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探讨论文_李源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探讨论文_李源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直接决定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结构的特点,并研究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其中主要包括爆炸排淤法、排水法、砾垫层调换法、沉降环境处理法等。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

前言

我国城市建设的范围逐渐扩大,市政道路施工就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一旦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软土地基,则会导致整个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降低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沉降。为了保证道路整体的建设质量,则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有效处理。

一、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结构的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差,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施工变更,则整个地基结构将会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甚至会出现地基崩塌的现象。软土地基中的空隙较大,其中的含水量也较高,整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因此无法承受过高的重量,承载力自然较低。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结构的沉降量最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大。在施工完毕之后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道路工程中出现裂缝,甚至地下水管出现破裂等情况。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需要及时排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边坡的土体进行防护,一旦出现强降水的情况,防护结构能够保证整个施工主体的安全性。

地下水结构会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产生一定影响,低下水由于受到压力,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中的管线基础施工会受到影响,进而对整个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基结构相比容易出现施工故障以及沉降等情况,为了保证整体道路施工质量,则需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图 1 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图。

图 1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图

二、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一)爆炸排淤法

该种方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在实施过程中,选择一定量的炸药放在软土地基中,引爆炸药,软土层的地基由于炸药爆炸中出现的冲击力,其表面的泥碳以及淤泥等物质会被排除。如果市政工程中的渗水层土的硬度较高,还能够进行有效填充,保证土层的固结性。这种方式与排水法相比,最终的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爆炸发不能应用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保证使用方法与使用条件之间的吻合性。

(二)排水处理法

排水处理法是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之一,该种方式其中包含的处理方法较多,因此整体的适应性也较强,例如挤密砂桩处理法、振冲碎石处理法、塑料排水板法等,以上几种方法的应用频率较高。由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层的厚度较厚,使用排水法能够对沉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使用沙井排水固结法,则能够除去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表面的淤泥,采用预压砂井的方式,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排水速度,和固结速度,最终实现地基的沉降处理,避免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的情况。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排水法的实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保证全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固结完成,这也是该种方法存在的弊端之一,不适合处理时间较为紧张的项目[1]。

(三)砾垫层调换法

砾垫层调换法采用的原理就是将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换成砂砾,砂砾与软土相比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因此能够防止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出现沉降的情况。但是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条件,满足条件才能够实施,砂砾垫层的厚度需要在10-25厘米之间,砂砾需要是粗粒或者是细粒,并且砂砾中不能存在杂物或者淤泥等,含泥量在5%以下,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够保证砂砾垫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软土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先在软土上撒上适当的水,并碾压软土,软土经过碾压之后,整体的密实程度会提升。如果软土的厚度较小,则可以将部分生石灰加入到砂砾中,生石灰能够吸收软土中的水资源,改变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层的性质。这一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最终处理完成的地基,自身承载力能够得到稳定提升,但是需要较强的排水性以及时间,全程处理的工作量较大,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

(四)沉降环境处理法

沉降环境处理法中包含了多种方法,例如工程预压法、强夯法以及高压旋喷注浆法等,其中强夯法指的是,在实际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周围形成碎石墩体,一边碎石一边进行强夯,这种方式能够在墩体之间的土壤、碎石墩体本身以及碎石垫共同组成复合地基,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够避免地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病害,大大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实际使用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包括强夯机以及起重机等[3]。

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先了解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结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能够提升处理方法使用的是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沉降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之一,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有效重视和处理,最终达到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措施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大大提升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深入研究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薛建设. 反复清淤回淤荷载作用下海底沉管隧道软土固结变形特征及地基沉降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李洪峰,麻健鹏.加载速率及加固措施对寒区湿地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以国道G111富裕—讷河段A1标段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8,46(02):93-97.

[3]董珍.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8(33):185+187.

[4]苑翔,罗多福.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探讨[J].居业,2018(10):94-95.

论文作者:李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探讨论文_李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