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论文

信息化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论文

信息化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

曹旭峰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服务部,山西 长治 046071)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计划生育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对象主要是育龄群众,政策针对性强,工作要求更细致,难度也比较大。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千头万绪,传统的统计模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多,准确率较低。本文基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繁杂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信息化管理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效果以及深远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计划生育;积极作用;分析

自从建立了计划生育管理数据库之后,项目的决策者与领导者,不仅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资料的阅览,还能让管理人员空出时间,在工作上除了基本的数据维护之外,就可以不用继续从事繁琐的数据统计,有了充裕的时间为育龄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逐渐实现了计划生育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变得更高效,实现了动态化管理、收集的数据也变得更加准确,受人为干扰的因素也大幅度减少,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管理网络化、智能化与个性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变革。

一、信息化的定义与益处

目前的信息化可以分为通讯上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化与行为的合理化三大类。信息化目前基于新时期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从而让我国的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到进步,对于老百姓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有益的影响。目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信息化的观念也能够深入人心,信息咨询也得到了高度的完善与发展。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着全世界,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还改变了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让很多行业也产生了发展的动力,信息化的管理对探索改革计划生育事业也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个良好的境遇,让我国计划生育的管理服务能够达到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目的,推动我国计划生育的信息化管理,这也是我国计划生育的重要目标[1]

二、以前计划生育模式的局限性

往常的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是比较陈旧的,通常都是直接由上级领导传达任务,下属对象比较盲目,基本的底数很难进行统计。以前的育龄女性的相关档案,都是人工管理的,一个管理人员要管理几千个育龄女性的资料,连日常工作的处理上都有困难,导致育龄妇女档案管理的工作停滞不前。人工管理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管理人员要从多个档案中汇总出数据,而且汇总全程都要靠手工操作,要想完成地区的档案资料完整的汇总,要耗费很多时间[2]。这样调查的时间过长,就导致时效性差,完成一个调查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数据结果出来了也就失去了现实的参考意义。目前计划生育中的档案资料汇总还是存在着还多问题的,计生委一般都是通过数学模型来对样本进行估算,这种估算的方法容易导致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计划生育指标下达会脱离实际的情况,推行政策是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调查结果受人为干扰因素过多,从上到下,多个环节的人,都可能有意或者无意的干扰统计工作,让信息的使用率偏低,冗长的调查过程最终可能收获偏离实际的结果。

3)掘进机空间位姿监测上位软件。掘进空间机位姿监测上位软件主要由数据库存车模块、截割头空间位姿解算模块、机身空间位姿解算模块和位姿监测数据显示模块等构成。首先,将机载信号处理器传输过来的掘进机位姿监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运用截割头空间位姿解算模块和机身空间位姿解算模块得出截割头和机身空间位姿,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位姿监测数据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掘进机位姿监测数据与历史查询数据,以及报警提示等。

三、信息化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现状

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可以全面、完整的记录计划生育的信息,一些县市在应用计划生育管理的数据库之后,管理者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对数据资料进行查阅,而且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可以从琐碎的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工作模式变更为日常数据的更新与维护,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流程,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解决育龄群众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变了过去办公室、档案室堆积成山的纸质资料文件;在完整的数据基础之上,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四、信息化管理在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管理不仅促进了计划生育的服务水平,也让数据统计变得更加准确、时效性也更强。基层通过对育龄女性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更好地克服了手工管理出现的误差,从乡镇到县市,都方便计生委进行统计报表与汇总资料的工作,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节约时间与金钱的成本,还可以推动基层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所以在进行的相关决策时候,通过信息化的管理都可以保证管理信息的快速与准确,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就可以让基层耗费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统计与收录,这样就可以得到计划生育工作所需要的科学管理制度与服务的基础信息。另外,通过计生委将计算机中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告知下层的村与社区,让基层的管理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核对,指导基层落实知情选择与随访服务的工作,不仅提高了管理与服务的质量,还加强了管理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当中,适时的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我国当前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引入信息化管理后,对掌握各地区的人口发展与改善基层人口的计生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加深对信息化的有效认识,不断地提升理论与技术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积极地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参数μ是在一定期限内获取的期望收益率参数,而对于特定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多独立于μ,参数指的是股票价格波动率。

[ 参 考 文 献 ]

[1]孔垂柳,周博文,董雯.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与推进举措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4):12-14.

[2]胡昊,徐富春,韩季奇,尚屹,张孟奇.基于顶层设计方法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4):107-113.

中图分类号: C9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3-0269-01

标签:;  ;  ;  ;  ;  

信息化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