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张文祥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800

【摘 要】目的 探究胰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涉及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统计60例患者手术中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3年内生存情况,分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3年内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也有所差别,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标准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率。

【关键词】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十二指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癌临床治疗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如手术方式选择不善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就此,我院开展了胰腺胰十二指肠切术在胰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本次研究共计涉及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探究胰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涉及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2.25±2.31)岁;肿瘤大小2-5.3厘米,平均肿瘤大小(3.63±1.02)厘米;对照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1.48±2.22)岁;肿瘤大小2.2-5.5厘米,平均肿瘤大小(3.41±1.21)厘米;研究组49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来看并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标准。本次研究已经申报至我院伦理委员会,并已受到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手术中体位选择为平卧位,术中行全身麻醉,使用皮枕将患者背部剑突下位置垫高,确保患者背部位置悬空,手术切口位置在右腹直肌位置,逐层切完之后将腹腔镜置入,观察患者腹腔内病灶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探查完成之后确定手术位置,充分暴露肠系膜静脉。将患者胆囊进行切除,并选择稍微一半位置进行段胃处理,并且在肿瘤边缘2厘米意外的位置进行段胰处理,将胰腺钩突全部切除,根据每例患者的手术状况重建消化道,并做好相应吻合措施完善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标准胰十二肠切除术的基础上增加附加肝门部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清除处理,同时增加肠下静脉以及门静脉的吻合处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60例患者手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淋巴结清扫个数情况,统计60例患者手术后出血、胆漏、胰漏、肾衰竭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3年内生存率回访情况,将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组间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率(%),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60例胰腺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研究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来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胰腺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2.2对比60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组30例患者手术后出血、胆漏、胰漏、肾衰竭的发生情况统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60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比[n(%)]

3 讨论

胰腺癌是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发病初期患者的病变情况主要为局部浸润,各项症状表现不明显,常见的主要有黄疸、食欲下降、身困体乏、腹部疼痛等[1],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诊断中误诊及漏诊率较高,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不断明显,治疗难度也有显著增加。胰腺癌是临床中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类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该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根治的效果。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仅能清理患者胆总管边侧以及肿瘤自身,很难处理胰外神经浸润以及淋巴转移情况,不利于患者生存率的延长[2-4]。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于标准手术相比对于患者病灶的改善效果明显更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3年内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综上可知,胰腺癌患者临床手术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相适合的手术方式。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万西俊.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18-2219.

[2] 任浩棠,李瑞平,王毅钓. 胰腺癌并糖尿病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5):27-29.

[3] 王珂,华永飞,吴胜东,等.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28例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7,23(1):32-35.

[4] 魏志成,刘荣,王春喜. 胰腺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分析[J]. 空军医学杂志,2017,33(3):190-192.

论文作者:张文祥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张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