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论文_王冠楠,王翔林,孙立新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论文_王冠楠,王翔林,孙立新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所有患者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探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CK、LDH、CK-MB)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探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酶异常水平,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酶;心电图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疾病之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故而临床对该疾病需予以全面、安全的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1],通心络胶囊具备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等作用,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探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3.47±18.60)岁;对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50±18.52)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若出现心绞痛可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生产厂家:山东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70);探究组再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治疗,口服方式:0.78g/次,服用频率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4d,观察疗效。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心肌酶主要指标: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运用LD-P法测定LDH,应用免疫抑制法与耦联法测定CK-MB及CK;应用美国康泰公司生产的TLC4000同步12导联动态进行心电图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心肌酶指标情况探究组(n=45),CK(150.27±64.57)U/L、LDH(551.61±140.72)U/L、CK-MB(21.01±8.02)U/L;对比组(n=42),CK(182.78±72.33)U/L、LDH(629.41±147.67)U/L、CK-MB(25.15±8.22)U/L;(t=2.215,P=0.030;t=2.516,P=0.013;t=2.377,P=0.020)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肌酶各指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情况探究组(n=45),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43例,占总比95.56%;对比组(n=42),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30例,占总比71.43%;(x2=9.366,P=0.002)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3讨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导致其不稳定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具备稳定性。且粥样硬化斑块突发性破裂而形成的血栓是该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会基于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胆固醇升高、斑块脆性增加、血压上升及炎症反应等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于“胸痛”、“胸痹”范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记载。依照传统中医理论而言,该疾病属于标实本虚等症状,患此疾病者可能血气及心血不足,同时伴有痰浊、血瘀等疾病,且其病机为气滞脉络淤阻。通心络胶囊属于中药制剂,具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其中含有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冰片、降香等药材。人参可补血、补气,可促进气血运行,保障其通畅无阻;而水蛭、蜈蚣、全蝎等可解痉、通络、化瘀;冰片、降香具备通窍功效,在各类药物共同作用下,可标本兼治,促进患者机体康复[2]。本研究中探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相较于对比组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酶各项指标,保障心电图治疗疗效,因此可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苗灵娟, 程广书. 冠心舒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16):152-154.[2].程杰.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 7(2):95-96.

论文作者:王冠楠,王翔林,孙立新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论文_王冠楠,王翔林,孙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