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8例心电图分析论文_ 宣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8例心电图分析论文_ 宣辉

宣辉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8例心电图分析情况。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7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对全部患者心电图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心电图特点和分型情况。结果:总心搏数低于80000次患者59例(75.64%),总心搏数低于60000次患者2例(2.56%);24h平均心率为53.69bpm,平均心率低于55bpm患者52例(66.67%),其中平均心率最低为30bpm,最高则为81bpm;诊断分型,Ⅰ型7例(8.97%),Ⅱ型26例(33.34%),Ⅲ型21例(26.92%),Ⅳ型24例(30.77%)。结论: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电图特点及分型清楚,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值得借鉴。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特点;诊断分型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54-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主要诱因为窦房结自身或其周围组织缺血、炎症和纤维化所致,导致窦房结动脉阻塞,进而出现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心律紊乱、血流动力学不稳等情况,临床病变表现为缓慢心律失常伴快速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采取有效治疗 [1]。而及时准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础,由于患者心律失常多样化特征明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应用效果不理想,需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其中动态心电图24h连续监测可获取患者心律失常动态变化信息,诊断能力较强,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首选方式[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明确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42-74岁,平均(58.23±4.11)岁,全部患者均出现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症状,其中15例伴有黑蒙及反复晕厥情况。病史:高血压心脏病12例,冠心病31例,心肌炎及扩张性心肌病9例。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51例,窦房传导阻滞8例,交界性逸搏15例,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使用我院century3000型 3 通道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监测前2d停药影响窦房结功能药物,具体记录24h心电数据,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此期间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获取信息由专业心电图医生回访分析处理,并作出具体报告。本次研究对78例患者心电图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患者心电图监测结果特点,并分析诊断分型情况。

1.3 观察指标

心电图特点,具体评估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诊断分型,具体分为4中类型,标准:Ⅰ型:严重、显著且持续窦房心动过缓;Ⅱ型:窦房心动过缓,窦房停搏,并伴有传导阻滞情况;Ⅲ型:慢-快综合征;Ⅳ型:双结病变[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心电图特点

总心搏数低于80000次患者59例,占比75.64%,总心搏数低于60000次患者2例,占比2.56%;24h平均心率为53.69bpm,平均心率低于55bpm患者52例,占比66.67%,其中平均心率最低为30bpm,最高则为81bpm。

2.2诊断分型

Ⅰ型7例,占比8.97%,Ⅱ型26例,占比33.34%,Ⅲ型21例,占比26.92%,Ⅳ型24例,占比30.77%。

3.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病因为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器质性病变,造成窦房结冲动,进而诱发窦房结功能障碍,诱发多种心律失常,其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情况,部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给予及时有效治疗。而准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考虑到疾病特征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不理想,为了获取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可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4-5]。

本次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准确反应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诊断分型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规诊断方法为12导联心电图,但其为瞬间记录,容易漏掉重要信息,并且无法提供夜间心电活动信息,临床诊断存在明显局限性。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则可弥补上述不足,为临床诊断提供动态监测信息,进而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性。同时动态心电监测特征较为明显,通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并伴有心脏骤停情况,患者心输出量较少,心脏存在供血不足情况,因此持续心动过缓为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表现之一,并且患者随着患者病情发展,间歇性心动过缓会发展为持续性心动过缓,进而出现心律失常情况,同时在缓慢心律基础上会发展为慢-快综合征,患者反复出现房颤、房速等快速心律失常情况,此时动态心电图诊断提示间歇时间超过2s,可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同时窦房阻滞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心电表现之一,若患者窦房结可正常传递激动信号,但信号传达到窦房结组织和心房肌时被阻滞,且根据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等级,其中Ⅰ、Ⅱ级病变范围局限在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窦房传导功能较低,临床症状不明显,Ⅲ级则会导致较长时间心脏停搏,会引起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累及心肌房,伴有阵发性心律失常,Ⅳ级则导致窦室和窦房结交界处出现损伤,病变范围扩大,发展为双结病变晕厥发生率高达75%。

综上,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过程中,心电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电图特点及分型清楚,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施俊臣, 吴晓红, 沈虹,等.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16(2):120-121.

[2]钟易红, 陈万国, 李斌,等. 动态心电图联合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病窦综合征的价值[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26(1):101-103.

[3]谢细琴, 周京旭. 缩窄性心包炎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案[J]. 中国针灸, 2017,37(11):1243-1244.

[4]邱祖红, 王为群.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1) :1339-1340.

[5]程美莲, 严卫国. 12导动态心电图在病窦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学, 2015, 36(7):819-821.

论文作者: 宣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8例心电图分析论文_ 宣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