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频繁的加息,如何处理定期存款?_银行论文

面对频繁的加息,如何处理定期存款?_银行论文

面对频频加息,定期存款怎样打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议之一:转存需要把账算

在银行连续提高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多数存定期存款的“储民”首先想到的是,银行现在提高了存款利率,如果要想享受银行的高利率,避免自己损失利息,就应赶快到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转存手续。其实,人们的这种想法是欠妥的,因为即使在银行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照样会出现定期存款不仅增不了息,反而还会“损”掉利息的情况,当然,有些情况也会达到增息的目的,而这个前提条件是必须算好账。这里,列举“一损”和“一增”两则事例进行对比,让参加定期存款的“储民”更明白一些。

事例之一:在2006年8月19日,央行对银行存款进行了加息,此时张小姐手中正好持有一张已经存了4个月的10万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看到银行加息,她毫不犹豫便到银行进行了提前支取再转存定期1年期存款的手续。其实,她的这笔存款就不应该转存,而应等到存款到期后支取才合算,她这样一转表面上看存款利率提高了,但她在暗中已经损了“财”。当她在银行把此笔定期存款进行转存时,对于此前的4个月,银行只能按活期利率进行计息,那么,她的利息收入就会损失408元(升息前1年期定期存款存了4个月的税后利息600元—活期4个月的税后利息192元)。而转存后8个月所增加的税后利息却只有216元。如此看来,这么一转存,反而损失了192元(408元~216元)的利息。

事例之二:刘先生同样也是有10万元1年期定期存款,只是他只存了2个月,在加息后,他对自己的这笔定期存款进行了提前支取转存定期1年存款,通过算账,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提前支取再转存合算。于是,他及时到银行办理了转存手续,增加了12元的收入。

友情点拨:对于任何一次加息来说,存定期存款的“储民”,如何界定提前支取转存合算还是到期支取再转存合算呢?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供参考:

存款金额×升息前定期存款利率×存款期限<年>×利息所得税=存款金额×(升息后的活期存款利率÷360×临界天数)×利息所得税+存款金额×[升息后的定期存款利率÷360天×(360×存款期限<年>~临界天数)]×利息所得税

据以上公式就可确定不亏不赚的存款盈亏临界天数。若已存天数大于这个天数,就不要转存;若已存天数小于这个天数,就可转存赚取更多的利息。

建议之二:切勿频繁提支

对于银行加息后,“储民”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转存合算与否,必须算好账,否则就会出现明“高利率”暗亏钱的现象,其实,在当前银行这种短期连续加息的情况下,即使算好账提前支取转存更合算,也要进行适当考虑,因为频频提前支取再转存有时如果总算账,并不见得就比一直把定期存单持有到期,然后在正常支取后再转存合算。因此说,即使每次加息时,即使算好了提前支取再转存合算的账,也要慎重对待。这里不妨举一则“明”转存多“息”,而频频转存其实暗“亏”息的例子。

2007年3月18日,央行对银行存款进行了加息。而此时,王先生手中持有一笔2年期的20万元定期存款,只存了73天,也就是说,他是在2007年1月4日才开了定期户,把这笔存款存入银行的,通过算账,他的这笔2年期定期存款少于2年期定期存款盈亏临界天数。于是,王先生把这笔20万元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又转存了2年期。可仅仅他的这笔20万元的2年期存款刚存够2个月,也就是5月19日,央行对银行存款再次进行了加息。于是,王先生又根据盈亏临界天数,毫不迟疑地又将这笔已经转存为2年期的20万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再次进行转存。可通过如此一折腾,王先生的这笔定期存款明显在134天内委屈地“吃着”活期存款利息。

据此,理财专家给他细算了一笔账。假设他的这笔20万元的2年期定期存款不进行2次提前支取再转存,而一直持有到期后支取,则实际获得的利息要比他连续转存2次后所得利息还要多几百元。由此可见,在利率频繁连续上调的情况下,即使找到临界点算账转存,也要进行全面考虑,避免频繁连续转存的实际收益反而减少。

友情点拨:在银行存款利率处于较频繁的上升期时定期存款进行多次算账提前支取转存时,也要细思量,应通过正确判断,看究竟是多次提前支取转存有利,还是真正一次性到期后支取合算。只有通过正确判断和计算才会不至于让自己暗中损“财”。理财专家有一计算公式列举如下,供参考:

[连续转存前的累计存款天数×(活期利率÷360)×利息所得税+(存款到期合计天数~连续转存前的累计存款天数)×(新定期存款利率÷360)×利息所得税]≥最初原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期限×利息所得税.

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连续转存有利,而当前者小于后者时,连续转存则不利。

建议三:本息滚动转存已不宜选

能让自己的定期存款利滚利、息生息,使自己存款收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肯定是每一个铁杆“储民”最大的愿望。对于很多奉行保守理财,只把存款当惟一投资手段的“储民”来说,一般都会这样做到。他们总是将自己的钱在闲置期内,分期存定期,在存款第一次到期后,又将本息存为定期存款,如此循环,并给这种存款方式起了个易懂好记的名字——本息滚动转存法。理财专家认为,在当前“低利率”时期,这种手段已经不能再延用,否则就要减少利息“收入”。

这里,举例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存款利率属于高利率时代,以1993年7月1日为例,当时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是10.98%、11.70%、12.24%。当年陈大娘如果3年内不动用自己的5万元,选择先存上2年之后再连本带息转存1年,最后比直接存3年定期存款多收入100多元。

但在现在利率水平较低的时候,本息滚动转存法产生的收益也就不多,甚至低于“直接定期存款法”的收益。因此,在当前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储民”应该明白,对存款的收益来说,1个2年加1个3年绝不等于一个5年,3个1年绝不等于一个3年。以2007年8月22日的利率水平为例,在扣除利息税的情况下,3年期(年利率4.95%)的10万元定期存款可得利息14107元。若将10万元先存1年(年利率3.60%)后,再将本息转存2年(年利率4.23%),所得的利息是13146元,可见,比直接存3年要少收益961元。

从当前国家宏观情况看,银行的存款利率仍会处在一种升高的形势下,由此一来,本息滚动转存法的收入依旧,不划算。

友情点拨:因此,在目前最好还是不用本息滚动转存法为宜。

建议四:存期尽量选“中期”

对“储民”来说,要想让自己的存款收益最大化,必须从当前银行短期内出现连续加息的情况考虑,在设置定期存款时一定要确定期限的合理性,只有期限合理,才会让收益最佳。理财专家认为,尽管从2006年8月19日以来,银行进行了连续5次的加息,但从当前物价指数的走势来看,还仍处在银行频繁加息周期中,因此,当前存定期存款时期限越长的储蓄品种得到的利息不见得会越多。

为此,“储民”若是将自己的存款期限定得太长,那么遇到下次加息来临时,自己的定期存款如果没有到期,就会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提前支取则要损失利息,假如不提前支取则又会眼睁睁地看着银行已经提高了存款利率,同样期限的存款,而自己却无法享受到“高利率”。因此,“储民”存定期存款时,应根据自己对银行再次加息的可能与时间的估算来决定自己的存款存多长时间,以便让自己的定期存款既能享受目前的较高利率,又能及时赶上下次升息的时机,让自己的存款真正始终能享受到更高利率。

理财专家建议,当前在参加银行定期存款选择期限时,应尽量向半年以上存期的储蓄品种(包括半年期存款)靠拢,尤其是“中期”储蓄品种——半年、1年、2年的最理想。

友情点拨:在当前这种预期加息趋强的情况下,对于“储民”来说,“中期”储蓄品种则是最佳选择,其好处在于,既可享受到较高的利率,又能在再次加息后,能及早到期,及时享受到加息后的高“利率”。

标签:;  ;  ;  ;  ;  ;  ;  

面对频繁的加息,如何处理定期存款?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