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位回顾_升学考试论文

浅谈单元复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单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单元复习是在一个阶段教学任务结束之后专门组织的复习。其目的是根据两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一、上好单元复习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针对“两纲”、“一本”确定复习内容

“两纲”指《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大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当然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在单元复习时要深入研究“两纲”,根据“两纲”和课本的联系,突出重点。

2.要从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出发

要使复习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基础及掌握化学知识的情况往往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教师要通过平时作业、练习和实验等活动进行了解,并积累和整理出有关资料。这样,到了复习课时,就能提供学生知识缺陷和错误的实例,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复习要抓住重点、关键,抓住学生的疑难所在

特别要注意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抓住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新的高度上进行归纳总结复习。

4.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针对复习的目的要求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分别可以采用分析对比、归纳整理、讲述引导、演示实验和练习讨论等方法,以利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不要千篇一律,平铺直叙与机械重复。

5.要注意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独霸”讲台,否则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只讲不练,要注意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思考、总结、归纳,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启示下,自觉地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由“学会”转移到“会学”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6.要注意复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复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概念的理解,融会贯通,使所学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做到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统一,从而落实“双基”,发展智力,进一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策划教学过程

要上好一堂复习课,学生以往学习积累的知识是主要基础,这些知识通过平时教学均存在在学生的脑海中,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整理,犹如一地珍珠,无法成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根“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套启发式思考题或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复习。怎样出好这套思考题?由于复习课是以学生练为主,在新的高度进行复习,因此思考题不能脱离基础,追求所谓“高水平”;但也不能“炒冷饭”,使学生毫无兴趣,起不到复习的效果。设计的题目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跳一跳便能摘到的“果子”。

单元复习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解剖典型,给以示范。可让学生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列出表格或关系式,帮助学生总结记忆。

三、以碱金属一章为例进行单元复习

复习《碱金属》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原子结构的特点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这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显示强还原性。

2.抓化学实验

实验是复习好本章的基础。应以:

为主线进行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它们的主要性质。

3.抓几个对比

①钠和钾的对比,包括原子结构的比较,物理性质(突出焰色反应)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包括颜色、结构、氧元素的价态、生成条件、化学性质和类别。

③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对比。

④钠和氯气的比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4.有关钠和钠的化合物的计算

固体混合物的计算有不同的形式,由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a[,2]CO[,3]·10H[,2]O等物质可以组合成多种形式的混合物的计算题。

最后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一些优秀试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1)Na,Na[,2]O与水反应的计算;

(2)Na与O[,2]反应;Na[,2]O,Na[,2]O[,2]与H[,2]O或CO[,2]反应;

(3)CO[,2]与NaOH,Na[,2]CO[,3]的反应;

(4)有关Na[,2]CO[,3],NaHCO[,3]的计算。

标签:;  

浅谈单位回顾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