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文扬,刘君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文扬,刘君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0)

【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患者乳腺炎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乳房局限性肿块患者,治疗后肿块变小或消失;1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经门诊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全部乳腺炎性肿块患者治疗后病症缓解,疼痛消失,局部组织增厚变硬;乳管瘘患者中3例Ⅰ期缝合后甲级愈合,其余行瘘管切开引流术后有2例复发,再次切开引流术后痊愈;8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常多发于乳晕周围,容易发生误诊,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类型进行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134-02

非哺乳期乳腺炎为非哺乳期妇女中常见的临床炎症病变,又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和乳腺导管扩张症[1]。该病最初由Ewing于1925年提出,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晕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瘘管、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多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2]。病种复杂多样,治愈后容易复发,是仅次于乳腺癌的一种较难治疗的乳房疾病,常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创伤[3]。近年来,随着孕产知识的不断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逐渐下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各种先进仪器在该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也愈加成熟,外科医生对该病也愈加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37.8岁;病程7d~16年,其中6例未婚,51例有哺乳史;病灶侧有乳腺外伤史6例,糖尿病史2例;病灶部位在乳房左侧55例,右侧43例,两侧2例;伴有乳头内陷或平坦38例,患侧乳头伴有黄白色脂样分泌物15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肿大60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病型表现多样,主要可分为溢液型和肿块型两种。8例患者以乳头溢液为主,其中4例为溢咖啡样液体,其余为淡黄色浆液或者浑浊液。肿块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乳房局限性肿块:多位于乳晕的外围组织,肿块逐渐出现,中等或偏硬质地,活动性差,部分与皮肤或乳头连接,和乳腺癌不易鉴别。本组50例患者均有不同大小的肿块,直径1~7cm,其中16例患者伴有局部痛感,7例局部皮肤暗红;(2)乳腺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乳腺感染,在乳头乳晕区较为多见,乳房热、红、肿、痛,并形成脓肿,局部反应较重全身炎症较轻。本组15例患者有乳腺急性炎症,其中10例乳房脓肿,5例有乳腺炎性肿块;(3)慢性瘘管型:炎症反应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形成瘘管或窦道,主要表现为乳晕下硬结伴有慢性瘘管形成,可有1~3个瘘管,本组27例乳管瘘患者。

1.3术前检查

所有患者行血常规检查,8例患者白细胞高于正常水平,无明显发热现象。32例行近红外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区域有中深灰影,边界不清晰。75例高频彩超检查,图像表现为实性不均性低-无回声团,或混合性肿块,内部回声较乱,边界不清,部分导管可见扩张,内透声差。31例患者钼靶摄片,与乳腺增生图像较难区别,主要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影像,不均匀,边界模糊。2例患者病灶区可见粗钙化,21例行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行粒细胞。8例患者行溢液涂片,1例未见细胞成分,其余可见炎性细胞、泡沫细胞和少量导管上皮细胞,2例见少许红细胞。10例乳房脓肿有5例做细菌培养,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余未见细菌生长。

1.4 术前诊断

乳房局限性肿块50例患者中,16例被误诊为乳腺癌,2例溢液患者被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余患者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等均判断正确,总误诊18例,误诊率为18.0%。

1.5治疗方法

乳房局限性肿块50例患者,半数以上伴有疼痛、皮肤暗红,术前抗生素治疗2~4d后行局部扩大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10例脓肿患者行切开引流术,进行定期创腔换药;5例乳腺炎性肿块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中1例脓肿患者病灶外上象限发现直径为1.8cm肿块,经彩超和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性根治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7例乳管瘘患者中1例病理学发现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患者切口Ⅰ期缝合,其余全程瘘管切开引流术。8例乳头溢液患者性病灶导管及附属腺叶的部分切除术。100例患者中,除行切开引流术的10例脓肿患者外,其余全部进行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其中50例符合浆细胞乳腺炎诊断标准,病理检查可见局部导管扩张,小叶导管周围可见弥散性浆细胞浸润,病灶中央常见有脓肿;其余患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巨噬细胞。

2.结果

50例乳房局限性肿块患者,治疗后肿块变小或消失;1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经门诊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全部乳腺炎性肿块患者治疗后病症缓解,疼痛消失,局部组织增厚变硬;乳管瘘患者中3例Ⅰ期缝合后甲级愈合,其余行瘘管切开引流术后有2例复发,再次切开引流术后痊愈;8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

3.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较低,然而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该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联:(1)乳头畸形或内陷导致导管开口出现扩张、异常及狭长等情况,继发炎症感染。(2)乳腺导管扩张或阻塞,正常状态下,大乳管靠近乳头的开口部位出现膨大部分,且出现鳞状上皮细胞,其他均由柱状上皮细胞覆盖,当临床细胞内延伸,管腔受到鳞状上皮细胞角化碎屑及磷脂的刺激而出现阻塞,导致关闭出现破损,乳管周围出现感染或炎症[5]。(3)厌氧菌感染等导致的特殊感染情况亦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4)外伤性脂肪坏死,外伤会对患者脂肪细胞造成一定影响,出现破裂坏死及血供障碍情况,导致浸入炎症细胞。疾病临床症状及病史均不具有典型性,临床症状主要依靠乳房肿块诊断,误诊率较高。因此在临床诊断时要掌握疾病的诊断要点:患者多为20~40岁非哺乳期女性,病史较长,病情反复,炎性囊肿、乳房囊肿、长久不愈瘘管,患者炎性反应轻微,通过细胞针刺细胞学及影响学检查可明确,从而排除肿瘤。

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1)乳房肿块型,此类患者在临床中占有较大比例,患者未出现明显的炎症症状,质坚硬且边界模糊,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常与乳腺癌混淆。(2)慢性瘘管型,患者长期伴随明显的疼痛史,出现乳房反复炎症,部分患者有手术引流史,病情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发性瘘管及乳房变形。(3)急性囊肿型为典型急性乳腺感染,病变较为局限,大部分患者未出现发热情况,或者维持低热,临床检查时仅会出现几次波动感,部分脓肿可自行破溃[6]。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难以及时诊断发现,容易忽视。对于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需要采用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钼靶检查等,防止误诊[7]。相较其他良性乳腺病变,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供更加丰富,由于中央更低回声区域多为局限性炎性坏死组织,内部血管分布较为缺乏,周围炎症区域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因此肿块内部更低回声区在彩色多普勒表现下未能够检测到血流信号。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常在出现乳房肿块时就诊,而一般热痛红肿炎性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腋窝淋巴结肿大,影像表现下与其他良性病症及乳腺癌相似处较多,因此易出现误诊,因此在临床鉴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非哺乳期乳腺炎肿块回声出现回声斑,肿块内未出现簇点状强回声,无边缘增高回声带。

临床治疗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可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急性乳房脓肿患者可采取切开引流,为减少病情复发导致的对扩张导管的搔刮,可彻底切除囊肿残留及周围炎症组织,减少复发出现,对于出现轻微炎症反应,局限良好患者,应在切除时一并切除肿块周围炎症组织及周围扩张导管,而慢性瘘管患者可切开瘘管充分引流,并彻底切除脓肿周围炎症组织及扩张导管,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延期缝合切口[8]。对于出现多发性瘘管、严重乳房变形患者可采取皮下乳房切除术、全乳切除术。肿块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炎症发展,若出现中央囊肿,则对肿块及其周围病变导管与组织进行切除。

非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理健康,疾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较高,医护人员要采取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钼靶检查等多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疾病分型采取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晨明,付明刚,李丹,等.13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诊疗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6):1106-1107.

[2]李瑞红.酒灸法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7):993-995.

[3]罗智辉.针吸联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包块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5):367-368.

[4]季东平,郭惠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不同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四级预防的探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4):2179-2181.

[5]李丽,赵海军,徐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1):69-71.

[6]林旭丰,陈华,杨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4):291-291.

[7]卢松,曲悦.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27-28.

论文作者:文扬,刘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文扬,刘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