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出路探讨论文_张敏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出路探讨论文_张敏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第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摘要:客观分析监理行业现状,对监理行业未来的出路,提出若干设想,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监理 变革 全过程咨询

建筑业十余年高速增长,为监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监理,作为代表业主方,同时又行使部分社会功能的第三方,在项目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参建各方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建筑业的大环境,如普遍性的建筑工人素质较低问题,建设监管体系不完善问题,市场运作不规范问题,以及参建各方的契约精神欠缺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监理行业更好的良性发展。

监理行业要发展,首先,是要清楚自身的短板;其次,是要知道前进的方向。

因此,现就监理行业目前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出路,分别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监理行业的现状

自1988年建设工程监理制开始试点,1992年全面推行以来,我国监理行业,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监理职业,从最初的无比神圣,渐渐演变为当前较为尴尬的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角色。目前,全国有七千四百多家监理企业,其中综合资质企业有150多家,甲级资质企业有3300多家,但能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等)比肩的,则寥寥无几。

当前监理行业的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1.1监理定位的不确定性,导致监理从业人员的整体迷茫。

监理的定位,从业主的角度看,监理是协助业主管理的,是服务性的。基于服务的性质,监理是完全按照业主的授权做事,对业主的许多做法,监理可以提出意见,或保持沉默,但无权左右。监理的不独立性,决定了监理难以真正做到守则所要求的“公正”。

而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看,监理定位为五方责任主体之一,是同勘察、设计、施工、业主四方一样,应当承担工程责任的主体参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监理对其它四方的违规行为,负有及时制止、报告的责任。

监理定位的这种不确定性,常常使监理从业人员,处于两难境地。

面对节省投资,降低设计标准;偷工简料,追求经济效益;罔顾安全,盲目赶工等诸多违规现象,很多时候,其根源往往在业主方或施工方直接的利益驱动。监理方一般没有动力去冒得不偿失的风险。

对于业主方的违规行为,或业主方支持的违规行为,监理方在是否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问题上,难免有所顾虑。

要做监督员的事,但又没有监督员的独立性和权力,同时又要服务好业主方,让其满意,才可以顺利收回监理酬金,这种工作定位的矛盾性,让监理从业人员,成了无奈的背锅侠。

1.2毫无自律的同业恶性竞争,导致监理行业整体营利低下。

贝恩咨询公司,1998年,1500余人的咨询顾问,可以创造4.5亿美元的产值,人均达30万美元,是国内平均水平的十余倍。尽管其收费不菲,但其独到的观点,以及始终能为客户带来最佳成效的体验,让客户觉得付出咨询费后的回报,物超所值。

而反观国内监理同业,为了承接监理业务,不惜以低于合理成本价恶性竞争。接到业务后,则采取降低服务质量,主要项目监理人员偷梁换柱等手段变相盈利。于是,挂牌监理,签字监理,实习生监理等种种现象,频频出现。

一个缺乏专业素养,缺乏职业道德,缺乏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服务团队,最终败坏了业主的信任,败坏了行业的信誉,监理,在部分业主眼里,成了一个图章。

低价,低质,催生低期望值,以致许多业主干脆通过点人头来评价监理服务。

1.3薪酬不高,工作、生活环境差,监理行业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监理的薪酬水平,不但与国外同行比,相差甚远,即使与业主方、施工方比,同等管理、技术档次岗位,也要低约20%左右。

收费不高,人均产值低,决定了监理薪酬,难以达到大部分人预期。

加之,现行监理工作大部分在施工现场进行,临时生活设施也多数设在施工现场,配备一般较为简易,工作、生活环境较为艰苦。

1.4创新乏力,监理行业难以做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高素质监理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监理业界的管理创新能力。很多大型监理公司,只是规模上的增大,人均产值和服务效率,并未出现根本性的提升。虽然借助互联网+,以及BIM技术,工程信息沟通效率,较以前有较大改善,但具体到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还是偏低。传统经验的运用,在施工现场管理一线,仍然占主导地位。整个建筑大环境,仍然惯性地依赖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将被倒逼改变。

监理服务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必须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依靠核心技术与大数据储备。

1.5不合理的规定,让监理沦为监工。

强制旁站监理,是针对建筑施工单位诚信缺失,为确保质量、安全,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管控的一种措施。监理单位对过程旁站负有重大责任,一旦由于施工方失误造成较大事故,监理也有追究刑责的案例。

实行多年的旁站监理制度,使部分监理人员充当了监工角色。监理公司为了降低用人成本,这一块的人员配置,往往非专业人员替代情况较为严重。人员的良莠不齐,较大影响了监理行业的专业形象。以致监理人服务单价,难以提升。

1.6与业主的利益从属关系,影响监理执业的公正、独立。

项目的质量、安全责任,监理责无旁贷。但对业主而言,进度才是最重要。如果质量、安全监管较严,影响到了进度,业主可能会与施工方站在一边,对监理施加影响,监理出于公司利益考虑,往往会选择妥协。

1.7政府对建设方监管的不对称性。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主,五方责任主体,前四方均受雇于业主,业主的话语权通常是决定性的。但相对而言,政府对业主方的监管,远不如对其它责任主体有力度。这种监管的不对称性,为各种潜规则,擦边球,甚至胡作非为,留下了空间。

2监理行业的出路

监理行业所面临的以上种种问题,已较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监理行业要发展,唯一出路在于,适应时代,主动变革,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建市[2017]145号】的要求,未雨绸缪,自觉转型、及早布局。

2.1整合资源,做全过程咨询,或高度专业化、特色化咨询。

大型监理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的方式,将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勘察、设计等功能予以合一,做全过程咨询,为业主、或政府部门,提供最全面的一站式咨询服务。

小型监理企业或事务所,可以向某一领域高度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全过程咨询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分包服务,或为工程总承包企业、业主或政府部门,提供某一领域的专业咨询服务。

2.2未来的咨询企业,应重视先进咨询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重视先进检测工具、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利用。

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瞬息万变。业主或政府部门,对未来市场的走势把控,对各种新技术的了解,相越来越相对局限。这是未来咨询企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作为咨询业,必须高度重视先进咨询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重视先进检测工具、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利用,始终站在技术和信息的前沿,才能为合作方提供最具价值的咨询服务。

2.3未来的咨询企业,要重视对自身和服务对象知识产权、商业秘的保护措施研究。

在咨询过程中,服务对象和咨询企业间,一些核心的商业数据,难免会进行交换,咨询企业独有的经验数据库及核心分析手段,必要时会向客户展示。如何较好地保护客户敏感商业秘密,同时防止自身核心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将会成为咨询企业研究的课题。

2.4顺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累国际咨询服务经验。

经济全球化,建筑市场完全开放,乃大势所趋。作为未来的工程咨询企业,必须有全球化视野,有走出去的勇气。当国内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需求会逐步减少,加之国外发达国家同行无障碍进入国内市场后,工程咨询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顺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累国际咨询服务经验,显得尤为必要。

建筑业改革正在进行,配套的法律、法规会逐步完善。未来的建筑市场,一定会更规范、更高效、更有活力。监理行业的未来,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蜕变。

参考文献

[1]无。

作者简介

张敏,男,1973年生,毕业于湖北理工学院,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监理工作15年,2004年3月进入珠江监理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现任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产业基地项目(二期)总监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出路探讨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