京) 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奴役、剥削、压迫的命运,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这就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标签:;  ;  ;  ;  ;  ;  ;  ;  

实现初心和使命的根本前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