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在高中作文中的应用论文_王唤金

浅谈古诗文在高中作文中的应用论文_王唤金

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中学 王唤金 835214

古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贯穿人文精神,把古诗文与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感受古诗文的伟大魅力,汲取写作养料,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章的结构布局,从而从单纯地模仿、套用模板、临摹框架中解放出来,最终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章。传统意义上的古诗文是指中国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诗歌和散文,而本文所说的古诗文特指古诗词与说理性文言散文。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高中的作文教学打都停留在对模式和套路的模仿重复和操作。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在表达技巧上固然有所提高,但学生作文苦于语言表达简单机械,甚至词不达意,所以高中作文教学急需提高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有话说,好好说,达到言为心声,而古诗文中借鉴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富有逻辑的谋篇布局,为我们高中作文学习打开了一扇学习的窗口。

一、借鉴古诗词中丰富的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仿写

古人创作诗歌十分注重起承转合,古诗词中常见的结构模式是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前者为后者阐发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做铺垫。高中写作训练,尤其是在初始阶段经常采用仿写、续写、改写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学形式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而才能有所创新。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此词作者以梅花自喻,咏梅的凄苦是为了发泄胸中抑郁之情,感叹人生的坎坷与失意;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语文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这种典型写作模式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仿写、续写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中不同种类的表达方式对高中学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进而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是描写的情是作者与情人在长亭话别。可以从中看到柳永词哀怨凄切的艺术特色。词中首先代离别的季节——寒蝉凄切,时间和地点——对长亭晚。这是秋天骤雨刚停的傍晚,是舟楫齐备、急待出发的时刻。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的。词人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自己忧伤的情感,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类古诗词中的典范之作尚有许多,语文教师只要深入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就能在古诗词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中积累宝贵的写作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只是停留在仅仅教给学生一些文言的语法知识,比如文言字、词、句的使用,只要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准确答题就完成任务了。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二是启迪我们的思维,以古鉴今。他们完全认识不到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感受语文、感受生活以及表达与感悟的能力。文言文教学除了要做到句句有说法,字字有着落之外,还要让学生用这部分掌握的古文知识来进行文学创作。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是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安排得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非常重要。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不仅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也让中心论点与各分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使文章气势充沛,更容易以理服人。高中文言文教学也应注重在这部分引导学生,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这篇文章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那么教师在本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孟子的“仁政”思想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是怎样展开层层递进的讨论,最终阐述的清晰明确。

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这篇议论文,文章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有设立了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紧接着在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历史教训由古到今点明了行文的目的:借古讽今,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借”,而要奋起御辱以维护统治。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论点鲜明,堪称古论文之典范。对我们高中作文教学中对议论文的文章布局结构也是学习的典范,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一个总论点下引领两个分论点使行文结构清晰,论证逻辑严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古诗文,又要避免简单的模仿套用而流于俗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古诗文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论文作者:王唤金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古诗文在高中作文中的应用论文_王唤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