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探析论文

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探析

何木叶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摘 要] 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是引领和检测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问题,但如何在实践中让核心素养评价落地生根一直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难点。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需兼顾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师德与理念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自主发展素养三维度,学校可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变革纸笔测试进行总结性评价,也可通过基于任务的表现性评价、作业分析、观察、问卷调查等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学校还可在真实情境中采用第三方观察、两难情境测试和情境判断测试等策略突破师德评价这一难点。

[关键词] 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方法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的兴起,核心素养评价已经成为制约核心素养培育的亟须突破的难点问题。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关注“职前教育阶段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为教师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研究停留在中小学生和职后教师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阶段。鉴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和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研究的薄弱现状,研究人员需要加强对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和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评价的实践,从评价理念、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困境和突破四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

本次研究中的263份样本,培养出菌株269株,共来自11个科室,以呼吸科最多,共75株(27.88%),其次是肾病科、外科,分别为49株(占18.22%)、42株(占15.61%)。263份样本的269株菌株中,以痰标本最多,为134株(占49.81%),其次是血液48株(占17.84%)、尿液32株(占11.90%)。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和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先后完成了数十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专题研究,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为沿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重庆等省、市政府提供了长江大保护高端咨询服务,为多个城市或区域提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涵盖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多个领域,涉及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

一、他山之石:评价理念

中小学生和职后教师核心素养评价理念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评价目的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本,[1]由传统关于学习的评价向为了学习和作为学习的评价转化。[2]第二,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1]进行多方评价。第三,评价内容注重整合性,不仅关注关键能力,也关注关键品格。第四,评价方式提倡多元化和可视化。[2-3]无论是中小学生、职后教师,抑或是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均指向未来和全人发展,具有整合性、情境性、内隐性、适应性、复杂性等共性。学生和职后教师核心素养评价观可以为职前教师核心素养提供有益启示。

为了解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首先要注重诊断功能,但诊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核心素养的复杂性和情境性,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也应尽可能开展多方评价,并注重开发多样化、多形态测评工具。基于核心素养内隐性,评价要尽量可视化,让职前教师和教育者能清晰地了解核心素养的现状和努力的方向。

二、聚焦核心:建构维度

目前教师核心素养维度构建逻辑包括: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对接、基于标准的核心素养维度构建。[4]本研究采用综合取向,集研究者之长,取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5]、《教师专业标准》[6]、《教师教育课程标准》[7]、《教师专业认证标准》[8]、国考形式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9]提取提及一半以上频次的核心素养作为职前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师德与理念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和自主发展素养,如表1所示。

表 1与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相关因素

听课任务可以细化为积极参与和撰写听课笔记等子任务。通过分析听课笔记撰写的认真度,可以评价其师德素养中的责任心;通过分析听课笔记中的对授课者的评价和思考,可以判断其专业能力中的评价素养;通过分析其笔记撰写方式,可以评价其终身学习中的学习策略。

图 1职前教师核心素养框架

三、百花齐放:多元评价

国外的行业资格证书评价、自我评估、问卷调查、任务评价、真实情景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可给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参考。[10]本研究借鉴国外多元评价方式,基于职前教师的入职挑战、将来要面对的教育教学情境等实际情况,建构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方式。

(一)关于学习的总结性评价

1.教师资格证

结合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对套管瓷套断裂原因的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重点在于减少变压器箱壁的变形或改善瓷套表面所受应力的分布状况,考虑改变套管安装结构,并利用加大的法兰来减少应力分布,起到加强油箱壁局部压强的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我国开展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改革后的以国考形式进行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核心素养评价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原因如下:首先,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考察职前教师必备的师德、教育理念、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这与核心素养的维度有一致之处。以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面试为例,第一环节考察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案例分析有助于考察师德与理念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第二环节试讲则全面考察职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第三环节答辩考察教育理念的落实、教育教学能力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其次,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在一定程度可以体现出职前教师的自主学习素养等。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十多个模块,数十门课程内容,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式的应试学习显然已经不能应对以国考形式进行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因此,职前教师必须加强自主学习,扎实学好每一门课程,建构知识联系,注重知识理解和应用,方能通过国考。可见,教师资格证考试可以作为职前阶段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检测方法之一。当然,目前国考形式的国内教师资格证考试并非尽善尽美,研究者对采用国考形式进行考试的利弊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考试形式改革以来,存在“开放”与“专业”之矛盾、“差异”与“公平”之矛盾、“考试”与“育人”之矛盾[11],但总体而言,国考形式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利大于弊,未来可基于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视域对国考形式进行进一步完善。

2.变革期末纸笔测试

传统期末考核纸笔测试遵循的逻辑是“教知识考知识”,测验题目和题型都是围绕知识点编拟。[12]传统纸笔测试通常只能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却不能考察出学生的能力。国外在核心素养评价中改进标准化测试,加强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13]期末纸笔测试应改变传统“注重知识重现”“注重记忆”的考试方式,兼顾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以真情境、真问题为考试材料,加强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题型,聚焦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考试就可以由只重视知识考察向同时重视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考察转变。

(二)为了和作为学习的形成性评价

1.基于真实情境构建表现性任务

为了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学习的评价认为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2]要合理测评核心素养,就必须创设合理、真实的多重任务情境。[1]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设计评价内容时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与之匹配的表现任务。以“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该课程指向课堂教学情境,包含教学准备(备课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上课)、教学评价(听课、评课、反思)等子情境。教师设计评价是可以把子情境转化为表现任务,建立核心素养和表现任务的关联,如表2所示。

表 2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表现任务的关联

2.采用作业分析、观察、问卷调查等评价表现性任务中的核心素养

关于学习的评价主要以分数或者等级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多以考试或者测验为主,是一种总结性评价。[2]教师资格证是职前教师步入教师岗位的基本必备条件,是对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总结。

建立了核心素养和表现任务的初步关联后,表现任务可根据情境细化为作业分析、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样化方法进行评价。

(1)作业分析

与飞机制造、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业不同,印刷行业的集中度还不够高,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力军的行业。“长尾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不方便都可以成为商业机会。未来,多种印刷方式的并存是必然。”徐建国理事长解释说,协会需要扮演的角色是,把行业可能遇到的情况、影响,发生的改变,可参考路径等告诉大家,做称职的“天气预报员”。至于具体怎么去做,还是要由企业自己做出判断。

由表6可知,所选模型的P值<0.01,即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说明用回归方程描述各因子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时,其因变量与全体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即该试验方法可靠。

对研究者关于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相关的子维度进行合并同类项,建构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子维度,如图1所示。

备课任务可以细化为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学情分析、撰写教学设计、小组讨论和试讲等子任务。教学设计是备课任务的核心任务。其中,从教学设计作业的规范性、详实性可以评价职前教师师德素养中的责任心,从教学设计核心要素的撰写,可以评价教育教学素养中的教学设计素养,从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可以评价自主发展素养中实践创新素养。

上课结束,布置撰写教学反思任务。对教学反思进行文本分析,根据反思的广度和深刻性可以评价其教育教学能力中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中的反思素养。

(2)观察法

目前尚无专门调查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的综合性问卷,但与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子维度相关的量表可以用于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子维度的调查。如孙炳海、王晓真、申继亮的《中小学教师关爱认知推理问卷》和申继亮、孙炳海、彭琳的《中小学教师关爱认同问卷》[14]可以为师德素养中的关爱学生素养提供借鉴;肖仕琼的《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问卷》[15]和许雪莲、樊晓明等《师范生数学教学设计能力》[16]可以为教育教学能力素养提供参考;Deakin-Crick,Broad-foot和Claxton的《终身学习问卷》、欧盟的学会学习评价工具[17]、王振宏的《教师教学创新问卷》[14]和彭文波、刘电芝的《教师学习策略量表》[18]都可以为自主发展素养中的终身学习、实践创新素养等提供参考。在具体实践中,评估人员可根据学情、课程、表现任务改编或自编问卷。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中改编了彭文波、刘电芝的《教师学习策略》量表来考察自主发展素养中与终身学习维度相关的职前教师学习策略。自编教学能力素养问卷可以考察职前教师在真实情境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改编问卷和自编问卷均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现状、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在上课环节,评估人员要观察职前教师课堂管理中的言行举止,通过对偶发事件、课堂问题行为或课堂冲突的处理,可以评价其师德素养中的师德规范和课堂管理能力;通过观察其课堂组织,可判断其教育教学素养中理念的落实与否,评价其对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学生发展知识的运用结果,评价其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评估人员还要观察其与学生的互动,评价其合作与交往素养,同时观察教学的新意性和价值性以考察其实践与创新素养。

(3)问卷调查法

在小组和全班集体反思环节,评估人员也要通过观察参与度、反思分享的质量,考察职前教师的合作、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思素养。

1.3 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5]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跛行(5分)、下蹲(5分)、 需要支持(5分)、 肿胀(10分)、 交锁(15分)、 上下楼梯(10分)、 不稳定(25分)、 疼痛25分),满分为100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定患者膝关节疼痛[6]: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想象中的最剧烈疼痛。

在备课环节,教师可以让职前教师录制小组备课视频,通过视频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价自主发展素养中的合作与沟通。

四、攻坚克难:难点与突破

(1)师德评价

船舶造价参照2014—2016年国际新造船市场平均值,ARC6型船舶造价在普通船型的基础上增加30%,船舶折旧方法参照年限平均折旧法,年限25 a,船舶拆船价格参照2014—2016年国际拆船市场平均值。

在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评价中,师德评价是核心素养评价的难点。原因如下:首先,师德具有内隐性,难以直接测量。其次,师德的自评和他评相比较其他指标更容易受到社会偏好的影响。从古至今,有德之人备受推崇,无德之人受人唾弃。在集体舆论或集体无意识之下,哪怕是无德之人也很少承认自己失德。在中国数千年文化史中,教师是被神圣化的职业,公众对教师给予“圣人化”的期望,师德也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和卓越的核心性指标。在师德自评时,评价者通常给予自己较高的评价。此外,他评受到集体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失真。基于师德评价的难点,笔者构建了如下师德评价方法:

1.真实情境中的观察和反思

潜在性的品质和特征必须借助于具体任务中的实际表现加以推测。[1]因此,基于了解和诊断目的,职前教师的师德评价可根据见习、实习等实际表现,通过第三方观察加以推测。再基于以评促发展理念,引导职前教师从提高师德素养角度,对真实情境的师德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为减少职前教师被评价负担或反思失真,指导教师对职前教师师德反思评价指标要更多关注反思深度和广度,而减少道德判断。

2.两难情境测试或情境判断测试

在道德评价中,柯尔伯格的两难测试具有重要的价值。职前教师师德素养评价也可挖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多样化的情境测试。如编制两难情境,进行两难情境测试;或者根据情境,提供几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行为反应,要求职前教师判断、评价与选择,再根据学生回答打分,推断其师德素养。

(2)核心素养与课程关联

但由于颈2横突定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且邻近有许多重要神经、血管,所以颈2横突注射操作有较大的风险性性,多要求在C型臂下操作,应由有丰富临床经验医生操作不可。

在现有分科教学体系下,核心素养评价将通过各门课程教学评价得以落实。首先,在职前教师培育阶段,尚未见到教师教育课程与核心素养评价关联的文献。关于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联,教师需要凝练教育中各门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使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有章可循、有迹可循。其次,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建立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形成核心素养统领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最后,由于核心素养的整合性,在未来可尝试打破分科体系,推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融合教育。

2010年,钟扬成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担任西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他曾在全校大会上放下豪言:“如果西藏大学拿不到博士学位点,我决不离开。”那时,西藏大学在理工医学科连一个硕士点都没有。

参考文献:

[1] 杨向东.核心素养测评的十大要点[J].人民教育,2017(1):45-50.

[2] 李刚,吕立杰.可见的评价:基于量规的核心素养评价单编制及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9):14-17.

[3] 黄志军,郑国民.国际视野下跨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8(7):44-49.

[4] 曾文茜,罗生全.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10):1-4.

[5] 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2):145-154.

[6]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Z].教师〔2012〕1号.2012-09-13.

[7] 胡惠闵,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J].全球教育展望,2012(6):10-21.

[8]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Z].教师〔2017〕13号.2017-10-26.

[9] 桑国元,郑立平,李进成.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

[10] 刘晟,魏锐,周平艳,等.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来自全球的教育实践案例及启示[J].人民教育,2016(20):60-67.

[11] 蹇世琼,冉隆锋.教师资格证“国考”实践中的现实矛盾与制度完善[J].教育科学,2017(5):52-56.

[12] 喻平.学科关键能力的生成与评价[J].教育学报,2018(2):34-40.

[13] 郭宝仙.核心素养评价:国际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7(4):54-61.

[14] 申继亮,陈英和.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77-521.

[15] 肖仕琼.关于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M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4(4):76-77.

[16] 许雪莲, 樊晓明.对师范生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8):70-71.

[17] 贾绪计,王泉泉,林崇德.“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与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4-40.

[18] 彭文波,徐陶,刘电芝.教师学习策略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1-176.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20-0102-04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融合视域下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评价研究” (2018JS609)。

[作者简介] 何木叶(1982—),女,云南大理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19-06-07

标签:;  ;  ;  ;  

职前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