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各个工序以及关键环节,主要可以分为如下的几个重点的过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等,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很多细化的项目,这些都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整个工程实施阶段实施造价管理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的成本,这就需要考虑到工期、质量水平、安全性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的影响,既要满足各方的经济利益的要求,还应该保证质量达标,所以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措施
1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作用
1.1对预算的影响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工程预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就体现在对预算的估算上。前文已经提到,在工程建设前的设计阶段中,要对整个项目的预算做一个估算,这个估算是对工程整体的把握,这个对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各种成本和风险的承担都需要有一定的估计。然而,因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工程建设仍会承担很大一部分的风险。如何有效合理地规避风险和应对风险,更加得心应手地面对市场经济的波动浪潮,使风险更加可控,就是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1.2对建筑成果的影响
对一个工程的规划需要严格缜密的思路,思路如果出了差错,那么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会有影响。而全过程造价管理通过在建设初期就进行管控,能有效避免规划中出的差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针对现实情况进行改动。因此通过对建设的一步步引导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而一个工程在建成之后对社会到国家甚至世界的影响,都需要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帮助。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不仅仅是对建设成本的管理,通过对方向的控制也会对工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影响,扩大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此项工程建设存在的意义。
2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对策
2.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都需要管理层进行决策,在没有风险与漏洞的基础上才允许开展后续的工作。因此,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合规范和标准的地方,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纠正。在决策阶段,还需要做好方案实施必要性的检测工作,在降低漏洞问题发生概率的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决策的准确性。此外,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投资决策阶段会对工程造价产生比较高的影响,最高可以达到70~90%。因此,在实施决策之前,要开展投资预算与利润估算工作,通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来筛选出最优方案。
2.2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占到了80%左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企业都把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也很关键而被忽视了。一些设计人员为了使投资方满意更是盲目追求外观,采用过高的标准进行设计,又或者是未考虑到施工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就进行设计,导致后期工程设计变更,加大工程投入,最终成为“三超”现象的原因之一。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在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上。仍以珠海机场为例,该工程明显在设计阶段也出现了期望过高,设计规模偏大的问题。若能采用标准化设计、限额设计,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价值工程理论等方法设计和优选方案,则可以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制度是一种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投标人之间相互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的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平均水平进而提高社会平均水平,因为企业唯有在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上下功夫,才能在招投标中有足够的价格优势去获得中标。然而现行的主流中标方法“最低价中标法”明显存在缺陷,盲目压低工程造价就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又或者投标人在以低价格谋取中标后再通过各种手段抬高工程造价,还有“围标”“串标”等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也大大扰乱了造价管理的秩序,违背了实行招投标制度的初衷,此外投标保证金的收取不规范,多头收取以及“人工费”总跟不上市场变化等问题,都要求对“招投标”制度进行改革,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整顿,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现象发生。
2.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第一,构建建筑工程投资监控体系。由专业造价咨询机构负责建筑工程投资监控体系的构建,这样既可以发挥造价管理领域的专业特长,而且还能够为投资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投资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协助业主作出正确的、合理的投资管控判断,最终达到增进效益、控制投资的目的;第二,审查与优化施工方案。对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而言,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及优化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从若干个施工方案中筛选出一个既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又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的最优方案,以此来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对工程变更给予严格控制。对于无法满足业主使用要求或因原设计缺陷而出现的变更,尤其是对那些费用较高的设计变更,需要通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几方进行现场论证、核实,在确定可行后才能够实施变更。当变更阶段涉及多个可行方案时,还需要对各个方案进行比选与分析,从中选择最优变更方案;第四,做好现场签证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签证属于常态化工作,如果出现签证管理混乱现象,将会对给投资项目带来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此时就需要建设方代表和现场监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要按照要求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工作,而且还需要对施工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所了解和掌握,以此来有效避免合同内工作重复签证现象的发生。
2.5竣工验收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重点为竣工结算的审查,要求专业人员必须熟读施工图纸,掌握充分的竣工资料并确保其真实性。对于工程量的核实要细致,对于重复的或少做的部分应当予以扣除,对于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一定要严格把关,且必须与设计变更严格区分,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应按设计变更处理。针对现场签证变更原因不明确、涉及内容含糊不清、签证不及时、成本控制人员审核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当加强管理,明确签证原因,核定内容和变更意见,从事成本控制的人员更是应当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对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而不是“被动签证”。
3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造价,尽量避免超投资,更在于弘扬我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文化,这就不仅要求我们要努力协调,把控好质量、投资与进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争取最大投资效益,并且还要认真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统筹规划,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席红.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218-219.
[2]孙笑鹏,钟华彪,罗宗亮.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J].住宅产业,2018(04):51-55.
[3]翟桂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1):211-212.
[4]方敏.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40+42.
[5]陆海珠.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6):196-197.
论文作者:吴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全过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签证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