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研讨会综述_科技论文

全国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研讨会综述_科技论文

全国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科技发展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5月6日至8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科学技术大学、市长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全国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科学研究人员、科普工作者、教育研究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等70余人。召开这样一个由科学界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旨在互通情报,广开思路,为落实科教兴国的重要国策探索有效的教育改革之路。会上,一些科学界人士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深刻地分析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并据此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些教育工作者,根据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教育思想、政策、方法及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改革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

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了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它们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1.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研讨会上,不少同志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着眼,分析了科技、教育发展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脉胳看,特别是近代以来几次重大的产业革命,都是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如18世纪,以蒸气机技术为先导,导致了工业革命,人类结束了五千多年农业社会的漫长历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出现了“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气技术为先导,引发了一场电气化革命,人类走进了电气化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80年代末,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先导,引起了一场信息化革命,人类走向信息时代。

有人认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就是以数字革命为先导,引发一场数字化信息革命,也就是最近常见于报端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将再次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人的活动从集中化走向分散化,最终导致人类社会转向知识社会。这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生产物质的活动为主向生产非物质的活动为主转化,由体力劳动为主向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化。也就是说,未来的社会将只需少数人用少量时间去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而多数人去“生产知识”,知识将是这个社会的核心。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国力的强弱,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本国的科技水平。

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有这样一条线索:一次新的科技革命,导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又导致新的生产方式的革命,最终推动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这是因为,科技不仅提供了知识、方法,更提供了科学观点——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因而有人认为,科学观点应成为人类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类真正进入理性社会,同人类的生产活动一样,人类社会也是以科技为先导,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这是科技对社会更深层次的作用。

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条件,是科技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环节,说到底,没有教育,就谈不上科技的作用,没有教育,也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因而与会者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也有人认为,对人类社会领域提出以科学理性为导向的分析、预测、规划和控制的更高要求,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产关系的技术化发展倾向,提示人们在看到科技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提倡大力发展科技的今天,更应对科学的本质、科学产生的背景、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社会功能等进行深刻的认识。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不能忘掉人文精神,在提出科学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价值。我们应该把科学进步与社会理想、道德、人类价值、人的发展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还有人提出,对教育的战略地位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重要的,但其发挥是有限度的,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力发展教育,必须脚踏实地,尊重规律,特别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条件制约下的人,通过实践改造社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了的社会条件下形成新一代社会的改造者,如此往复,不断进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作用主要在于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不是独立的,更不是高于社会之上的,所以,教育应合理定位,踏实发展。

2.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根据会议的主题,与会者较多地讨论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问题。

有人分不同的方面,对教育与科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①教育与科技的互促性关系。教育与科技的产生虽然不是同步的,但它们的发展是共存互促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丰富着教育的内容,为教育提供基本的和相关多学科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通过传播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的发展。②科技与教育的功能性关系。科技和教育都要为社会经济服务,科技发展不断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理论、技术和实践问题,为经济部门提供新的科技成果,推动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条件。同时,科技与教育还都具有对社会进行更深层次作用的功能。现代科技为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决策、管理及控制手段,为军事建设提供现代化的设施、技术装备,为文化建设提供先进的“硬件”,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等。现代教育传播政治、军事、文化知识和思想,培养专门人才。教育与科技有机结合,就能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外,还提出了科技与教育的科学性关系,以及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因果性关系,论述了教育与科技作用的直接产物——科技教育的生成和发展及对现代教育整体的影响。

有人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教育与科技的关系。认为科技与教育构成一个互为依据且互促的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它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关系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变量增多,由简单到复杂。到现代社会,科技力量、教育力量、产业力量构成一个巨大的体系。因而科技与教育的循环展示出以下特点:①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对社会和人的作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宏观与微观、层次和种类的多元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科技与教育的总循环中又出现多种多样的、速度不一的分支循环。大科学观和大教育观的相继提出,就是这个循环巨系统客观存在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的循环系统为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但是正因为它的巨系统性,系统关系中必然存在着很多变量,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和挑战。如现代科技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在运行过程中的“碰撞”加剧,科学技术的分化综合、知识更新的加快与教育要求一定的稳定性、成熟性产生了不易适应的问题,教育知识量的增多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科技引发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它与社会文化道德教育也存在着如何沟通或变革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与教育对市场价值法规关系上的差异,也使一些人在取向上出现了矛盾,如此等等,就需要科技和教育循环的不断变革来解决。

还有人从克服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入手,论述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诸多麻烦。如现代科技的巨大威力和人对科技的无节制使用,造成了自然秩序的紊乱,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人在日益发达的科技面前越来越失去了主体性,人受科技的役使,使人与科技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造成了一系列的诸如失业、人口增长、人口老化、现代战争等社会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人们的观念。由于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巨大成功,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认识不清,致使一些人丧失了整体意识和协同观念,不惜为了局部牺牲整体,为了暂时而毁掉长远,发展下去,将导致科技给社会整体的发展带来威胁。对这些科技发展负效应的克服,首先是提高人类的认识,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目前倡导和开展的环境教育、人口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就是为了唤起人们的觉悟。然而,要想从根本上克服科技发展异化现象的产生,还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发挥教育的系统功能,从整体上认识、把握、设计和组织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有人认为,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以人文精神理解、规范、引导科学技术,置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运用于人类善的目的之下,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设想了统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

二、我国科技教育的改革

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还较低,特别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民的科学意识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国民在科学知识、方法,以致科学思想方面的欠缺。与会者曾介绍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关于“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的抽样调查,并与同期国际上若干国家的同类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的科学思想、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国民对近代和现代科技知识的理解及对科学过程的理解,跟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最近美国教育测试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结果也表明,我国13岁中学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偏低,正确率为67%,在19个被测国家中居第十五位。特别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我国学生答错的较多。据与会者介绍,就是在我国高等院校,对于一些世界性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反应也较迟钝。至于民间的一些封建迷信现象、离奇的传闻等,更反映了国民科学知识的贫乏。鉴于这种状况,会议讨论了我国科技教育改革的途径。

1.加强国民科学素质教育。

与会者认为,面对着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我国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国民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此方面,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树立正确的科学素质观问题。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素质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应包括:①对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对科学的兴趣,献身科学的信心;②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③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④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⑤用科学服务于社会的科学道德。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应包括:①强烈的科学意识;②科学的思维方法;③科学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应包括:①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②理解科学的过程;③理解科技对人类进步的作用。还有人认为,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真,是诚实、智慧、理智。尽管表述不一,但可以看出大家的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认为除科学知识、方法以外,科学思想观念是构成科学素质的重要因素,且是更高层次的要素。

在讨论中大家都十分强调科学素质在国民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不少同志着重分析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就社会来说,通过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科技知识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形势的需要,特别是进而可以形成国民科学的价值观,这也将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学校教育来说,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着力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不少人谈到科学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并讨论了如何通过科学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还有一些教师介绍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

2.学校理科教学的改革。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教育,面对着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诸多问题,教育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应如何改革,这是与会者十分关心的实质性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问题。大家从自己的思索、研究和实践出发,提出了不少对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STS教育。STS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词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构想,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STS的理论特点是: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强调科技在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STS在我国也正在兴起,与会者介绍了一些学校在此方面的实验情况。如有的学校开展生物课STS:“生物进化大辩论”;化学课STS:“石油能源及环境保护”;物理课STS:“浮力与打捞沉船”等。通过这样的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会者不少是理科教师,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介绍了自己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中所进行的STS改革实验或所渗透的这种思想方法。比较多的做法是从改革我国理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技术,重知识、轻技能,重分数、轻应用的现象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STS教育。如有的教师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加强应用科学和技术教育,使学生在和生产生活很贴近的内容的学习中提高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我们现行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和现实生产生活有着联系的,并且有的只需几句话,就能显现这种联系,填充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鸿沟。现行理科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也多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的,需要师生着力去挖掘。这并不很难,关键是有这种意识,这也许是倡导STS教育的要旨所在。

(2)学科结构的改革。与会者认为,我国学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思维发展定势化等问题,与我国的学科结构有关。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上是分科教学。面对着当今学科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统一的传统的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特别是高中过早地文理分科,会造成学生基本知识结构的残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如增加综合的、实用的选修课的份量,在教材编制和教学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在进行综合课程的尝试。有的农村中小学搞与本地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科技融合课程。有的小学把原设的十多门课综合为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生活与科学、艺体五门课程。有的中学搞综合理科、综合文科,把一些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教学。有的大学课程进行了文理渗透或提倡学生跨学科听课等。但究竟哪些课程应删减,哪些课程应加强,哪些学科应合并,在什么阶段综合,什么阶段分科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应进一步探讨。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师资、教材等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学段之间的衔接、升学考试等政策性问题,所以研究和实验者都很慎重。

(3)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吸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面对着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和新知识的急剧增加,究竟哪些知识应选进哪个学段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作怎样的取舍,面对着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大量需补充的新知识,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对这个问题,大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有人认为,课程内容的改革,一是要反映某些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二是要反映某些现代科技的新成果,三是要反映由于现代生产带来的新问题而形成的新学科。有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流和核心是信息革命,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想应是信息科学技术如何更快地向传统学科渗透,跟传统科技很好地结合。有人认为,在此方面关键是转变课程观念,变原来的双基教育为多基教育,包括系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基础、方法基础等。有人认为,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学校的课程,既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又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学习。因而教材编写要在“一纲多本”的原则基础上各具特色、富有弹性。此外,我国传统教材除了知识陈旧外,另一个问题就是采用陈述式的编写方式,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指导,所以教材应采用多样化生动的写法。目前,不少地方对教材的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课本毕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时间性,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介绍有关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简要地点明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当然,这里有一个教师本身素质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仅凭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已无法解决这个矛盾。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利用资料、掌握现代学习技术和工具等是更重要的。因而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学习教育问题。

(4)开展科技活动。针对我国教学满堂灌和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习惯,近些年来理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活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方面,应该说常规的课堂教学也是主战场,教师应在平时教学的有关环节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重视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在这方面不少人作了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还不够,还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化措施。我国新近的中小学课程计划,将活动课明确纳入了课程体系,并规定了小学、初中活动课程的课时数。科技活动是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开展活动课程的举措,必将有力地促进科技活动的开展。尽管目前人们对活动课程还有不同的认识,对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少人还是从多方面对活动课程进行了探讨。一些与会者介绍了本学校开展科技活动课的情况。有的学校自己编写了科技活动课程的教材,总结了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了科技活动课程的评估标准,提出了科技活动课程的基本模式等。有的学校还把科技活动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将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但由于课时有限和科技活动的特点,仅凭课内还满足不了学生科技活动的需要,还应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因而课外科技活动还是不可缺少的形式。一些与会者介绍了本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并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内容、对象以及与相关学科教学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应该一提的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在系统研究学生科技活动方面起步较早。由他们牵头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级重点研究课题“各类学校的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已进行了7年。他们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仅近两年来他们课题组出版的专著和教材就有:《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中学数学科技活动》、《中学物理科技活动》、《中学化学科技活动》、《中学生物科技活动》、《中学地理科技活动》、《乡镇小学科技活动》、《城市小学科技活动》、《义务教育中小学课外活动指导丛书》、《小学活动课程活页资料》等。他们的研究和实验成果将对我国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普遍开展科技活动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另外,与会者还提出了一些有关建议。如有人建议,建立与科技、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决策体制。认为我国长期的条块体系割裂了科技、教育、经济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封闭的教育体制,科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到教育部门,导致了教育决策与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脱节。建立与科技、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决策体制,就是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由教育、科技、经济专家组成的教育决策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负责学制、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及考试制度等的审定。有人建议,建立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政策体系。加强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及其实施,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给予保障。像增加文科课程中的科技含量,增加科技课的比例,增加科技活动的比例等,都需要有政策来规范。因而有人提出制定一个中小幼科技教育纲要,还有人提出应尽快出台我国的科技教育法。有人建议,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我国现实的教育条件还较差,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困难还很多,据与会者介绍,有的县中小学实验课的平均开出率仅50%左右,也就是有近一半的实验课开不出,这主要是由于经费问题。现在加强科技活动,增设活动课程,也需要场地、设备等。这就需要相应地增加经费投入,尤其是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这项经费最好由县级以上财政予以保障。此外,还有人提出加强科技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科普的领导和研究等问题,并都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意见。

标签:;  ;  ;  ;  ;  ;  ;  ;  

全国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研讨会综述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