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同志论文,思想论文,经济论文,陈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毛泽东同志对陈云同志管理经济的才能有过高度的评价。在《陈云文选》一至三卷和《陈云》画册出版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这些曾在陈云同志领导下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重温陈云同志著作倍感亲切。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无疑都有重要的贡献。《陈云文选》再版发行,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全党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经济,深化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学习陈云同志著作,不但可以领会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且也便于人们进一步熟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艰难创业过程。

早在抗日战争年代,陈云同志就十分重视经济工作。他在延安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是贺龙)兼政治部主任期间,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发展农牧业,发展公营、私营和合营工业,发展内部贸易和管理进口、保护出口,争取做到基本自给。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东北担任过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为支持解放战争、恢复东北的经济,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创建后,在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制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等重大问题上,陈云同志总是深入调查,反复推敲,协助中央作出英明决策。例如制止国民党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在陈云同志指挥下,从1949年4月到1950年3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稳定了物价,制止了持续十多年的通货膨胀,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恢复和发展经济。这段时间,陈云同志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陈云同志目光远大,善于抓住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而且是一抓到底。建国初期,他就提出,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统一即统一财经管理,调整即调整工商业。解放初期,部分私营工商户关门、歇业,失业增加。经济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针对这一情况,陈云同志提出“公私兼顾,统筹安排”的原则,调整私营工商业,大量收购工商业资本家的库存物资,实行加工订货,使私营工商业恢复生产和经营,这不但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少了财政困难,也有利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便于进一步稳定物价和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修改以及重大项目的抉择,陈云同志耗费了很多心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鞍钢三大工程、武钢和包钢的建设以及一批军工厂的建设,特别是机械工业,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等新中国第一批重工业基地,从厂址选择到方案的制定都是在陈云同志亲自主持下提出,经中央确定后,组织各方面力量以惊人速度完成的。

陈云同志对于经济的发展,总是从实际的可能出发,主张集中兵力,稳扎稳打。1959年他对粮、棉、钢、煤四大高指标不赞成,有保留意见,多次提出这些指标是难以实现的,不要在报纸上公布。后来毛主席委托他调整钢铁指标,他经过调查研究,并经过毛主席、党中央同意,把钢铁的计划指标降了下来。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为探寻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作出了重大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国务院成立财经委员会,陈云同志任主任,主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他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认真贯彻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后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中,陈云同志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例如陈云同志历来强调经济工作要树立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主张综合平衡,他认为按比例发展,稳步前进,形式上是慢,实际上是快,而且不留后遗症。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及今后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要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这是陈云同志经济思想很重要的一条。

我国人口众多,80%以上都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十分重视发展农业。1951年5月,陈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农业不发展,工业就难以发展。直到80年代,陈云同志再次尖锐指出,“我们是10亿人口、8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8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8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看到这种困难。现在真正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很多。”我们必须牢牢记住陈云同志的忠告。

二、陈云同志向来主张,解决财政问题,必须立足于发展生产。

1944年12月,陈云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言中提出了发展生产,解决财政困难的观点。1945年2月1日在《怎样做好财政工作》一文中,陈云同志又专门论述怎样克服困难,摆脱被动。他说,财政收入的来源有三:一是生产自给,这部分最多;二是税收;三是贸易公司收入。他认为财政工作的方针是生产第一,分配第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思想。他常常引用《大学》上“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点,来论证“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危险。只有发展生产,才能解决财政困难。

三、陈云同志多次提出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

早在50年代,陈云同志就深刻地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因为物资多了,增加建设规模是比较容易的;而财力物力不够,把建设规模搞大了,要压缩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还会造成严重浪费”。所以,他一贯主张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要脚踏实地,要瞻前顾后。

四、陈云同志主持经济工作一贯强调综合平衡,突出重点。他认为财政平衡、物资平衡、信贷平衡和外汇平衡是全国总体的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只有搞好综合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他强调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他常说,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突出重点,才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建设上可以缩短工期,经济上见效快、效益高。在此前提下,他还强调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他说搞好综合平衡“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否则,“不仅国民经济各部门不能互相协调地向前发展,而且重点本身的发展也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

五、总揽全局,统筹安排,也是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陈云同志全局观念非常强,他一贯主张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他强调,要把工农商各业、城市农村,经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抓起来,把财力集中起来,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进行经济建设。他的著名论点是“全国一盘棋”。改革开放以来,他主张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六、改革开放,探求新路。陈云同志是改革开放的积极支持者,而且一生都在探求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早在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就提出“三个主体”(国家和集体、计划生产、国家市场)和“三个补充”(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的观点。1957年他主持起草了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1979年他进一步指出,过去计划工作制度的主要缺点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市场调节这一条。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改革取得的初步成就,陈云同志热情称赞。1980年他说:“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大大有利于经济形势的改善”。1981年他又说:“这个改革的意义不下于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83年他在给国务院体改办一位负责同志的信上批示指出:体制必须改革。改革经过试点,利多弊少。他多次提示人们,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他主张要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他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纪念李先念同志的文章中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规模比过去要大得多,复杂得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陈云同志的这些经济思想的形成,都是和他的注意调查研究的作风分不开的,都是和他的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分不开的,都是和他的高瞻远瞩的全局观念分不开的,也是和他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分不开的。今天,我们重温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论著,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  

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